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執事行傳
第一章 司提反行傳(II)
第二節 以古鑑今勸回轉(6:8-15)

  I. 殉道影響:
     神興起司提反, 讓他如清早出現的晨星, 為時短暫, 乍現即逝, 驚鴻一瞥, 瞬間殞落, 令人惋惜,
但他發出的光芒, 明燦四射, 照亮天下人的心, 對後世影響, 非常深遠.
初期教會, 因神祝福, 人數激增, 非常興旺, 後因管理欠善, 怨言四起, 發生危機, 幸眾使徒同心
合一, 尤其領袖彼得, 得神賜智慧, 迅速主動解決, 化危機為轉機, 司提反應運被選為七執事之一,
使他脫穎而出, 擔任執事服事人, 實際上他服事人的目的在服事神, 所以路加在使徒行傳中, 對他
管理飯食的服事, 著墨很少, 反而在他傳真道及作見證的事工, 不厭其詳, 翔實記載, 感謝神!
記載司提反這個人的經文, 雖僅寥寥數語, 平淡無奇, 但他卻是歷世歷代聖徒衷心景仰的人物,
他是以生命為主作見證的第一人, 為了愛神, 也為了愛人, 他毫無保留, 願意把生命全然獻上, 樹立
了後世為主殉道者的最佳榜樣, 影響深邃, 不可磨滅.

 II. 力辯真道:
      司提反得神賜智慧, 聖靈充滿, 大有能力, 為主真道, 竭力申辯, 由於詞鋒犀利, 非常撼動人心,
擊中對方要害, 使反對他的人, 在真理面前, 啞口無言, 莫之能禦, 故四處樹敵, 遭人忌恨. 復因熱心
傳主真道, 為主親作見證, 所以反對他的人, 越來越多, 不但長老文士恨之入骨; 以色列眾民, 亦因
受到煽動蠱惑, 隨之瘋狂, 形成反對風潮, 群起攻之, 誣告打壓, 無所不用其極, 最後給他扣上蹧踐
聖所和褻瀆律法罪名,並同時誣指耶穌要毀壞聖地, 改變摩西規條(6:13-14). 司提反隨即被捕受審,
在大祭司及眾百姓面前, 他毫無懼色, 抬頭挺胸, 慷慨激昂, 發表義正詞嚴的一篇證道, 開始反擊,
為自己申訴辯護, 但證詞中從頭到尾, 沒有把自己的言論被歪曲, 作出解釋申辯, 僅從正面的角度,
以正確的信仰來糾正反對他的百姓, 真誠懇切, 期能感動對他有偏見的仇敵. 這是一篇鏗鏘有聲,
傳揚真理, 發人深省的講章, 詳記 7:1-53, 振聾發瞶, 流傳千古, 值得仔細研讀.

III. 以古鑑今:
     (I) 前言:
           司提反以古鑑今, 把整個以色列人信仰的歷史, 用作陳明真正信仰的教材, 期能使反對他
的人, 真正醒悟過來, 驚覺他們熱心的宗教, 發生嚴重偏差, 走上歧途. 因此, 他以史為鑑, 從以色列
列袓信仰的途程, 作為一面鏡子, 讓神的選民, 能徹底醒悟, 回歸真神.
他在公會為自己的信仰作見證, 並為對他不實的指控, 據理申辯, 他的辯詞事實上是很長
的一篇 "猶太信仰史," 他不是以自己的理論觀點來辯駁, 而是以猶太人源遠流長的整個民族歷史,
尤其是信仰的歷史, 從下列二個角度, 作出非常有力的申辯:
            1. 神一貫啟示自已:
                以色列人從始祖亞伯拉罕開始, 就成為神的選民, 形成一個很獨特的民族. 他們的
開基祖亞伯拉罕一開始就是因信的緣故, 歸向神, 一直至今, 沒有改變.
                再從歷史上觀之, 神啟示他自已, 也是一貫不變的, 他的啟示不是一次二次, 而是從
開始到而今, 都是這樣啟示, 目的就是讓以色列人對神有正確的認識, 堅信不移.
            2. 選民信仰屢犯錯:
                不幸, 以色列人從開始一直到末了, 對神一貫的啟示, 都產生不正確的反應, 而落在
錯誤的信仰中, 以致屢屢犯錯, 不能自拔. 因此, 司提反痛切呼籲以色列百姓, 要汲取教訓, 身為有
信仰的人, 不要犯信仰上的錯誤, 重蹈列祖覆轍.
     (II) 列祖典範(7:2-50):
            為糾正以色列人信仰上的錯誤, 司提反在其辯詞中, 不厭其祥, 援引事實, 列舉五位列祖:
亞伯拉罕(一人), 約瑟(一家), 摩西(一族), 大衛和所羅門(一國)為代表人物, 就其信仰的天路歷程,
分四組, 詳加探討論述:
            1. 亞伯拉罕(一人) - 神是啟示的神(7:2-8):
                亞伯拉罕是以色列人的始祖, 他是信仰歷史的創始人, 從他身上可以讓我們看見他
信仰的對象是怎樣的一位神, 他衷心信仰的是一位樂意啟示人的神, 衪是天上的真神, 與假神截然
不同, 因為衪樂意把自已啟示出來, 衪也是一位榮耀的神. 衪不是在迦南而是在米所波大米, 就向
亞伯拉罕啟示, 所以這位神是不受地域限制的神, 衪充滿萬有榮耀, 衪一方面啟示他自已, 另方面
又向信衪的人, 啟示他們的未來.
                人有真正的信仰後, 他的人生就有新的開始, 而使人完全改變. 這跟一般信仰完全
不同, 很多信仰是死的, 信了以後, 跟相信之前, 沒有二樣, 毫無分別. 看看亞伯拉罕, 他信了真神
以後, 判若二人, 整個人生起了極大的轉變, 他離開本地、本族和父家, 往神指示的地方去(7:3),
正如經上說: "若有人在基督裏, 他就是新造的人, 舊事己過, 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神的啟示,
使亞伯拉罕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看清未來, 勇往直前, 這絕不是死的信仰, 而是活生生的真信仰.
司提反就用亞伯拉罕信仰的歷史, 糾正以色列民眾, 信仰上所犯的偏差.
            2. 約瑟(一家) - 神是與人同在的神(7:9-16):
                約瑟在選民的歷史上, 是個非常關鍵的人物, 他代表的是一家, 而不是他一個人. 神
開始藉著他, 使整個以色列一家, 都得著信仰的好處, 約瑟成了以色列全家的守護人, 在短短八節
經文中, 我們可以從他身上看到信仰與啟示的特點. 在亞伯拉罕身上, 我們看見神是啟示的神; 但
在約瑟身上, 我們看見神是與人同在的神,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創世記第39章經文中, 常常出現
"耶和華與他(約瑟)同在." 的經句, 足證約瑟有與神同在的經歷, 對他一生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1) 神同在的特點:
                      a. 不受地域限制:
                          我們的神, 不是一地一方的神, 而是全地的神, 所以神不但在迦南地, 也在
埃及地與約瑟同在. 約瑟一生, 大半時間都在埃及, 但神從來沒有背棄他, 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 祂
都與約瑟同在.
                      b. 救他脫離苦難:
                          約瑟的兄長嫉妒無良, 狠心把他賣到埃及為奴, 耶和華跟著他下埃及. 他在
波提乏家中為奴, 神與他同在, 賜他智慧, 使他才華大展, 後波提乏之妻, 色誘約瑟不成, 老羞成怒,
使他受誣下獄, 神也與他同在, 跟他一起坐牢.
