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保羅行傳
                                           第九章 第三次宣道之旅(I)

                                                               (參閱附圖三 3.3 / 附表四 )

                                             第一節 最初行程(18:23)

    保羅第二次宣道之旅結束後, 回到安提阿, "住了些日子."(18:23), 心中又有負擔, 再離安提阿,
開始第三次宣道之旅, 這次的工作重點, 在以弗所和耶路撒冷.
      這次他一開始就到第一次宣道之旅工作過的加拉太地區, 接著就去他第二次宣道之旅計劃
想去的弗呂家, 後因主賜馬其頓異象, 禁止他去, 乃改變行程, 轉往歐洲宣道, 但他沒有放棄, 仍放在
心上, 這次終於如願去了, 所到之地, 均以堅固信徒為主. 由此可見, 保羅為神工作的美好態度如下:
       1. 關懷做過的工:
           他不是只管撒種, 撒下後百事不管, 任其自生自滅. 他非常關切自己所做的工, 仍不忘時時
堅固信徒, 縱使重回舊地, 艱難險惡依然, 他也堅決要去, 以確保他以前撒下種子, 在基督裏能順利
生根萌芽, 開花結果.
       2. 順從神的旨意:
           一切順從神的旨意, 若神要他去做, 他就全心全力去做, 絕不計個人安危得失; 若他的計劃,
神不准他做, 他就二話不說, 無條件放棄自己原定計劃, 順從神的旨意, 遵照神的安排, 絕不逾越.
保羅為神工作的態度, 值得我們學習效法. 神賜我們自由意志, 因此, 做工之前, 若神沒賜
特別的感動, 可以自由策劃, 神賜我們頭腦, 就是要我們思考運用, 所以我們要善用智慧, 絞盡腦汁,
擬訂最好計劃, 但要有敞開的心, 求神指引; 若神認為有問題叫停, 我們就要順從停止, 因神有更美好
的安排; 若我們的計劃, 神沒有禁止, 就要全力執行, 付諸實施, 必能獲致美好果效. 譬如, 保羅第一次
宣道之旅, 神沒禁止, 他就依計而行; 第二次宣道之旅, 神禁止他往亞西亞傳道, 但另有安排, 要他往
馬其頓去, 他就放棄自己原定計劃, 放膽依神指示, 轉往馬其頓去宣道. 可見保羅深知, 一切應以神的
旨意為依歸, 工作才會有好的果效, 不致徒勞無功.

                                          第二節 以弗所宣道(18:24-20:1a)

 I. 前言:
      保羅於第二次宣道之旅結束前, 曾在以弗所小停, 出乎意外, 工作果效美好, 而且頗受當地人士
歡迎, 要留他多住些時日, 那時保羅歸心似箭, 又要上耶路撒冷還願, 致未應允, 予以婉拒, 但他應許,
"神若許我, 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18:20-21), 這應許終於在這次宣道之旅兌現, 他不但回到以弗所,
且是他這次宣道的重點城市, 更是他一生宣道生涯中, 停留最久之地, 前後共三年之久, 他在以弗所
的事工, 大放異彩, 成就輝煌, 令人刮目. 啟示錄中特別提到的六個教會, 全都在亞西亞(啟2:1 - 3:22),
這六個教會很可能就是保羅在以弗所三年的工作果效.

 II. 以弗所簡介:
      以弗所位於今土耳其亞細亞半島西端, 凱斯特河口, 瀕愛琴海與希臘半島遙遙相對. 因地處海陸
交通要衝, 自古以來就是商貿經濟的中心, 且係一優良海港, 可容巨輪沿河直航內陸, 交通非常便利.
城建二山之間, 風景優美, 氣候宜人. 羅馬帝國時代, 為亞西亞省首府, 總督駐驆之地, 重要政冶中心.
此外, 以城亦係重要宗教活動中心, 城中拜假神, 其中希臘女神亞底米(羅馬稱戴安娜)神廟, 金碧輝煌,
美奐絕倫, 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以弗所也是基督文化聖地, 保羅在此宣道三年後, 曾留提摩太牧會
(提前1:3); 使徒約翰晚年, 亦曾任以弗所教會長老多年(約一, 二), 後被放逐拔摩孤島, 在艱苦患難中,
寫啟示錄, 最後慘遭殺害, 壯烈殉道, 榮耀主名, 流芳千古.

