第三部 執事行傳
                                         第二章 腓利行傳(III)
                                第三節 福音傳非洲太監(8:26-40)           

  I. 太監蒙恩(8:26-39):
      司提反殉道以後, 教會在外力壓迫下, 信徒分散, 福音外傳, 遍地開花, 蓄勢待發, 因而有意想
不到的突破性發展. 在使徒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之前, 就有一位教會執事腓利, 神差遣他把福音傳
向非洲, 這是腓利外傳福音, 除撒瑪利亞的突破外, 另一個非常重要神祝福的事工.
      福音傳向非洲最初的過程和發生的地點並不在非洲, 而是在聖地西南方的迦薩, 往非洲去的
曠野路上, 所以福音傳非洲的火是在那條荒僻的路上點起的, 也是個人一對一點燃的. 這二個人,
一個是神的忠心傳道僕人; 另一個是熱心慕道的非洲太監. 這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手下,
總管銀庫, 換言之, 他是女王的財政大臣. 埃提阿伯(Ethiopia), 今稱衣索比亞或 阿比西尼亞, 位於
非洲東北部, 那是非洲基督教最旺, 信徒最多的地方, 這是腓利在迦薩曠野點燃福音之火的結果.
這一事工由腓利開始, 影響重大, 可說是非常奇妙的突破性發展.
      (I) 巧遇太監(8:26-30a):
           1. 奇妙相遇:
              (1) 神奇妙的引導:
                    這是一次非常奇妙的機遇, 聖經昭示我們 "凡被神的靈引導的, 都是神的兒子."
(羅8:14). 由此可見, 做神的兒子擁有一種特權, 那就是神的靈會引導你. 靈的引導, 有的我們喜歡,
有的我們不喜歡; 有的我們明白, 有的我們不明白. 腓利在撒瑪利亞傳福音, 效果奇佳, 信主的人
非常多, 成就非凡, 而且與人的相交, 非常親密融洽, 就在這功成名就的時候, 神突然遣使者前來,
要他 "起來, 向南走, 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 那路是曠野."(8:26). 這是多麼大的呼召與
轉變. 腓利到撒瑪利亞是為傳福音, 現神突然命他到荒涼的曠野, 杳無人煙的不毛之地, 究竟要他
做甚麼? 不知道, 這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引導, 實在是很難令人信服的指令.
              (2) 人奇妙的順服:
                    腓利聽到神的使者吩咐, 二話不說, "就起身去了."(8:27), 他毫無條件完全順服,
神怎樣吩咐他, 他就遵命怎樣做. 他的順服很難, 但他順服的果效非常美好. 這裏讓我們看見一位
完全順服的神僕, 他給我們立下美好的榜樣, 讓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 學到順服主的寶貴功課:
                     a. 若主的吩咐你明白而順服, 自然最好;
                     b. 若主的吩咐你不明白, 但憑著信心順服, 果效會出奇的好.
                     玆舉二例, 證明以上二點, 言之有理, 絕非虛言:
        [例一] 掃羅是當日教會最大仇敵, 凶殘冷血, 逼害基督徒, 毫不手軟. 在那風聲鶴戾的時刻,
 主吩咐大馬色一位信徒亞拿尼亞去看一個要捉拿殺他的掃羅, 神沒有說明原因, 只命令他去, 他也
不知為何要去, 但他完全順服去了, 結果培養堅固了一位神最重用的保羅, 讓保羅知道主耶穌赦免
了他, 把他逼害教會的滔天大罪, 一筆勾銷(9:10-11).
        [例二] 彼得到外邦人哥尼流家中傳福音也不容易, 神的差遣, 起初他不明白, 後神以異象
指引他, 他終於順服, 親手打開了福音傳外邦人的門, 影響深遠, 果效奇佳(10:9-16).
總之, 當我們碰到神的吩咐, 不清楚, 不明白, 也不喜歡時, 若本著信心, 相信 "神的意念
高過我們的意念; 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賽55:8-9), 毫不懷疑, 毅然信服, 照著去做, 往往會
得到意想不到的果效.
            2. 巧遇經過:
                經文寫得很好, 用 "不料" 來描述二人的巧遇, 的確, 腓利和太監都料想不到彼此會
在曠野相遇, 相遇不是必然, 重要的條件是腓利順服神, 依照指示到曠野去了, 在那裏他看見太監
的馬車, 聖靈立即指引腓利, 要他 "貼近那車走, 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古卷記載"那時正是響午")
(8:29-30), 從耶路撒冷往南走, 就是人煙稀少的曠野, 在炎炎烈日之下, 腓利跑步追上太監的馬車,
其忠心順服, 為主打拼之情, 躍然紙上.