                      c. 使他凡事亨通:
                          神同在的結果, 使約瑟在獄中結識王前高官酒政, 後經酒政引荐, 竟出獄為
法老解夢, 深得王心, 信任拔擢, 一時平步青雲, 扶搖直上, 官拜宰相, 位極人臣. 約瑟有神同在, 故
在異邦凡事都順利亨通, 政績裴然, 尤其深謀遠慮, 儲糧抗荒, 使人民免受饑餓流離之苦, 安然渡過,
甚至他遠在迦南家人, 也因他的救助, 得免於難, 合家同感神恩.
                      d. 改變兄長靈性:
                          約瑟最大的貢獻, 不在保全人的生命, 也不在使他治下的埃及人免於饑荒
災難; 而在他對十位兄長敗壞靈性上, 有非常重要的教化作用, 讓他全家都能捐棄前嫌, 重修舊好,
彼此相愛. 創世記第42-45章, 不厭其詳, 記述約瑟與眾弟兄在埃及重逢, 戲劇性的前後經過, 約瑟
有神同在導引, 充滿愛心, 寬容饒恕, 不念舊惡, 不究既往, 用真誠感動兄長, 讓他們痛改前非,靈性
上發生重大改變, 與神恢復良好關係, 更加親密美好.
                      綜上所見, 可知約瑟一生, 直到他死, 神都與他同在, 神的同在, 使約瑟全家得蒙保守, 並
在 信仰上得著復興. 有關約瑟生平, 特別推介雅芬姊妹精心整編的焦牧師遺著 "泉旁多結果子的
枝子- 約瑟" 此書對約瑟神奇的一生, 有更深入詳盡的描述, 不可不讀. 約瑟一生際遇, 坎坷多難,
變化多端, 然而在他一生崎嶇的天路歷程上, 無論何時何地, 都有神同在, 而能在人前作美好見證,
榮神益人, 所以他被譽為被神 "無論擺在那裏都好看的人." 值得後世信徒學習效法.
從約瑟身上, 我們可以明白 "與神同在" 的真義. 千萬別以為神與我們同在, 我們就萬事
亨通, 無災無難, 切勿誤解. 但神的同在, 沒有一點困難, 更沒有任何力量攔阻得住, 因為有神同在,
作我們的後盾, 有他支持, 作我們隨時的幫助, "我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
我同在, 你的杖, 你的竿, 都安慰我."(詩23:4), 充份說明大衛對神同在的親身經歷與體驗. 約瑟的
一生就是這樣, 神無時無地不與他同在.
             (2) 信心是同在之本:
                   神的同在, 離不開人的信心, 人有人的本份, 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有堅強的信心,
神要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他就信心滿滿, 二話不說, 毫無條件, 馬上離開. 綜觀他一生, 因信
離開, 因信而活, 因信而死, 足為後世信徒典範.
                   縱觀約瑟一生, 也是因著信, 而且是真實活潑的信心, 他與十兄弟是同胞兄弟,
同受父母的教養, 但只有一個有天上的夢, 因此子愛慕神, 有信心, 而且是活的信心. 當約瑟被兄長
出賣時, 他有信心, 神與他同在, 他沒有被擊倒, 灰心喪志, 自認失敗. 嗣後, 他被賣入波提乏家為奴,
受主母色誘未遂下獄, 真是禍不單行, 每下愈況, 但他對神還是有信心, 耶和華一直與他同在, 苦難
頻頻也打不倒他; 爾後, 否極泰來, 突破困境, 飛黃騰達, 位居宰相, 他還是信心十足, 沒有在順境中
忘記神, 可見他只看重神, 不把世界的權勢地位, 榮華富貴看在眼裏; 日後, 他在埃及與兄長相認時,
也充滿信心, 不計前嫌, 因情同手足, 不忍看著他們繼續墮落沉淪, 故寬容饒恕, 設法教化訓練他們,
並不斷培養提升他們信心, 要兄長們跟他自己一樣, 大有信心. 約瑟直到死時, 仍信心滿滿, 不效法
埃及君王, 為自己建造金字塔, 在埃及永留英名, 他臨終前, 還親囑家人, 置屍棺中, 停放埃乃, 同時
給以色列人留下遺命, 明言自己的家不在埃及, 而在迦南, 神應許之地, 他日時機到來, 務必移棺返
迦南, 下葬列祖墓園, 他雖死了, 因著信, 仍然說話.
                 由此可見, 神的啟示, 在新舊約都是一樣, 神無所不在, 樂意啟示人, 並願與人
同在, 不過人必須有信心, 而且是真實活潑的信心. 主耶穌曾應許我們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 都教訓
他們遵守,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 直到世界末了."(太28:20), 巴不得我們都能從歷史中, 看見上述人物
的見證, 千萬別當作故事看待, 要把他們的事蹟, 作為我們信仰上的借鏡, 大家認真效法, 身體力行,
才能從中得益.
             (3) 約瑟預表主耶穌:
                   司提反在他強有力的申辯中, 用了九節的經文講述約瑟與神同在的經歷, 較他
述說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經文為多, 原因是從約瑟一生的遭遇中, 我們可以發現, 他有很多地方與
主耶穌在地上的際遇, 非常相似, 司提反想用約瑟來點醒以色列人, 不要重犯他的兄長同樣的錯誤,
要趕緊反省, 回頭是岸. 約瑟與主耶穌相似之處如下:
                                約 瑟                                     主 耶 穌
                   1.        父的愛子                               天父的獨生愛子
                   2.  從小自知榮耀的將來                    將來要得榮耀
                   3. 品行良好, 被兄長嫉妒             善行愛心, 使猶太人嫉妒
                   4.     受苦後得榮耀                         十字架上得榮耀
                   5.   得榮耀後, 捐棄前嫌,                 榮耀升天, 仍愛世人,
                         沒有報復, 仍愛兄弟.                 赦免饒恕, 賜人救恩.
                  二人在衣著方面, 尤其相似, 足見聖經中約瑟預表主耶穌:
                   1. 父家穿彩衣
                   2. 彩衣變血衣
                   3. 為僕穿布衣
                   4. 下獄穿囚衣
                   5. 為相穿錦衣
             (4) 神選民死不悔改:
                   司提反在以色列人面前, 毫不掩飾, 把祖宗不光彩的事翻案. 十二支派的子孫,
是否缺乏智慧, 看不見袓先過去犯的錯誤, 自找苦吃? 司提反為何如此無情, 揭祖宗以往的瘡疤,
他是否不愛自己的祖宗? 不是的, 司提反熱愛他的同胞, 所以對以色列人, 愛之深, 責己切, 並提醒
他們,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他這樣做的目的, 非常清楚, 就是要教導以色列人, 從約瑟的身上得到
教訓, 當信仰生活和信仰的神不相稱時, 常會做出很多得罪神的行為, 約瑟的十個兄長, 包括父親
雅各在內, 都認為自己是信神的, 但他們的生活行為與約瑟的道德為人, 背道而馳, 很多地方得罪
神還不自知. 當人的信仰生活不正確時, 不但會在信仰上停滯不前, 而且不知不覺會做出許多得罪
神的事. 在我們的教會中, 我不敢說沒有像這樣的人, 他們道理一大堆, 聖經也讀了不少, 似乎樣樣
都懂, 可惜他們的行事為人, 跟他的生活不相稱, 結果不但靈命不長進, 反而會做出羞辱主, 使愛主
的人受苦的事來. 所以司提反用祖先的事來教導以色列人, 期望感動他們, 及早悔改.