III. 亞波羅崛起(18:24-28):
       亞波羅崛起, 是保羅未到以弗所前一段插曲. 第二次宣道結束前, 保羅帶著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
離哥林多, 途經堅革哩抵以弗所, 嗣後, 保羅把二夫婦留下, 獨自踏上歸途, 回安提亞, 已如前述. 出乎
意外, 以弗所出現一位閃耀新星亞波羅, 玆將其優異表現, 簡述如次:
       (I) 聖徒出身背景(18:24a):
             亞波羅生於埃及亞力山大城, 該城為亞力山大帝於332BC所建, 瀕北地中海, 位於尼羅河口
之西, 是當日羅馬帝國名城之一, 人文萃薈, 學術水準至高, 人傑地靈, 七十位知名聖經學者, 於此將
舊約聖經譯成希臘文, 世稱七十士譯本, 流傳至今.
      (II) 大有學問口才(18:24b):
             亞波羅出自名城, 受過良好高等教育, 學富五車, 且能言善辯, 口才無礙, 應是初期教會中的
一流人才, 最出色神僕. 他在哥林多教會講道, 一向善於挑剔找碴的哥林多信徒, 對他未見批評打擊,
反而對保羅非常不客氣, 說他 "氣貌不揚, 言語粗俗."(林後10:10), 真是後生可畏, 這麼一位優秀超凡
的天國健將, 日後也歸保羅麾下, 成為另一位得力助手, 終身同工, 感謝主.
     (III) 最能講解聖經(18:24c-25a):
              亞波羅因 "已經在主道上受了教訓."(18:25), 加上他豐富的學識和犀利的口才, 所以大有能力,
講解聖經頭頭是道, 生動感人. 他師出何們, 路加未有明言, 由 "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18:25b)看來,
應是施洗約翰的門徒.
       (IV) 心中極其火熱(18:25b):
               亞波羅跟保羅一樣, 追求真理, 熱愛世人, 心中火熱, 一有機會就放膽講道, 教訓眾人, 所不同
的是, 保羅傳講福音, 強調耶穌是基督; 而亞波羅尚未得真道, 只 "將耶穌的事, 詳細講論教訓人, 但是
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 仍有欠缺. 可見他對舊約聖經頗有研究, 對主耶穌的慈言善行也很熟悉, 但不
明白主的救恩和聖靈工作, 跟尼哥底母屬同一類人物, 不明真理, 仍有偏差.
         (V) 虛心接受教導(18:26):
               亞波羅在以弗所會堂, 放膽講道, 正好百基拉和亞居拉兩夫婦前往聽道, 一聽就聽出他不明
真理, 只知施洗約翰, 偏重悔改行為, 對耶穌基督的救贖和十字架真理, 一竅不通, 他一表人才, 口才
無礙, 且熱心主道, 雖有缺失偏頗, 仍是可造之才. 為提攜後進, 為主掄才, 他兩夫婦沒當場批評指責,
散會後立請亞波羅回家聚會, 委婉懇切, "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 他聰穎過人, 虛心受教, 一點
就通, 馬上接受真道, 一反過去, 改傳耶穌基督的全備救恩, 被神大大使用, 終成大器.
        (VI) 哥城嶄露頭角(18:27-28):
                亞波羅虛心受教, 接受真理, 熱心愛主, 更是信心滿滿, 要去亞該亞傳講主道, "弟兄們就勉勵他,
並寫信請門徒接待他."(18:27), 抵哥林多以後, "多幫助那蒙恩信主的人, 在眾人面前, 極有能力, 駁倒
猶太人, 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18:28). 可見他經過百基拉和亞居拉兩夫婦教導指引後, 靈命精進,
更大有能力, 在哥城傳主真道, 榮耀主名, 頭角嶄露, 大放異彩, 成為初期教會最傑出的傳道生力軍.
       (VII) 神妙造就聖徒:
                 在亞波羅的造就上, 神再次作出神妙安排, 差遣平信徒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 "將神的道給他
講解更加詳細." 這對夫妻, "本是製造帳棚為業" 的普通工人, 雖敬虔事主, 熱心傳道, 因緣巧合, 成為
保羅同工, 但學問知識, 口才恩賜, 都大大不如亞波羅. 他們在會堂聽亞波羅講道, 聽出他的缺失偏差,
並沒當場指責糾正, 反而邀他回家聚會, 趁機委婉把主的道, 詳細講給他聽, 並沒擺出老前輩架勢, 把
他教訓一頓. 更難得的是, 亞波羅虛懷若谷, 不以自已才識過人, 目空一切, 瞧不起這二個平信徒, 在
聖靈感動帶領下, 一經提醒, 立即領悟, 虛心受教, 豁然貫通, 得到大大造就.