這個太監非等閒之輩, 來頭不小, 他是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總管銀庫的財政大臣,
他剛從耶路撒冷做完禮拜回非洲, 一心渴慕神, 神見他在歸途車上, 不數銀錢, 反倒勤讀聖經, 渴慕
追求之情, 感動神靈, "耶和華的眼目, 遍察全地, 他要顯大能, 幫助心存誠實的人."(代下16:9). 此外,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 這太監真不簡單, 他不是猶太人, 竟老遠慕名
從非洲跑到聖城耶路撒冷來做禮拜, 做完歸途上, 他不談銀錢, 只追求真理, 神就看重他這顆渴慕
追求的心, 特別差遣一位先知來幫助他, 這人就是最順服神的腓利, 他給我們樹立了順服神的美好
榜樣. 那是個很重要的時刻, 他若不趕快跑, 車子就跑掉了, 永遠遇不上那位太監, 當時不會覺得有
甚麼損失, 盡了力, 遇不到就算了; 但今天看來, 損失可就大了, 機會稍縱即逝, 不會再來. 傳福音的
機遇更非抓住不可, 機會一失, 後果就完全不同, 倘腓利沒有及時趕上那太監, 福音就不可能早早
傳入非洲, 多少靈魂因此淪喪, 豈不禍哉!
      (II) 輔導太監(8:30b-34):
             腓利順服, 遵照聖靈指示引領, 急忙趕上後, 貼近太監的車行走時, 發現那太監正在車上
讀先知以賽亞的書, 他竟是個勤讀聖經, 追求真理的人, 於是腓利問: "你所念的, 你明白麼?" 他說:
"沒有人指教我, 怎能明白呢?"(8:30-31), 顯示這太監當時心靈狀態. 很多人從來不讀聖經, 因不懂
不明白, 這太監也不懂不明白, 但他喫而不捨, 還是勤讀聖經, 而他的苦悶是沒有人指教他. 怎會
如此? 試想他上耶路撒冷做禮拜, 聖殿中難道沒有老師輔導指教他嗎? 難道也沒有虔誠猶太信徒
幫助指點他嗎? 反而驚動神, 要找腓利老遠到曠野去指教他. 那時, 沒有汽車飛機等現代交通工具,
要派人到遙遠荒僻的曠野去, 實在不方便, 也不容易. 這太監在耶路撒冷那麼方便的地方, 竟沒有
人指教他, 原因很多, 主要是他是遠從非洲來的外邦人, 尤其他還是個被閹割太監, "凡腎受傷的,
或被閹割的人, 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申23:1), 所以猶太人輕看他, 縱使他老遠從非洲來耶路撒冷
做禮拜, 他們對這一渴慕真道的外邦人, 還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他, 敬而遠之, 不聞不問, 不予理睬.
這太監在耶路撒冷受到冷落, 所以內心非常苦悶, 在聖殿禮拜苦悶, 回程路上更加苦悶,
儘管心中苦悶, 但他不灰心喪志, 還是勤讀聖經, 這是我們多好的榜樣! 讀聖經不懂, 不要緊, 只要
繼續去讀, 喫而不捨, 永不放棄, 最終神一定會讓你懂, 讓你明白. 如果神的靈不感動你, 神一定會
差遣像腓利一樣的好老師來幫助你, 釋疑解惑, 所以, 只要你肯讀, 神一定會讓你領悟明白, 這給
我們很大的提醒, 巴不得我們的教會不要像那時的聖殿一樣, 讓很多來尋求真理的人, 做完禮拜
離開教會, 回家讀不懂聖經, 沒有人幫助指導, 讓他們自生自滅, 不關心新來的人, 也不關心渴慕
真道的人. 焦牧師常常在主日證道的講壇上, 問在座有沒有新來的, 如果有, 就會叫會眾唱歡迎歌,
形式如此, 教會是否真心歡迎新人, 不曉得, 那要在會後用午餐時, 才看得出來,尤其以後還有沒有
人繼續做輔導關懷新人的工作. 這雖然是小事一樁, 但對日後教會能否得人的影響非常大, 絕不可
等閒視之.