但願我們也藉此得到教訓, 不要重蹈以色列人覆轍, 惜人都喜歡聽美言, 忠言
逆耳, 難以接受. 譬如, 對大陸出來的人, 不要說對大陸不好的話; 同樣, 對台灣來的人, 也不要說
批評台灣的話. 否則, 必定引起反彈爭吵, 鬧得不歡而散. 個人如此, 國家何嘗不然, 日本迄今仍不
承認侵略中國, 殘殺中國人的罪行; 我們中國也是這樣, 開口閉口, 大誇五千年悠久光榮的歷史, 但
看不見羞辱的國恥, 這就是盲目的民族主義, 盲目的愛國主義, 長遠看來, 無論對日本或中國都是
不利的.
                  司提反坦然無懼, 當著失去理性的以色列眾民, 抓到他們的痛處, 找到他們的
盲點, 立即火力全開, 毫不客氣, 糾正他們缺失, 結果 "眾人聽了這話, 就極其惱怒, 向司提反咬牙
切齒."(7:54). 足見以色列的百姓, 心地頑梗, 鐵石心腸, 不為所動, 儘管司提反苦口婆心, 善意勸導,
非但充耳不聞, 反而激起他失去理性的聽眾, 強烈可怕的反應, 不肯悔改, 更要把司提反置之死地
而後快.
           3. 摩西(一族) - 神是信實大能的神(7:17-45):
              (1) 神啟示自己:
                    摩西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 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神從他身上啟示自已是:
                     a. 信實的神:
                       "及至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日期將到, 以色列民在埃及興盛眾多."(7:17), 神早就
應許亞伯拉罕, 要把迦南流奶與蜜之地, 賜給他和他的後裔為業, 神信實, 他的應許必定應驗; 約瑟
在埃及為相, 正值迦南饑荒, 雅各全家七十五人下埃及逃荒, 就此定居下來, 蒙神的祝福, 子孫繁衍,
興盛眾多. 後因埃及的新王登基, 不念約瑟舊情, 開始苦待以色列人, 使淪為奴隸, 好不容易挨過了
四百年艱苦的歲月, 在逆境之中, 以色列人幾乎忘記了神的應許, 但神毫不含糊, 說話算數. 那時,
亞伯拉罕早離人世, 神還是記得他的應許, "天地都廢去了, 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 都要成全."
(太5:18), 神的應許絕對信實, 人雖失信, 神仍可信, 這是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截然不同之處. 基督徒
對將來何去何從, 有絕對把握; 其他宗教信徒卻絲毫沒有. 將來能否上天堂, 他們也茫然無知, 他們
的光景, 正如考生, 錄取與否, 沒有把握, 要等到放榜, 才能定奪. 到時放榜, 若名落孫山, 可就慘了!
信主的人, 則全然不同, 我們得神的應許, 人人確知有永生, 信者必然得救, 不信的必被定罪, 所以
人人對將來得救或滅亡, 非常清楚, 毫無疑問. 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 像報考學校,
在沒放榜前, 提心吊膽, 坐立不安, 一旦金榜題名, 歡欣雀躍, 難以言表, 倘早就知道必會上榜,無憂
無慮, 不必耽心, 該多開心! 所以做神的工作, 事奉真神, 一定要把信心放在神的應許上, 有了信心,
深信無疑, 絕不落空, 信神的人, 無遠憂, 心喜樂, 永不吃虧, 多麼美好!
                     b. 大能的神:
                         從摩西身上, 我們也可以看見, 神啟示祂自已是大能的神. 以色列人淪落埃及
為奴, 吃盡苦頭, 哀聲震天, 感動真神, 神慈愛憐憫, 彰顯大能, 拯救他們出埃及, 重獲自由. 若是只
救一人出來, 不太困難; 可是, 那時, 以色列人世居埃及己四百年, 人丁興旺, 已達百萬之眾, 要把
他們從埃及法老暴虐的統治下, 全部安然救出, 談何容易! 不但如此, 神更進一步應許, 出埃及後,
還要好好安置他們, 賜迦南地給他們為業, 簡直不可思議, 那有可能! 說來說去, 前面難, 後面更難,
但在神無難事, 事實證明, 祂都一一成全, 所有應許完全應驗, 所以神在摩西身上啟示出來, 祂也是
大能的神.
               (2) 摩西三大任務 :
                     神藉摩西的一生, 啟示祂自已, 也啟示以色列人在那個時代犯的錯誤. 司提反在
他的申辯中, 花了很大的篇幅, 從 7:17-45 介紹這位神特別揀選的人物. 摩西一生, 被神大大使用,
讓他扮演三個重要角色, 擔任下述三大任務:
                     a. 作首領(7:17-36):
                         神 "差他作首領, 作救贖的人."(7:35), 摩西扮演神興起的領袖, 擔任非常偉大
的使命, 並以下述方式, 好好裝備他親自揀選的領袖:
                        (a) 神以普通世人裝備他:
                              神往往會用你周圍的平常人來裝備你, 摩西就是這樣, 感謝主, 他最有愛心
的父母, 從出埃及記的經文記載, 可知他的父母都是在埃及為奴的以色列人, 在那個時代, 神看見
他的雙親敬虔有愛, 因而讓摩西生在他們家中. 摩西生下來就俊美非凡, 父親不顧法老棄嬰酷令,
冒著生命危險, 把他偷偷撫養在家三個月. 他的父母光從外表看到孩子俊美, 憐愛不捨, 才冒險把
他養下, 不忍讓法老奪去, 丟入尼羅河中, 活活淹死. 相信每個做父母的, 都看自己的孩子俊美可愛,
沒有不美好的, 但在當日法老暴政的統治下, 很多以色列的父母, 頂不住暴虐高壓, 為了保命, 孩子
一生下來, 就遵旨把孩子交給法老當局, 丟河處死. 摩西的父母不然, 滿有信心, 信靠神, 沒那樣做.
來11:23說得好 "摩西生下來, 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孩子, 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 並不怕王命."
這充份說明, 他的父母冒極大的危險, 明知違抗王命, 非常不智, 且要送命, 但他倆跟其他以色列
的父母不同, 因著信, 才勇敢抗命救嬰, 可見他們的信心, 不是沒有行為的信心, 因為他們早就做好
蒲草箱, 萬一藏不住時, 把他放在箱裏, 放入河中, 交給神, 讓他隨流漂去, 保住小命. 故摩西的父母,
不但有信心, 也有切實的行為. 在最困難危急的時刻, 這對奴工夫妻的信心, 被神看重, 於是摩西
幼小的生命, 得以保全. 非但如此, 無巧不成書, 法老的女兒把摩西從蒲草箱中撿起, 更妙的是由他
的親娘餵養, 直至斷奶, 才送進皇宮去, 成為公主之子, 公主仁厚慈愛, 還給他父母餵養孩子的工錢,
即支領皇家的俸祿, 這信心的報酬, 實在太大, 摩西不但保住小命, 而且長大了, 不承認自己是埃及
公主的兒子, 這都歸功於他父母襁褓中的教養. 正如今日孩童, 自幼受兒童主日學教導, 奠定信心
基礎, 影響終生. 摩西的父母堪稱基督徒父母的典範榜樣, 神用摩西雙親, 一對平凡奴工來裝備他,
使他成為一代偉人, 被神大大使用.