試想若亞波羅跟頑梗的猶太人一樣, 自以為是, 充耳不聞, 我行我素, 照樣傳講他 "單曉得約翰
的洗禮," 他能言善道, 很有煽惑力, 定會帶領很多人跟隨他, 走向人為的宗教, 成為可怕的異端, 後果
實在不堪設想. 感謝主, 一對平凡夫婦百基拉和亞居拉, 為主惜才掄才, 改變造就了亞波羅, 成為高舉
基督的天國良將, 大大榮耀主名, 哈利路亞!

 IV. 以弗所事工(19:1 - 20:1a):
      (I) 導正門徒信仰(191b-7):
            1. 救恩門外門徒(19:1b-3):
               (1) 慧眼識偏差(19:1b):
                     保羅初進以弗所教會, 慧眼觀察, 發現幾個門徒的信仰有問題, 他們被稱為 "門徒,"
應是有美好見證的人, 自己和眾人都認為他們是已經 "信" 和 "受洗" 的基督徒. 但是他們的行為表現,
與其他門徒, 有所不同, 令他心中發生疑竇, 因涉信仰問題, 絕不輕易放過.
                (2) 問答吐實情(19:2-3):
                      保羅問他們說: "你們信的時候, 受了聖靈沒有?" 他們回答說: "沒有, 也未曾聽見
有聖靈賜下來." 再問: "你們受的是甚麼洗?" 答曰: "是約翰的洗."
從上述對話, 保羅發現這幾個 "門徒," 他們是信了耶穌, 但沒受聖靈的洗, 只是受
施洗約翰悔改的洗, 他們在行為上悔改, 相信耶穌是好人, 也敬佩祂的教訓, 所以, 這些人可說是救恩
門外的信徒, 怎能混入教會? 教會為何絲毫未察覺? 聖經無記載, 原因何在, 不得而知. 但從亞波羅
的事蹟看來, 他們的信仰與亞波羅領悟真道前的信仰, 非常相似, 很可能在保羅來以弗所前, 亞波羅
還沒真正認識主的救恩時, 他們聽亞波羅講道, 並接受他講的道, 而成為門徒, 進入教會, 真是有其師,
必有其徒. 他們在信仰上都很追求, 也信了耶穌, 但對最重要救恩真理, 絲毫不了解, 懵然無知, 於是,
自己以為信了耶穌已經得救, 全教會的人也認為他們是主內弟兄, 但事實上, 他們是救恩門外的信徒,
還徘徊在救恩門外, 沒有進來.
                        這一嚴重的信仰偏差問題, 整個教會沒有一個人發現, 但保羅一來, 就發現這幾個
人有問題, 可見他對聽他講道的人, 非常關心, 對他們的反應非常在意, 所以, 他並非講完道就走,百事
不管, 讓他的聽眾自生自滅. 他深願自已講的道產生真正果效, 凡聽他講道的, 都蒙恩得救. 於是, 為
尋求真相, 乃問他們問題, 從他們的回答中, 發現他們對重生得救和主耶穌十字架的真理, 都不了解,
沒有得著, 這問題非同小可, 乃著手在他們身上做工, 糾正他們信仰上的大偏差.
            2. 救恩門內信徒(19:4-7):
               (1) 開誠釋真道(19:4-5):
                     保羅知道他們的缺失偏差後, 立即向他們真誠指出信仰的正道, 讓他們明白救恩
的真理, 直接教導他們. 他指出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 故約翰告訴百姓說: "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
就是耶穌."(約1:15-17). 施洗約翰最初的確是講悔改洗禮, 要世人悔改, 那是為耶穌預備道路, 後親眼
看見耶穌出來了, 就高聲指著他說: "看哪! 神的羔羊, 背負世人罪孽的."(約1:29), 所以, 他最初不過是
預備人心, 但光靠悔改, 不能解決罪的根本問題. 他深知主耶穌是為世人贖罪的救主, 他的救恩非常
寶貴. 悔改只不過是人為宗教的一種懺悔, 而罪的工價一定要付出, 才能解決罪的問題, 若沒主耶穌
的十字架, 流血捨命, 永遠無法成就救恩. 故施洗約翰後來的見證, 特別強調,"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
就是耶穌." 所以這就成為他後來傳道見證重點, 故不再著重悔改的洗. 保羅把救恩的基本道理講出來,
只要真正相信主耶穌,一定得救. 基督徒一定要明白救恩福音,"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 為我們的罪死了,
而且埋葬了, 又照聖經所說, 第三天復活了."(林前15:3-4). 所以保羅告訴我們,救恩福音不是他發明的,
而是舊約聖經預言應許的, 世人只要真的相信, 主必拯救, 讓你得救, 絕非虛言. "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
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 也信了基督, 既然信祂, 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 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
的憑據, 直等到神之民被贖, 使衪的榮耀得著稱讚."(弗1:13-14).