            腓利貼近太監的車走的時候, 聽見那太監在唸以賽亞書, 這卷書跟整部聖經很相似, 共有
六十六章, 與聖經六十六卷書相呼應巧合, 這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以賽亞書對主耶穌的救恩,啟示
得最清楚, 尤其書中53:1-12是預言主耶穌經文, 說得最是真實詳盡, 有謂這段經文是 "聖經的心臟"
可見這太監對聖經中最重要的啟示, 大有興趣; 一般人對聖經有興趣; 只是喜歡在經文中找點亮光,
但這太監非尋常之輩, 他不是在找亮光, 一開始竟注意到聖經中最重要的那一點, 他覺得耶和華和
祂的贖罪祭, 意義重大, 很想去了解, 所以他非常認真唸以賽亞書53:7-8 "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
又像羊羔在剪毛人的手下無聲, 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他卑微的時候, 人不按公義審判他, 誰能述說
他的世代, 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8:32-33), 當他苦苦無法了解這段經文的時侯, 神及時差遣
腓利來輔導指點他. 腓利順服, 及時趕到, 首先問他: "你所念的, 你明白麼?"(8:30), 太監毫不掩飾,
坦白回答說: "沒有人指教我, 怎能明白呢?"(8:31), 於是, 請腓利上車, 與他同坐, 足見他態度真誠,
虛心請教, 真不簡單. 別忘了, 他是女王的寵臣, 坐在豪華馬車, 高高在上, 現突然於曠野遇上腓利,
他絕不知道這陌生人是神差遣來的, 竟能紆尊降貴, 虛心求教, 坦白承認自己不懂, 並且主動提出
他的問題, 請教腓利,"請問先知說這話, 是指著誰, 是指著自己呢, 還是指著別人呢?"(8:34). 很多人
聽道查經都會提出問題, 但往往提出莫名其妙的問題, 焦牧師說, 有一次, 有位聽眾問他, "哈利路,
哈利路, 是甚麼意思,為甚麼後面還要加個亞?"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這太監雖不明白經文, 但能很
中肯地提出信仰實質的中心問題, 使他被神看中的特點, 顯露無遺, 以致能感動神, 派專人幫助他,
真不容易.
   (III) 善教太監(8:35):
            對太監提的問題,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 對他傳講耶穌."(8:35). 那天, 如果太監問你,
"這是指著誰講的?" 你能否毫不遲疑立即回答出來? 可能很多人連這段經文出自何處, 都攪不清楚,
只好聳肩擺手, 說聲抱歉, 另請高明. 但腓利不然, 毫不猶豫, 開口就把整部聖經貫通, 最後把焦點
集中在主耶穌的身上, 這就把聖經讀通了! 因為整部聖經都介紹主耶穌, 講述祂怎樣救贖人的罪.
腓利可說是在曠野專門為太監一個人開查經班, 諄諄善教, 把聖經的重點, 毫無保留,悉心教導這位
遠從非洲來的慕道友. 我們把真理說得清楚明白, 對一個人的蒙恩得救, 非常重要, 所以傳福音時,
對真理的講解, 一點也不能含糊, 一定要把怎樣接受真理, 交待得一清二楚, 這是我們領人歸主時, 很重要的操練.

      (IV) 太監受洗(8:36-39):
              太監經腓利指點後, 突然開竅領悟, 豁然貫通, 看見有水的地方, 就主動要求受洗, 古卷有
第37節的小字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 是神的兒子." 太監要求
受洗是否太快? 一般人信主後, 一至五年才受洗, 乃係常事,焦牧師自謂他信後二個禮拜受洗,算是
快的, 但也沒有這太監那麼快. 這太監不久前還讀不懂聖經, 後經腓利指點, 才開竅,一懂就要受洗,
他為甚麼這樣迫不及待? 因為他渴慕得救很久, 對聖經並非一竅不通, 只是沒有領悟開竅, 他真誠
敬虔, 做了很久禮拜, 聽了很多次道, 可是總找不到信仰的實質和中心, 心中納悶, 非常渴慕, 現在
終於得著了, 所以看見水就喜出望外, 立即要求腓利給他施洗, 這是他相信真理後的自然表現, 也
不違古卷小字啟示, "信而受洗必然得救." 的確, 有甚麼比得救更寶貴重要? 就像人不慎跌落水中,
快要淹死沒頂的危急關頭, 當然希望有人趕緊來救他, 越快越好, 越早越好. 所以這太監當他知道
真的要得救了, 而且知道信而受洗, 必然得救, 當然看見水就毫不遲疑, 馬上就要求腓利給他施洗.
只要一心相信. 立即接受洗禮, 就可得救, 這是何等明智的抉擇要求!
            太監得救以後, 非常快樂, 當然也有得救的喜樂, 因他長久尋找追求的真理, 終於得著了,
真正找到救主, 成為新造的人, 何等難得寶貴! 以前他在耶路撒冷聖殿, 沒有找到的, 想不到竟在
荒涼的曠野終於找到了, 他現在回非洲去, 不是一個人獨自回去, 而是找到救主與他同行, 但美中
不足的是, 在人看來, 他受洗一出水中, 就再也看不見他的恩師腓利, 讓他頓失良師, 不免傷感惆悵;
但神有衪自己的安排計劃, 腓利不負神命, 圓滿達成交付任務, 神就把他們分開, 提走腓利, 讓他到
別處工作, 繼續為神傳福音, 拯救失喪的靈魂. 神為拯救太監的靈魂, 特別差遣腓利到曠野去, 雖然
付出相當的代價, 但得到非常美好的果效, 把福音早早傳入非洲, 拯救了多少失喪的靈魂, 感謝主!