                        (b) 神在最佳學府裝備他:
                              埃及是文明古國, 因緣際會, 在神的安排下, 摩西死裏逃生, 成為埃及公主
之子, 進入法老的皇宮, 並在宮裏成長, 接受教育, 神讓師資一流, 最佳皇家學院裝備他, "摩西學了
埃及人一切的學問, 說話行事, 都有才能."(7:22). 他在皇宮一幌四十年, 接受最佳教育, 享盡榮華
富貴. 他生性聰穎, 又勤奮好學, 他不只學一種學問, 而是學盡一切學問, 所以說話行事, 都有才能,
為日後作以色列領袖, 奠下極其良好的基礎. 說來真是神妙, 他竟用所學, 作二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一, 全力反抗埃及法老; 第二, 作以色列的領袖, 帶領神的子民出埃及, 親身領導他們, 保護他們,
讓他們在神保守庇護下, 平安順利, 擺脫奴隸枷鎖, 遠離凶惡災難, 苟非神奇妙裝備摩西, 他一介
凡夫, 豈能擔當如此神聖偉大的任務?
                         (c) 神用以色列人裝備他:
                               摩西在法老皇宮中成長, 錦衣玉食, 學得通身本領, 年四十, 方知自已是
以色列人, 乃毅然離開公主養母, 放棄榮華富貴, 認祖歸宗, 回到自己的本族, 難能可貴. 時值壯年,
血氣方剛, 又有正義感. 一日, 他見埃及人欺打希伯來人, 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 竟把那埃及人殺了,
闖下滔天大禍. 翌日, 他見二希伯來人爭鬥, 認為不妥, 上前勸解, 豈料雙方毫不領情, 反質問摩西,
"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 難道你要殺我, 像昨天殺那埃及人麼?"(7:27-28). 摩西心知不妙,
殺埃及人一事, 盡人皆知, 法老得報, 必會緝拿追殺他, 好漢不吃眼前虧, 立即逃往米甸, 牧羊為生,
娶妻生子, 眨眼四十寒暑. 一日, 他在西乃曠野, 天使從荊棘火焰中向他顯現, 呼召他出來,"作首領,
作救贖的人."(7:35), 神明白昭示他, "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 我實在看見了, 他們悲嘆的聲音,
我也聽見了, 我下來要救他們. 你來, 我要差你往埃及去."(7:34), 神最後用以色列人裝備摩西, 磨練
摩西, 現時機成熟, 立即呼召他出來當以色列人的首領, 帶領衪的子民出埃及, 奔迦南, 成就衪信實
的應許.
            總之, 從摩西身上, 我們可以看見神的信實, 因為神曾應許過以色列人, 要把他們從埃及
拯救出來, 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 韶光荏苒, 轉瞬過了四百年, 人會忘記, 但神絕不忘懷, 所以時機
一旦成熟, 神特別興起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摩西, 作以色列人的首領, 實現衪四百年前的應許. 此外,
我們也從摩西的身上, 看見神的大愛, 用衪奇妙的大能, 把以色列人從受壓迫, 作苦役, 悲慘的奴隸
光景中, 完全拯救出來, 讓摩西靠著神的大能, 達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b. 作先知(7:37-43):
                          作先知是神交付給摩西的第二任務, 從他的身上表明神對人的關係. 先知的
特點是替神說話, 神藉著先知向人說話, 讓人了解神的心意, 神深願他的子民, 人人都有正確信仰
的根基. 他說話的目的, 在相互溝通, 彼此建立密切關係; 神若靜默不語, 把話藏在心中, 各懷鬼胎,
互不信任, 自難水乳交融, 融和親密. 所以神向人說話, 就像老師向學生教導一樣, 闡釋生活原則,
訂立行為規範, 促進彼此了解, 增進相互交通, 引導子民朝標竿邁進, 奔走前面的天路.
                           (a) 預表主: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 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的."(7:37, 3:22), 就是這位摩西.
摩西是神第一個親自設立, 而且有名份的先知, 在他之前, 有人說亞伯拉罕也是神興起的先知, 他
有時也會替神說幾句話, 但摩西卻大不相同, 他是神特別興起有名份的先知, 正式由神親自按立.
摩西是眾先知中最偉大先知, 他替神說了太多的話, 如 "摩西五經" 就是神啟示他寫的, 那是整部
舊約律法的根基. 此外, 神在西乃山上, 親自跟他說話, 親自向他啟示, 所以摩西是神興起的第一位
先知, 也是最大的先知, 但神還要藉著他興起比他更偉大更重要的先知, 就是藉著他, 把主耶穌的
形像, 預先啟示出來, 並明言這位最偉大的先知, 將來必定出現.
                                 藉著摩西先知職份, 就把神很重要特點啟示出來, 那就是神願意人認識祂,
大家都知道, 基督教與其他的宗教不同, 一般宗教是人去尋找神, 而基督教則是神來尋找人, 向人
啟示. 很明顯的, 有限的人, 不能了解無限的神, 可見人能了解的神, 這神充其量極其有限, 故聖經
一再教導我們, 人憑自己的知識, 絕對不能認識了解神, 其理至明.
                                 我們的神是充滿愛的神, 也是樂意人去認識祂的神. 譬如, 你愛上一個人,
就喜歡那個人認識你, 而且了解你; 若他不願認識你, 更不屑了解你; 你一定會傷心欲絕, 非常難過.
所以神儘量讓人認識祂. 當神發現人不認識祂, 祂就用啟示方式, 讓人認識祂, 而最大的啟示就是
耶穌基督, "神既在古時, 藉著眾先知, 多次多方的曉諭列袓, 就在這末世, 藉著他的兒子曉諭我們."
(來1:1), 從這節經文可見, 神喜歡與人說話, 一次不夠, 再來一次, 不厭其煩, 多次一再向人說話,
用多方多種不同的方式, 用口、手、臉, 甚至禮物等, 向人啟示. 神在古時, 藉著眾先知替祂說話,
到了末世, 也就是現今, 則只藉著衪的獨生子耶穌基督, 向我們作最後的啟示. 何以如此? 因受神
啟示, 替神說話的眾先知, 本身有限, 知道也有限, 神多講一點, 就記不住, 而且他們理解有限,不是
樣樣都能理解, 所以他們替神說話時, 不易說清楚, 使聽的人, 聽這忘那, 如墜五里霧中, 完全不能
了解; 因此, 到了末世, 神就藉著衪的兒子, 作完全的啟示, 所以主耶穌是神最後的啟示, 也是最大
的啟示.
                         總之, 神藉著耶穌基督, 藉著衪的獨生子耶穌基督, 我們就知道我們的神是
怎樣的神, 讓我們真正認識衪.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 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衪表明出來."(約1:18).
不過, 在舊約時代, 神還是願意人認識衪, 所以興起摩西作先知, 讓人從他身上, 看見神對人的關懷
和大愛. 摩西預表耶穌, 藉著耶穌基督, 神樂意人完全正確認識衪, 這是摩西最重要的貢獻.
                            (b) 作中保:
                                 "這人曾在曠野中, 和西乃山上與那對他說話的天使同在, 又與我們的祖宗
同在."(7:38a), 從這節經文可知, 摩西與神彼此有關係, 而且有過面對面的溝通. 他在西乃山上與
神同在後, 下山回到以色列民之中, 表示他要做神與人中間的橋樑, 也就是人的代表, 向神求恩惠,
作中保.