               (2) 按手聖靈降(19:6-7):
                     經保羅懇切的真理教導後, 這十二個救恩門外的門徒, 莫不刻骨銘心, 萬分感動,
立即要求保羅奉主耶穌名為他們施洗. 保羅心中歡喜, 依請 "按手在他們頭上, 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
他們就說方言, 又說預言."(19:6), 使他們昂然進入救恩之門, 成為真正救恩門內信徒, 皆大歡喜. 這次
聖靈降臨現象, 似曾相識, 這種現象至此已發生過三次:
                      i. 在耶路撒冷:
                         五旬節, 聖靈降臨在耶路撒冷遵主命祈禱等侯的120位門徒的身上, 使他們能
說15種不同的方言(外國語).
                     ii. 在該撒利亞:
                         彼得在該撒利亞外邦人哥尼流家講道, 道還沒講完, 聖靈降臨在哥尼流和他
的家人親友身上, 使他們說方言, 稱神為大.
                    iii. 在以弗所:
                         保羅在以弗所為12個救恩門外門徒施洗, 按手時, 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 也使
他們說方言, 也說預言, 這是使徒行傳最後一次記錄, 以後再也不見出現.
         3. 保羅美好教訓:
             (1) 合一見證:
                   神為保羅工作見證, 讓後世信徒知道, 保羅的工作與彼得的工作, 合而為一, 沒有
輕重等級之分, 否則, 將令人誤認猶太人與外邦人有所不同, 前者是神的選民, 高人一等; 後者是化外
蠻夷, 污穢卑賤. 實則在神的眼中, 無論猶太人抑外邦人, 都是他的寶貝, 一視同仁, 無分軒輊. 神呼召
彼得為猶太人的使徒, 保羅則為外邦人的使徒, 自有其美意, 神怎樣用彼得牧養衪的羊群;也會怎樣用
保羅把衪的福音傳給外邦人. 二位使徒傳的都是一樣的福音, 讓世人蒙恩得救, 萬民得福.
              (2) 聖靈經歷:
                    人人蒙恩得救的過程或有不同, 但有一經歷, 人人都有, 那就是神應許賜下的聖靈.
世人只要悔改, 接受主耶穌為救主, 神就應許賜他聖靈. 換言之, 只要明白福音, 真心相信, 就有聖靈
內住, 若沒有這種經歷, 則蒙恩得救, 大有問題. 這可能是傳道人隨便傳福音, 沒弄清楚, 就讓人受洗;
或者受洗的人, 頭腦相信, 心沒接受, 看不見與十字架的關係, 則聖靈肯定不會降臨, 內住你身.
聖靈像風, 來無影, 去無蹤, 但能感覺到其動向威力, 聖靈的主要工作如下:
                      i. 要人知罪:
                         真正蒙恩得救的人, 必有聖靈內住, 其主要工作在使人知罪, 不再任意妄為,
故常常為罪、為義、為審判, 自己責備自己, 一改以往凡事責備別人的習性.
為此, 焦牧師親作見證: "我在家排行第四, 聰明乖巧, 合家寵愛, 都認為我是
好孩子, 不會害人做壞事. 其實我自己最清楚, 不是不會做壞事害人, 而是我手段高明, 害人不露痕跡,
非常狡滑詭詐. 我很小就常做壞事, 沒被人發現而已. 後來我悔改歸主, 回想以往壞事做盡, 非常愧疚
不安. 譬如, 有次鄰家伯伯請我們全家吃飯, 我敬陪末座, 沒人理睬, 心中不快, 於是在大家不注意時,
挖顆鼻屎, 偷偷放在湯裏, 見喝的人大讚鮮美好喝, 心中樂不可支! 這卑鄙骯髒的小動作, 老早就忘了,
但悔改信主後, 聖靈內住, 突然想起, 不禁自責, 愧疚萬分, 無地自容; 甚至, 學生時代, 喜歡看戲, 但沒
錢買票, 絞盡腦汁, 想出詭計, 四人出錢, 合買戲票乙張, 由會繪畫的, 依樣葫蘆, 畫了三張, 真票在上,
竟順利混入, 大看霸王戲, 毫無歉意, 不亦樂乎, 這些瑣事, 信主後都一一浮現, 愧疚自責. 尤其, 有時
在超市購物, 錢多找了, 不再高興開心, 放入荷包, 而會感到不安, 不貪不義之財, 火速送還, 以求心安."