 II. 傳道行蹤(8:40, 21:8-9):
      腓利見太監真心誠意信耶穌基督, 乃答應為他施洗, 二人一同下水, 腓利就給他行洗禮, 禮畢
任務圓滿達成. 此時, 腓利在太監眼前, 突然消失, 無影無蹤, 太監發現恩師不見了, 難免悵然, 無可
奈何, 只好歡歡喜喜上路, 回非洲去了.
      原來腓利一從水裏上來, 神的靈立即把他提走了, 他從曠野被提到那裏去, 經文未有明言, 但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看見他, 亞鎖都在迦薩以北, 約帕以南, 靠近地中海一小城, 腓利這位福音使者
"走遍那地方, 在各城宣揚福音."(8:40). 依據考證, 他從亞鎖都經雅麥尼亞、約帕和安提帕底等地,
一直到該撒利亞, 最後定居於斯, 娶妻生四女, 21:8-9 記載 "第二天, 我們離開那裏(多利買), 來到
該撒利亞, 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裏, 和他同住, 他是那七個執事的一個, 他有四個女兒, 都是處女,
是說豫 言的." 可見腓利最後定居在該撒利亞, 並曾接待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回程的一行人. 他的
四個閨女, 不讓老父, 也為主辛勞, 廣傳福音, 興旺主道, 一時傳為佳話.

III. 受洗與得救:
      (I) 受洗真義:
            讀了上述非洲太監, 得神差遣腓利悉心教導, 頓然領悟真道, 立即受洗的經歷, 我們對
受洗真義, 應有更進一步深入認識了解. 很多人說, 我們信耶穌, 但不要受洗, 這種論調, 似是而非,
讀了以上經文, 就知道那是不對的, 因為不是人要你受洗, 而是主耶穌說過 "信而受洗, 必然得救."
所以是主耶穌要你受洗, 如果你真的了解真理, 明白救恩, 你真信以後, 第一個行動就是接受洗禮,
信心一定要有行動配合, 否則就是死的(雅2:17), 大有問題; 反之, 如果你有行動, 但沒有信心, 也是
徒然, 沒有一點用處. 因此, 你若真的信主, 第一個順服行動, 就是接受洗禮, 成為新造的人.焦牧師
常在施洗時, 對受洗的人說, 洗禮的水池就是你的墳墓, 當你進入水池, 就把你埋葬了; 施洗完畢,
從水池起來, 你就應了 "若有人在基督裏, 他就是新造的人, 舊事己過, 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在洗禮中, 主耶穌與你同死, 也與你一同復活, 這是何等的恩典, 更是了不起的見證, 意義多麼重大.
所以當你接受洗禮時, 若真正了解明白洗禮的真義, 你就會像那非洲太監一樣,歡歡喜喜,滿懷喜樂,
衷心順服, 欣然接受洗禮.
          (II) 真假得救:
                 讀完使徒行傳第八章, 除了感謝主恩, 讓腓利單搶匹馬, 把福音突進撒瑪利亞, 再傳給
非洲太監外, 更發現一個嚴重問題, 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那就是真假得救與受洗問題. 行邪術的
西門和非洲太監的得救與受洗, 有何不同? 比較分析如下:
                  1. 相同: 二人都信主, 並接受洗禮.
                  2. 迥異:
                     (1) 動機:
                           a. 西門:
                               他是受腓利所行的神蹟奇事吸引, 滿心希望自己也能像腓利一樣行神蹟奇事,
好賺更多的錢, 所以他非常崇拜腓利, 常隨左右. 此外, 他更羨慕彼得一按手聖靈就降臨, 因此異想
天開, 企圖用錢去買使徒權柄, 動機不正, 居心不良.
                           b. 太監:
                               他渴慕神的道多年, 非常虔誠, 老遠從非洲來耶路撒冷做禮拜, 深切企盼自己
能得著真理, 得到益處, 更期望認識神, 得到神的救恩, 動機純正, 真心追求。
                     (2) 後果:
                           a. 西門 - 受洗後, 陷入苦膽之中, 被罪惡捆綁(8:23).
                           b. 太監 - 受洗後, 歡歡喜喜的走路(8:23).
            由上可見, 一個明白救恩真理的人, 和一個不明白救恩真理的人, 基本上有很大的差別.
尤其二者的後果, 當時不同, 後來差異更大. 根據傳說, 行邪術的西門, 日後成為教會最大的仇敵,
處處敵擋神, 與信徒為敵; 至於那位非洲太監, 福音藉著他傳到埃提阿伯即今之阿比西尼亞(衣索
比亞), 成為非洲今日最多基督徒的國家, 影響深遠, 令人鼓舞, 真是感謝神!

 

                                   2014年 3月25日 校核補正 台北 / 2017年 5月15日 二校 台北
                                                             2022年2月15日終校 台北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