                                 當摩西在西乃山上與神同在時, 亞倫及百姓見他遲遲未下山, 竟悖逆神,
鑄拜金牛犢, 神發烈怒, 要滅絕不肖選民, 摩西見百姓犯了滔天大罪, 趕緊再度上山, 求神息怒赦罪,
他懇求神, "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 ...不然, 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 塗抹我的名."(出32:32). 中保是
神興起來的中間人物, 摩西就是神要他枌演的中保角色, 為以色列百姓請命代求. 主耶穌是神與人
間最大的中保, 祂的死是為我們贖罪作中保, 衪復活後, 也繼續在天上為屬衪的人禱告代求, 作中保.
                            (c) 傳聖言:
                         "並且領受活潑的聖言, 傳給我們."(7:38), 所謂活潑的聖言, 就是神的話語,
不是死的, 也不是呆板的, 而是經常靈活的交通, 隨時正確指導的生動語言. 這又是基督教與一般
宗教另一個不同的地方, 一般宗教都有死板的教條, 拘束信徒, 而基督徒彼此之間, 有相互活潑的
交通, 因為我們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神. 摩西蒙召時, 神要他傳聖言, 換言之, 就是要他把神對人的
心聲和神對人的感受, 隨時向人傳達出來, 不是一次的, 也不是死的. 而是隨時靈活生動的, 所以
我們的信仰, 不但正確, 而且是活的信仰.
                               從摩西做先知就可以看出他與神關係密切, 常常交通, 在這點上, 主耶穌
確有很多地方跟摩西一樣,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 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的."(7:37), 摩西是從猶太人
中間興起來的, 而主耶穌是大衛子孫, 亞伯拉罕的苗裔, 也是從猶太人中間興起來的, 不是外邦人
中出來的. 故從肉身說, 主耶穌和摩西都是凡人生的; 但從根苗說, 他們都是從猶太人中間出來的.
摩西生下不久, 因緣際會, 進入埃及法老皇宮, 撫養成人, 但長大以後, 背棄埃及, 認祖歸宗, 回到
猶太人中間, 神呼召他出來, 作首領, 做先知, 傳主真道, 讓他付出很大代價, 他完全撇下埃及法老,
養母公主, 榮華富貴, 自願認同卑賤為奴的猶太人. 他謙卑柔和, 僕人形像, 跟主耶穌的精神一致,
完全一樣. 至於才幹方面, 摩西是猶太人中最有本事的佼佼者, 行事說話都大有能力, 而且與神的
關係, 非常親密和好. 此外, 在說預言和拯救人等方面的表現, 主耶穌和摩西不相伯仲, 等量齊觀,
所以摩西預表主耶穌, 但神獨生子畢竟不同凡響, 與眾不同, 希伯來書作者明白告訴我們, 主耶穌
身份超越天使, 治理超越摩西, 職份超越亞倫, 還是高人一等, 無與倫比.
                           (d) 選民怨:
                           神興起摩西作首領, 做先知, 以色列人並不順服, 反應不佳, 怨聲四起. 說來
奇怪, 在神國度中作首領先知, 神的選民竟不聽話順服; 反而在世俗國家作領袖, 卻威權十足, 氣勢
凌人, 人民乖乖順服, 不敢悖逆反抗. 摩西應神呼召, 撇下一切, 毅然出來作以色列人領袖, 付出的
代價太大, 投入心血也太多, 但得到的卻是怨言四起, 負面回報, 使他一生坎坷, 一蹶不振, 四十年
爬不起來, 可悲可嘆!
                               摩西作首領, 帶領以色列人, 實在不易, 想不到千辛萬苦出了埃及, 百姓
一遇到困難, 就頻發怨言,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 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 喫得
飽足, 你們將我們領出來, 到這曠野, 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阿."(出16:3), 換言之, "我們在埃及
為奴都沒死, 現在把我們帶到這鬼地方, 不毛曠野來死!" 怨氣之大, 不言可喻, 可見以色列人在
困境中, 祗想起埃及的大蔥大肉, 卻忘了在埃及為奴之苦, 所以有不如死在埃及還好的念頭, 於是
怨言四起, 嚴重打擊摩西.
                          (e) 拜假神:
                            以色列人一向棄絕先知, 對摩西也無好感, 當他獨自上西奈山面神的時候,
才不過幾天, 百姓見他久久沒有下山, 以為他出了意外, 死在山上, 回不來了, 於是群起要求亞倫,
"起來, 為我們作神像, 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 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 我們不知道他遭了
甚麼事."(出32:1, 7:40), 若是正常信神的百姓, 領袖不知何故失蹤, 突然不見了, 他們首先的反應,
應是立即派人上山搜救, 才是正道; 豈料這群百姓, 對神揀選的領袖, 竟是如此冷酷狠心, 無情無義,
非但漠不關心, 反而 "那時, 他們造了一個牛犢, 又拿祭物獻給那像, 歡喜自己手中的工作."(7:41),
這群悖逆百姓, 不但拜自造金牛犢, 也拜日月星辰, 摩洛帳幕, 理番神星, 和很多其他假神(7:42-43).
總之, 他們不但拜自已造的, 也拜外邦人造的假神偶像, 真不可思議! 對真神棄之不信,對假神瘋狂
崇拜. 說來奇怪, 這群悖逆之民, 不把獨一真神放在心中, 反而不分青紅皂白,對假神來者不拒,通通
接納, 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 他們信了真神以後, 竟輕易放棄原有信仰; 然而,一旦信上假神,則如癡
如狂, 沉迷不悟, 很難改變, 說來不通, 但是鐵般事實, 令人扼腕!
                          (f) 人敗壞:
                             摩西蒙神乎召, 出來作先知, 做領袖, 不幸帶領的碰巧都是悖逆之民, 不把
他放在眼裏, 讓他處處碰壁, 做得實在痛苦. 焦牧師以他牧會的經歷, 親自作了個見證, 他深知今日
的傳道人比摩西當日的光景, 好不到那裏, 照樣飽嚐摩西吃過的苦頭. 今天做牧師的, 常常會遇到
五花八門的問題, 令人啼笑皆非, 諸如 "叫人信主很難, 叫人不信難不難?" "要人灰心喪志容易嗎?"
有一夜, 他在家中己就寢, 正夢周公, 突然有位會友深夜來電, 把他吵醒, 睡眼惺忪, 拿起聽筒, 只聽
對方大聲喊叫: "焦牧師! 我不信了, 神太不仁不公, 讓我家死了人!" 這人平日根本不來教會做禮拜,
更談不上信, 他家開了間酒店, 日忙夜忙, 晝夜顛倒, 作息脫序, 生活極不正常, 結果累死了, 家人竟
埋怨神不公, 真是怪哉, 豈有此理!
                             今日有很多基督徒, 正像摩西那時帶領的悖逆之民一樣, 意志薄弱, 信心
不堅, 常常戀念昔日世俗的埃及, 甚至還想重回埃及, 過為奴的生活. 你我偶爾也會有這種不好的
念頭, 幸我們只有意念, 沒有真正回埃及去, 感謝主. 尤其每當挫折失敗之日, 或人生碰到難以理解
的苦難之時, 很自然會去埋怨神, 信心全失, 灰心喪志, 覺得不信反而更好, 完全沒有想到神的大愛,
主的恩典, 看神多麼勇敢大膽, 不顧一切, 毅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 一路上親自引領他們, 保守他們,
還給他們擺脫了多少危難, 解決了多少問題, 神對他們的眷顧真是無微不至. 到了曠野, 突陷困境,
受點苦難, 就把主的恩典, 神的護佑, 忘得一乾二淨, 民中不明事理, 或對神的工作不領情者, 立即
反臉, 歸咎真神, 致失去理性, 怨言四起, 這就是從舊約時代以色列人身上, 看見人性一貫的軟弱和
敗壞. 神乃警告他們, "我要把你們遷到巴比倫去!"(7:43b). 對那些敗壞墮落, 執迷不悟, 悖逆的選民,
神傷心失望, 大發烈怒, 厭棄他們, 不再眷顧他們, 因為他們不把神放在眼裏.