這些都是聖靈內住, 令人自責知罪的功效.
                     ii. 信主稱父:
"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 都是神的兒子,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 仍舊害怕;
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 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8:14-16).
由此可見, 我們悔改歸主, 蒙恩得救後, 兒子的靈就進入我們的心, 要我們呼叫阿爸父, 使我們與神的
關係有重大突破, 情同父子, 這都是聖靈的工作.
我們未信主前, 對基督徒有莫名其妙的抗拒感, 心裏知道他們不錯, 就是不願意,
也不喜歡跟他們交往, 尤其是牧師, 看見就討厭, 一如廣東人掛在口頭的, "不要跟我講耶穌!" 把信教
的人推得遠遠的; 奇怪, 信主以後, 對神立即有很自然的親切感, 首先願意禱告, 雖然禱告得不好, 但
總願意主動去親近神, 這不是簡單的事, 因人的本性難改. 然而, 一旦信主後, 馬上就會改過來, 與神
一見如故, 這就是聖靈的工作; 人與人的關係, 要交往很久才有親切感, 但基督徒一信主, 雖然與神的
外在接觸不多, 但彼此關係立即變得非常親密, 真是一見如故, 很願意親近神, 也樂意聽講道, 這一切
神妙 的改變, 都是聖靈的工作.
                    iii. 信要受洗:
                         信心與行為必需密切配合, 保羅對以弗所教會中, 救恩門外的門徒, 發現他們
信仰偏差後, 立即向他們傳講基督救恩真理, 把他們帶到主面前, 並要他們有實際行動, 於是要他們
"奉主耶穌的名受洗." 把他們送進救恩門內, "若有人在基督裏, 他就是新造的人, 舊事已過, 都變成新
的了."(林後5:17), 所以, 真信主的人, 一定要接受洗禮, 用行動承認支持自己的真心相信. 保羅為那
十二個 "門徒' 施洗時, 手一按在他們的頭上, 聖靈便降臨在他們身上, 他們就說方言, 又說預言. 所以,
傳道人應重視受洗的人. 若有人認為只要信就好了, 不必受洗, 這沒有行動證明的信, 大有問題, 肯定
沒聖靈經歷, 絕不得救. 至於信後多久受洗才合適, 沒嚴格規定, 原則上是越快越好, 所以, 最好甚麼
時候把真理攪清楚, 就甚麼時候受洗; 若道理弄不清楚, 洗多少次也不得救.
                    iv. 關懷聽眾:
                         傳道人可以從保羅的身上得到很多激勵, 他確是神僕最好的典範, 尢其是他
講道對聽眾的深切關懷, 他絕非只講道, 不管聽眾的傳道人. 這次以弗所教會中, 十二個救恩門外的
門徒, 若非保羅關懷發現, 他們只徘徊在救恩門口, 不能得救, 有違神意, 實在可惜. 他們到了救恩的
門口, 要不是保羅關懷, 拉他們進門, 他們就以一步之差, 得不到永生, 失去永恆, 多麼可惜! 世人不信
不得救, 究由自取, 一點都不可惜; 若到了門口, 還不得救, 實在可惜.
                         保羅因有關懷的心, 才會發現教會中有信仰不正確的門徒, 混雜其中, 這些人
渴慕神, 有追求的心, 但沒走上正途, 徘徊救恩門外, 幸保羅發現, 教導他們, 讓他們在正確的起點和
根基上, 實際進入真理生活中, 且採取實際行動, 把信仰見證出來. 這十二個門徒, 經保羅發現指點後,
知道自己缺失, 謙卑改正, 學習真理, 並立即接受洗禮, 進入救恩大門, 成為真正得救的信徒, 這都拜
保羅關懷之賜. 這一事件, 極為重要, 聖靈特要路加記下, 提醒後世.
            總之, 保羅這次經歷, 其實是福音歷史的重演, 福音最初是施洗約翰出來傳道, 嗣後主耶穌
出來成全; 這次, 也是施洗約翰門徒, 對預備道路的道理很懂, 自以為得救, 其實不然, 後幸靠保羅把
他們帶進基督裏, 成全救恩, 可說是福音歷史的重演.
            第二次宣道之旅結束之際, 保羅獨自離開以弗所, 把他二位得力同工百基拉和亞居拉留下
作工, 他倆並未發現這幾個門徒的信仰有問題, 但他們發現亞波羅講道有問題. 這或許是門徒在會眾
之中活動, 若非特別細心關懷注意, 不易發現這些門徒有問題; 而亞波羅係傳道人, 公開在台上講道,
若有問題, 極易發現. 保羅深入會眾, 觸角敏銳, 這次剛到以弗所教會, 慧眼獨具, 很快發現這十二個
門徒的信仰大有問題, 乃立即加以導正, 其關懷愛心, 令人敬佩萬分, 值得後世傳道人學習.

          (II) 猶太會堂講道(19:8-9a):
                 這次保羅重蒞以弗所, 明知在會堂傳福音, 雖有果效, 但阻撓甚大, 非常危險. 為主傳道, 他
置生死於度外, 仍然昂首挺胸, "進會堂放膽講道, 一連三個月, 辯論神國的事, 勸化眾人."(19:8), 其
前後經歷如下:
                 1. 猶太人反應(19:8a, 9a):
                    (1) 初時接納(19:8a):
                          保羅在會堂講道, 其歷程都跳不出 "先納後拒" 的模式. 這次他竟能在以弗所會堂
講道三月, 在時間上比他前二次宣道時, 在會堂傳道的時間長多了: 第一次, 在彼西底安提阿會堂, 只
二個安息日, 就被驅逐出境(13:14-15, 42-43, 50-51); 第二次, 在以哥念, 只短短一次, 就因猶太人要
凌辱石打他, 而倉惶出逃(14:1-6); 第三次, 在帖撒羅尼迦會堂, 只三個安息日, 就惹官非離去(17:1-10);
第四次, 在庇哩亞會堂, 雖受歡迎, 亦席不暇暖, 因帖城猶太人追打, 漏夜逃雅典(17:10-15); 第五次,
在雅典和哥林多會堂的時間也很短(17:17; 18:4). 可見他在各地猶太會堂傳道的遭遇, 大同小異, 人情
冷暖, 險阻艱辛, 令他終身難忘, 在爾後他的書信中, 多有提及.
                           這次他在以弗所的會堂傳道, 當地猶太人似較其他各城的猶太人客觀友善, 他們
願意追求, 探索真理, 故能在會堂講道, 達三個月之久. 這種氣氛, 保羅在第二次宣道之旅結束, 初到
以弗所時, 就感覺出來(18:20-21), 他們對百基拉和亞居夫歸, 及亞波羅的態度, 也是如此(18:24-26).
                   (2) 後來毀謗(19:9a):
                          這次保羅在以弗所會堂講道, 有好的開始, 初時得到接納, 惜好景不常, "後來有些人,
心裏剛硬不信, 在眾人面前毀謗這道." 可見會堂中的猶太人, 聽了三個月保羅講的道以後, 少數心裏
剛硬的猶太人, 起來在眾人面前毀謗他講的道, 這是保羅在會堂講道, 見怪不怪的場面. 這些人, 人數
不多, 但影響力很大, 破壞力很強, 往往使保羅對猶太人的工作, 前功盡棄, 不得不忍痛離開.
心裏剛硬的人, 都是有成見, 非常頑固的人, 猶太人之所以跌倒, 悖逆神, 不得救,
都因 "他們心地剛硬, 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 這帕子還沒揭去, 這帕子在基督裏已經廢去了."