                           可見信主的人, 若信心不堅, 則跟不信的人沒有二樣, 甚至更得罪神, 因為
他們辜負了神的恩典.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提到世界人類敗壞原因,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 卻不
當作神榮耀祂, 也不感謝祂, 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 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1:21), 人一開始並不是
無神論者, 最明顯的就是亞當, 他不是由無神論者, 變為有神論者, 人的失敗在於知道有神, 但不把
神當神, 不把神的話當話, 這樣, 自然高傲自大, 虧缺神的榮耀, 不知感謝神恩, 憑自已思維妄度神,
由於思想理念錯亂, 導致信仰錯誤, 造出很多偶像, 當神膜拜, 是乃世人敗壞墮落主因, 誠屬不幸.
                             很多人蒙神恩典, 就像神的選民以色列人一樣, 不知感恩, 最終失敗, 被神
管教, 亡國被擄, 淪落四方, 慘不堪言. 同樣, 知道有神, 但不把神當神, 很多基督徒也是這樣, 他們
理性上是有神論者, 但生活上是無神論者, 這就是敗壞墮落, 我們要時刻警惕, 懸崖勒馬, 早日回頭,
重歸正道, 毋負主恩.
                      c. 造會幕(7:44-45):
                          造會幕是神交付給摩西的第三任務, 評述如次:
                          (a) 會幕功能:
                           "又當為我造聖所(會幕), 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25:8), 可見神要人造
會幕, 目的是祂要住在人的中間, 換言之, 即祂要與人同在. 以色列人出埃及時, 神的會幕非但與人
同在, 而且與人同行, 會幕在前面引路, 停下來是同在, 行進間是同行. 誠然, 會幕是神的聖所, 也是
人敬拜神的地方.
                          (b) 會幕特性:
                               會幕是神主動要人建造的, 不像一般神廟, 是人發動建造的. 會幕不是摩西
發明的, 而是神吩咐他建造的(7:44a), 為何不叫聖殿, 要叫會幕? 因聖殿固定不動, 而會幕可以隨意
移動, 神是不受一時一地限制的神, 突破時空, 無所不在, 至於一般神廟, 固定一地, 停在那裏, 動彈
不得, 與會幕完全不同.
                          (c) 會幕供物:
                            會幕最重要的供物就是約櫃和法版, 約櫃代表人與神相聚的中心, 人與神
若要美好地同在同行, 則人神之間, 關係必須非常良好; 至於法版則代表神的話, 也就是神的真理,
人藉著活潑的聖言, 促進與神親密融和的關係.
                          (d) 會幕樣式:
                            會幕是神要摩西按在山上看見的樣式造的(7:44b), 所以是仿造品, 真品在
天上, 這是精神與屬靈物質匯集啟示出來的會幕, 神人同在, 不受時空的限制. 摩西時代如此, 今日
亦然, 這也是基督教與一般宗教大大不同的地方. 一般宗教只有廟是聖廟, 或教主死後埋葬之地為
聖地, 教主之遺物為聖物; 基督教則不然, 會幕不過是個形像, 把天上的真像啟示出來, 會幕就是照
著這啟示出來的樣式建造的.
                           (e) 會幕建造:
                              會幕的建造非常特別, 神特別吩咐以色列人, 要用奉獻禮物來建造, 凡有
感動的都送禮物來, 禮物不拘, 神通通悅訥. 查以色列人奉獻建會幕的禮物計有: 紅瑪瑙 、紫瑪瑙
油線等. 表面看來, 神似乎很窮, 油線都要! 其實不然, 這表明造會幕的材料, 都是奉獻的禮物, 都是
信徒的愛心, 不分貧富貴賤, 只要有愛神的心, 人人有份, 樣樣都是神的寶貝, 神要住在用愛建成的
會幕, 神愛人, 要住在人的愛中, 這就是舊約時代的會幕, 與世上其他人造偉大建築物不同的地方.
古代偉大的建築物如金字塔、萬里長城等, 都是用奴工的血和淚建成的, 故有謂這些大建築, 充滿
血淚罪惡, 每塊石頭的後面, 都有一齣人間悲劇, 慘絕人寰. 這些宏偉的建物, 只見表面的金碧輝煌,
看不見裏面斑斑血淚, 哀泣幽魂; 反觀神會幕, 全由愛編織而成, 表面不壯觀起眼, 但裏面充滿大愛,
也就是充滿神的慈愛恩典.
             總之, 摩西一生之中, 他要做最重要的一樁事, 就是為神建會幕, 因為這是人最後最美的
結局, 神與人同在. 一般世人都喜歡死後上極樂世界, 但所謂極樂世界, 樂在何方? 吃仙桃? 喝仙水?
美女相伴或俊男相陪? 難道有了這些享樂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天堂? 聖經啟示的天堂, 並非那樣, 神
清楚地告訴我們, 天堂是充滿愛的地方, 就如會幕, 神人同住樂無窮. 所以, 我們的天堂, 不但外表
美侖美奐, 相親相愛, 其樂融融, 就像一個家, 房子固然要美好漂亮, 但夫妻相愛, 家人和樂, 更是
重要, 其理至明.
           4. 大衛與所羅門(一國) (7:46-50):
                摩西是以色列國度的開始, 嗣後以色列人在約書亞帶領下, 進入神應許的美地迦南,
到了大衛和所羅門父子時代, 以色列人才國力鼎盛, 雄霸一方, 在這漫長歷史長河中, 神藉著摩西
所造的會幕, 啟示祂自已, 司提反在他的申辯中, 特別強調這點, 因他被指控罪名之一是 "不住的
蹧踐聖所."(6:13).
                從摩西直到大衛, 歷經士師時代及王國時期, 在這約五百年漫長的歷史歲月中, 時代
改變了, 但會幕沒有改變, 以色列人雖進了迦南地, 不再在曠野流浪, 但會幕入迦南後, 曾數度遷移,
這表明人敬拜神, 不在乎物質, 也不在乎固定地點, 祗在乎人的敬虔真誠. 大衛在神應許的迦南地,
建造了自已的華麗皇宮, 以色列人眾民在迦南地也有了自已固定產業, 但會幕還是搬來搬去, 遊移
不定, 甚至最初, 會幕還不在京城耶路撒冷, 這是歷史的事實.
                 (1) 大衛籌建聖殿:
                       神從來沒有責問過大衛 "你為甚麼住華麗皇宮, 而我則仍住在移動不定的會幕?"
但這合神心意的大衛, 為王之後, 卻有一顆火熱的心, 願意為神建聖殿, 這是他一直不變的心願, 他
戎馬倥傯, 南征北討, 爭戰之時, 仍不忘把戰利品儲存起來, 為建造聖殿作好準備, 未雨綢繆. 聖經
告訴我們, 大衛熱愛神, 他這番心意, 非常真摯熱切, 有次他向先知拿單表示, 自已安居宮中, 舒適
安逸, 心中不安, 一定要為神建造聖殿, 拿單當即讚曰 "此意甚佳." 大衛得到支持, 心意更堅, 但想
不到神竟不領他的情, 拒絕他的美意, 未予首肯. 這樣看來, 神似乎很喜歡住在會幕裏, 不在乎外表
的物質, 只在乎裏面的精神, 神絕不介意外表的美醜, 所在的地方和建物的大小. 正如我們一貫的
認知, 我們敬拜的真神, 跟別的假神, 是完全不一樣的.