(林後3:14), 主耶穌也曾指責 "他們看也看不見, 聽也聽不見, 也不明白. 在他們身上, 正應了以賽亞
的預言說, '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 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
閉著, 恐怕眼睛看見, 耳朵聽見, 心裏明白, 回轉過來, 我就醫冶他們.' "(太13:13-16), 真是一針見血,
說出他們心地剛硬的根源. 帕子蒙面和心蒙油脂,不但是猶太人的缺點, 也是世人的通病. 我們出去
傳福音, 常常會聽到, "就是你講得再有道理, 我還是不信." 這就是帕子蒙住, 不接受任何不同意見,
心地剛硬的道地表現. 其實, 我們信主後, 也往往不知不覺會有這種毛病, 就像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
自以為離開了埃及, 但心裏剛硬, 常常試探神, 把神的話拋諸腦後(來3:7-8). 所以, 只有真正敬畏神,
把神當神者, 才能袪除剛硬的心. 誠然, 我們並不是誰講話都信, 只有合乎真理, 出於神的, 我們才信,
而且衷心順服, 否則就像猶太人一樣, 犯了心地剛硬的毛病, 拒絕神, 試探神, 那就禍哉禍哉了!
保羅每次在會堂講道, 苦口婆心, 費了那麼多時間心血, 但總有些猶太人, 因心地剛硬作祟,
起初不信, 接著毀謗, 故意斷章取義, 歪曲保羅講的道, 極力破壞, 最後按耐不住, 更惡膽橫生,
要謀害使徒, 狠毒至極. 所以, 保羅在會堂做工越久, 傳道越加迫切時, 猶太人的抗拒逼害也越激烈,
仇視也越深, 誠屬憾事. 但保羅面對橫逆, 從不低頭屈服, 總是盡心盡力, 對抗拒真理的人, 據理辯論,
堅持真理, 曉以大義; 對不明真理的人, 溫柔勸化, 帶領歸主, 真是後世傳道人不可多得的良師典範.
                2. 保羅的態度(19:8b, 9b):
                   (1) 起初放膽(19:8b):
                         起初 "保羅進會堂, 放膽講道." 說來真奇怪, 做壞事不需放膽, 說幹就幹; 背後說人
閒話也不必放膽, 要說就說, 搬是弄非, 不亦樂乎. 唯獨說真理, 講真道, 連大使徒保羅都要放膽, 鼓足
勇氣, 才敢上台開講. 很多人傳福音, 在超市門口發單張, 膽小如鼠, 縮頭縮腦, 像小偷一樣, 專挑老頭
或小孩發送, 堂堂正正傳福音, 又不是做見不得人的壞事, 但總是害怕畏縮, 躇躊不前, 主要是受內外
惡勢力挾制, 明知傳福音是好事, 是拯救世人的重要大事, 還是需要勇敢放膽, 才勉強去做, 考其主要
原因有二: 一來, 世人對真道有自然抗拒心理; 二來, 人的天性, 對神的道有畏懼感. 為克服這些困難,
保羅常教導門徒要誠心禱告, 求神賜膽量, 傳講主道. 譬如, 他教我們這樣禱告: "他們恐嚇我們, 現在
求主鑒察, 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 講你的道;..."(4:29-30), "也為我祈求, 使我得著口才, 能以放膽,
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 並使我照著當盡的本份, 放膽講論."(弗6:19-20). 所以, 保羅在以弗所會堂三個
月中, 定必天天禱告, 求神賜他膽量, 傳講主道, 領人歸主.
                (2) 後來離開(19:9b):
                      保羅在以弗所會堂, 放膽講道, 起初尚稱順利, 後來有些心裏剛硬的猶太人, 起來
無理反對, 毀謗真道, 保羅見勢頭不對, 毅然離開, 也叫門徒要遠離他們, 不再與他們為伍. 他的斷然
果敢決定與行動, 充份表明保羅:
                       i. 英明機智:
                           這些反對他的猶太人, 無理取鬧, 阻撓他在會堂正常的講道工作. 每當他上台
講道, 他們就起來搗亂毀謗, 讓他花很多時間精力, 浪費在不必要的爭辯上. 這些人不是來尋求真理,
而是故意找他話語的毛病, 當作把柄, 攻擊人身, 詆毀真道, 破壞會眾信心. 他機智過人, 一眼就看出
他們的陰謀詭計. 為了把自己精力放在不懂真理和愛慕真理的人身上, 而不浪費在無心追求, 卻激烈
反對真理的猶太人身上. 正是 "不要把聖物給狗, 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 恐怕他踐踏了珍珠,
轉過來咬你們."(太7:6). 所以, 忠心的好牧人必須有智慧帶領羊群, 免得已信的人, 不斷受欺騙迷惑,
糾纏攪擾, 故他斷然離開, 不是為己身安危, 灰心喪志, 乃是為維護羊群, 捍衛主道.