                   (2) 所羅門建聖殿:
                         神沒答應大衛給衪建造聖殿, 但曾對他說 "你立意為我的名建殿, 這意思甚好,
只是你不可建殿, 惟你所生的兒子, 必為我名建殿."(王上8:18-19). 的確, 神沒有允許大衛為衪建殿,
原因是大衛的形像問題, 但後來神還是點頭同意讓他的兒子所羅門建殿. 神不是為自已, 而是為了
以色列人的面子, 這群一向悖逆的選民, 悔改回轉, 有了正確的信仰, 讓他們蓋座像樣的殿敬拜神,
沒有甚麼不對, 所以神終於頜首應允, 但不能讓大衛去建造, 因會破壞聖殿的形像, 大衛一生戎馬,
征戰沙場, 像劊子手, 流人的血太多, 形像不佳, 所以讓他形像清新, 滿有智慧的兒子所羅門來建殿,
最為合適, 但大衛建殿的美好心意, 神欣然悅納, 從未拒絕.
                         所羅門建造的聖殿, 非常宏偉壯麗, 但他在聖殿落成獻殿大典的大伸祈禱中,
特別指出 "神果真與世人同住在地上麼, 看哪, 天和天上的天, 尚且不足你居住的, 何況我們所建
的這殿呢, 惟求耶和華我的神, 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 俯聽僕人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 願你晝夜看
顧這殿, 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代下6:18-20), 他的禱告, 明顯向以色列人宣示, 有了聖殿,
不是說神就住在殿裏, 神是無所不在的, 一切要以神的名為重. 這是所羅門完成建殿大任後, 非常
明確的宣示.
            總之, 司提反在他的申辯中, 對大衛父子建殿之舉, 作了個總結 "其實至高者並不住人手
所造的, 就如先知所言, 主說, '天是我的坐位, 地是我的腳凳, 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 那裏是我
安息的地方呢? 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麼? ' "(7:48-50), 這便充份說明建殿的真義.
   (III) 勸戒選民(7:51-53):
            1. 勿讓悲劇重演:
                司提反在他義正詞嚴的申辯中, 最後毫不客氣指責當日的猶太人, 硬著頸項, 抗拒
聖靈, 列祖行差踏錯, 他們盲目跟隨, 而且變本加厲, 列袓逼害先知, 他們也照做不誤, "把豫先傳說
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 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 殺了."(7:52), 他們的惡行, 實在無法無天,毫不把
神的律法, 放在眼裏, 真心遵行, 令人痛心.
                人類的弱點在看重物質和規條, 而不重視與神的關係, 更不在意與神活潑交往, 不把
神當神, 視為無物. 神不斷向人啟示, 就是要人認識他, 讓人知道神在歷史上, 一貫注重神賜給人的
最大救恩, 就是耶穌基督, 也知道何謂正確信仰, 而耶穌基督就是正確信仰的中心. 可惜從歷史上
看來, 這點常常被人忽略. 正如司提反事件, 儘管他對猶太同胞不實的指控, 援引列祖歷史的教訓,
極力去申辯, 但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 在他面前偏激狂傲的猶太人, 就是聽不進去, 反而 "極其惱怒,
咬牙切齒."(7:54), 活活用石頭把他打死, 讓他壯烈殉道. 巴不得這一段歷史是面明鏡, 讓後世的人,
鑑古知今, 隨時警惕, 不再重蹈覆轍, 更盼我們中間, 不再有第二個司提反一樣的苦難出現, 被暴徒
活活用石頭打死, 願我們對神的真理, 都有正確的認識, 信仰正確, 堅持真道, 同蒙天恩.
            2. 認識真神啟示:
                縱觀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真正信靠我們這位真神的人, 其人生際遇, 跟一般常人迥然
不同. 如亞伯拉罕由於信靠真神, 成為信心之父, 選民始祖; 若他不信真神, 留在吾珥, 拜偶像, 活在
罪中, 那有日後輝煌美好的人生; 又如約瑟, 自幼信靠神. 與十個信仰不正確的兄長相比, 實有天淵
之別, 他日後在埃及飛黃騰達, 位極人臣, 十個愚昧不良的兄長, 豈能望其項背; 再說摩西, 跟他的
同胞, 同樣是以色列人, 但有多麼的不同. 他蒙神呼召, 大大使用, 做先知, 作首領, 帶領以色列人
轟轟烈烈,出埃及, 靠著神, 完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留名青史, 反觀他帶領下的以色列民, 悖逆神,
發怨言, 拜偶像, 敗壞墮落, 終於老死曠野, 沒福進入神應許的迦南美地, 結局迥異. 可憐可嘆!
證諸歷史事實, 正確的信仰, 可以把人生的價值擴大到無窮大, 我們有幸生活在新約
時代, 對神的啟示, 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不但對歷史上信仰奇妙的鐵般事實, 有更親切的了解體會,
且對神啟示的耶穌基督,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加上二千多牟來, 真正信耶穌基督的人, 其行事為人
跟不信的人, 可說完全不同, 過去如此, 今日亦然, 這是毋庸爭辯的事實. 試看今天很多不信耶穌的
父母, 爭相把兒女送到教會來教育, 他們為甚麼不把孩子送到別處受教呢? 因為這些不信的父母,
只看表面, 覺得教會的教育純正可靠, 對孩子有益, 卻沒看見真正實質, 就是教會的元首真神, 辜負
了神的恩典, 失去得救的良機, 著實可惜. 但願讀了司提反殉道的歷史, 能使我們的心甦醒, 眼明亮,
對神的啟示有更深刻的認識, 心態改變, 明白真道, 信靠真神, 終身蒙福, 感謝神.

 IV. 總結:
      司提反為主作見證, 他用歷史事實來糾正他的猶太同胞, 明白指出他們在信仰上的偏差錯誤,
要他們明辨真理, 了解真道, 所以他從歷史切入, 聽者都是猶太人, 人人心知肚明, 應是最直接有效
的訴求, 他從猶太人的始祖亞伯拉罕開始, 滔滔不絕, 一直講到那個時代, 他們身陷罪中還不自知
的可憐光景, 其重點如下:
      (I) 正確歷史觀:
            1. 從歷史看律法:
                我們要有正確的律法觀, 律法的重要性, 不在死板的規條, 也不在繁褥的儀文, 而在
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從歷史看律法的作用, 就以割禮為例, 割禮是一種記號, 更要緊的是彰顯人與
神的關係. 對亞伯拉罕言, 他不是一蒙神召, 神就吩咐他要為家人行割禮, 而是他和他的家人跟從
神後, 有了信心, 神才把他們分別為聖, 作祂的選民, 故要行割禮, 在他們身上留下記號, 分別為聖.
記號一定要有實質意義, 不是徒有形式. 使徒保羅說得好 "外面作猶太人的, 不是真猶太人; 外面
肉身的割禮, 也不是真割禮. 惟有裏面作的, 纔是真猶太人; 真割禮也是心裏的, 在乎靈不在乎儀文,
這人的稱讚, 不是從人來的, 乃是從神來的."(羅2:28-29). 他把割禮的起源和意義, 清楚表明出來,
使人對割禮有正確的了解與認識.
            2. 從歷史看聖殿:
                我們也要有正確的聖殿觀, 所羅門不反對聖殿, 所以他要為神建造聖殿, 但他反對把
聖殿當作唯一敬拜神的地方. 亞伯拉罕在原鄉米所波大米還沒有進入迦南時, 神已向他顯現, 足見
神不是人造聖殿後, 才向人顯現. 從猶太人的歷史觀之, 一直到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 才有
會幕. 司提反在他的申辯中, 直接糾正猶太人, 不要把無所不在的神, 限制在一地一物之內, 這正是
一般人對宗教上的神, 易有的錯誤觀點. 看看現在的巴勒斯坦, 是否跟以前一樣 "聖"? 有次焦牧師
遊聖地, 在參觀一間孤兒院時, 與該院院長交談甚歡, 院長一時高興, 要給他看一件鎮院之寶, 院長
隨手在他的辦公室架子上, 拿出一瓶水, 說是 "聖水," 據說是從約但河中, 主耶穌受洗處汲取的水,
在焦牧師看來, 平淡無奇, 瓶中裝的水比普通的水還髒, 何 "聖" 之有? 此外, 世上還有很多所謂的
"聖物," 前不久, 台灣大陣仗迎接大陸的 "佛牙," 就是其中一例, 這些都是世人所謂的 "聖," 猶太人
也不例外, 犯了同樣的錯誤, 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聖殿觀, 注重的不是聖殿的固定地方, 也不建造
聖殿的材料, 而是聖殿的實質和精神.
            3. 從歷史看基督:
                我們更要有正確的基督觀, 知道基督是誰. 基督在舊約時代, 從亞伯拉罕開始就有,
神在亞伯拉罕之約中應許 "我已立你作多國之父, 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 國度從你而立, 君王
從你而出, 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 作永遠的約, 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
(創17:5-7). 約中 "後裔" 原文為單數, 就是司提反所說, 神要興起一位像他的先知, 就是摩西(7:37).
亞伯拉罕如神應許, 子孫繁衍, 多如天上的星, 海邊的沙(創22:17), 在所有子孫中, 只有一位道成
肉身的耶穌, 使萬國因祂得福. 以色列歷史上有很多先知, 但其中最偉大的先知, 就是摩西, 所以
神要興起像摩西一樣的先知, 指的就是基督.
            4. 從歷史看選民:
                最後, 我們要從歷史看選民, 在司提反見證中, 歷史上的選民有二大特點:
                (1) 常常反叛真神:
                      神的選民以色列人, 證諸歷史, 常常頑梗悖逆, 一面蒙恩, 一面反叛神, 不知悔改.
                (2) 常常逼害先知:
                      從選民歷史觀之, 自約瑟開始, 就是如此, 這些先知都是神為了憐憫選民, 特意
為他們興起的, 目的在保護他們, 作拯救他們的使者, 可是以色列人並不領神的情, 一貫毫不留情
地逼害先知, 司提反在他的申辯中, 語重心長, 盼望在他面前的以色列同胞, 從一千多年的歷史中,
汲取教訓, 洗心革面, 徹底悔改, 糾正信仰上錯誤, 建立正確的信仰, 以免重蹈覆轍, 再犯歷史錯誤,
以列祖作殷鑑, 重新出發, 歸向真神. 可惜這番出自肺腑之言, 面前信仰偏差, 反叛挬逆的猶太同胞,
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一點也沒有接受, 反而惱羞成怒, 咬牙切齒, 非置司提反於死地不可.
      (II) 嚴厲責選民:
             從7:51-53, 我們看見司提反在他結束申辯見證前, 他說話的對象, 發生急劇轉變. 開始時,
他滔滔不絕講列祖的歷史, 要他的聽眾以史為鑑, 最後, 突然話鋒一轉 , 指向 "你們!" 就是針對在
他面前聽他作見證的人, 即從歷史上的列祖, 突然轉向眼前控告他的人. 這一轉變, 他的語氣, 他的
詞鋒, 隨之變得非常嚴厲, 非常不客氣, 他連用六次 "你們!" 之多, 直接申斥, 當面責備在他面前聽
他申辯見證的平民百姓, 和公會裏的祭司長和所有宗教領袖, 語氣非常嚴厲, 直接指責他們 "你們
這硬著頸項, 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7:51), 驟聽似有點過火, 實則不然, 司提反一開始是心平氣和,
軟聲細語, 非常和靄有禮, 用這麼長的歷史, 這麼明顯的事實, 苦口婆心, 去規勸糾正他們, 並提醒
他們要及早悔改, 但他們鐵石心腸, 無動於衷, 反而極其惱怒(7:54), 司提反看到他們這種不正常的
反應, 表明他們絲毫沒有接受他的真誠勸導, 一時心急如焚, 大失所望, 因為他大有愛心, 非常愛護
他們, 亟盼他們回頭是岸, 及早醒悟過來, 所以最後無奈, 只好改用嚴厲口吻, 激動語氣, 責備他們:
             1. 硬著頸項悖逆:
                 司提反首先責備他們固執頑梗, 充耳不聞, 拒絕接受忠言, 聽從教悔, 頑抗到底. 這群
悖逆百姓, 對神旨意和救恩, 以及列祖歷史教訓, 一點不受感動, 不管司提反怎樣講, 如何勸, 他們
都橫著心, 硬著頸項, 就是不聽, 繼續反叛悖逆, 不加理會, 真是哀莫大於心死, 奈何!
             2. 心耳未受割禮:
                 接著, 司提反再進一步, 指責他們心與耳未受割禮, 這是一項非常嚴重的指責, 如前
所述, 割禮是神把人分別為聖, 表示跟他有密切關係的一種身上記號. 司提反這項指責, 就是責備
他們心與耳都沒有改變, 還是污穢不堪的人, 因為猶太人一向以自已受過割禮為榮, 視未受割禮的
外邦人為污穢的人, 常常以 "我身上有割禮記號, 而你們身上沒有這種神聖記號." 自誇自義, 高人
一等, 但事實上, 他們的罪行更加深重, 光有割禮的外表, 沒有割禮的實質, 故司提反心裏為他們的
墮落沉淪, 難過哀傷, 所以毫不客氣, 嚴詞譴責, 因為他們辜負了神的恩典, 神揀選以色列人作選民,
不但讓 他們蒙福, 更讓他們使世上萬國得福, 神恩浩蕩無邊, 這群以色列人竟如此妄顧神恩, 悖逆
叛神, 怎不教司提反痛心疾首, 愛之深責之切, 嚴詞撻伐呢!
                 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 司提反面前硬著頸項的猶太聽眾, 對於他苦口婆心, 真誠勸誡,
充耳不聞, 不為所動, 他們突然受到嚴厲譴責, 觸到痛處, 如火上加油, 一時極其惱怒, 乃獸性大發,
齊心擁上, 瘋狂把司提反推出城外, 亂石打死, 慘絕人寰, 神的選民, 竟敗壞如此,天怒人怨, 雞怪惹
神忿怒, 嚴加懲罰, 終於國破家亡, 流離四海, 受盡欺凌, 足為殷鑑.

附記: 焦牧師對司提反推崇備至, 讚賞有加, 其英名特取 "Stephen(司提反)", 仰慕之情, 可見一斑.

 

                         2014年 3月20日 校核補正 台北 / 2017年 5月11日 二校 台北
                                                   2022年2月15日終校 台北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