                       ii. 忠心為主:
                           保羅剛來以弗所時, 第一件工作就是發現門徒中有十二個人, 信仰上有問題,
後帶他們到主面前, 蒙恩得救. 若純為自己的名聲利益, 他大可自立教會, 何必到猶太會堂講道, 受盡
屈辱. 他起初在會堂講道, 發現很多追求真理的猶太人, 所以樂意在會堂作工, 且達三個月之久; 後來
發現有很多心地剛硬的猶太人, 故意詆毀搗亂, 形成信與不信的二群人, 彼此不容, 無法再在一起, 為
保護小羊, 好牧人祗好帶領群羊, 遠離惡地, 擇善而居, 所以保羅離開會堂, 絕不是畏懼退卻, 而是轉移
陣地, 另覓新天.
                            保羅忠心事主, 絕不是到處煽風點火攪分裂, 唯我獨尊, 建立自己王國的人. 他離開
會堂, 不是貪生怕死, 乃是為主忠心, 帶領信仰相同的人, 為主建立美好教會, 弘揚主道, 拯救萬民.

        (III) 推喇奴學房辯論(19:9b-10):
                 推喇奴學房是名師推喇奴在以弗所開創的一所有名學府, 很多學者利用這所學府, 發表學術
論文或主張理論, 名噪一時. 保羅離開猶太會堂以後, 走入廣大以弗所社區, 利用這間學房講道, 傳講
主道, 弘揚主名.
                 1. 竭力宣道(19:9b):
                    (1) 時間二年:
                          保羅在推喇奴學房傳道, 為時達二年之久, 不單是在安息日, 而且是天天辯論. 查
當時亞西亞人習俗, 每天工作到上午十一時, 即歇業休息; 因此, 依理推測, 保羅上午織帳棚維生, 下午
即到學房傳講福音, 辯論真理, 天天如此, 為時二年, 不倦不怠, 精神可嘉.
                     (2) 生活艱苦:
                           保羅在以弗所這段期間, 生活過得非常艱苦, "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 我
這兩隻手, 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 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20:33-34), 可見他晝夜辛勤, 靠雙手作工,
不但維持自己生活, 也供應同工需用. 此外, 他一介不取, 自力更生, 從未貪圖別人的金銀衣服, 勤奮
廉潔, 令人萬分敬佩.
                     (3) 工作積極:
                          "你們知道, 自從我到亞西亞的日子以來, 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 服事主凡事
謙卑, 眼中流淚, 又因猶太人的謀害, 經歷試煉. 你們也知道, 凡與你們有益的, 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
的; 或在眾人面前, 或在各人家裏, 我都教導你們."(20:18-20), "所以, 你們應當警醒, 記念我三年之久,
晝夜不住的流淚, 勸戒你們各人."(20:31), "我凡事給你作榜樣, 叫你們知道, 應當這樣勞苦, 扶助軟弱
的人, 又當紀念主耶穌的話, '施比受更為有福,' "(20:35). 所以, 他為主作工, 全然擺上, 把自己的生死
安危, 榮辱成敗, 置之度外, 一心為主, 全心全力傳主的福音. 所以, 他凡事謙卑, 眼中流淚, 不辭辛勞,
不僅在眾人面前, 也在各人家裏, 竭力宣道, 為後世傳道人立下美好典範.
                 2. 大有果效(19:10):
                    (1) 福音廣傳:
                          保羅在推喇奴學房, 竭力宣道二年, 果效卓著, "叫一切住在亞西亞的, 無論是猶太人,
是希利尼人, 都聽見主道." 在地理上, 以弗所地處歐亞中心, 而且係優良的海港, 萬商雲集, 經貿發達.
凡聽過保羅講道的人, 不論是猶太人或希臘人, 很多受到感動, 悔改信主, 於是在當地歸主的, 都成為
以弗所教會的生力軍, 使教會日益興旺壯大; 至於外地來的, 則將福音西傳歐洲, 東進亞洲內陸, 使主
的福音, 遍地開花, 四方廣傳, 光芒四射,大大榮耀主名, 哈利路亞!
                     (2) 同工大增:
                           保羅在以弗所的同工, 除百基拉和亞居拉夫歸和提摩太外, 還增加了下列多人:
                            i. 以都拉 - 以弗所人, 他是 "城內管銀庫的"(羅16:24; 提後4:20). 保羅第三次
宣道快結束前, "打發提摩太、以都拉二人, 往馬其頓去, 自己暫時等在亞西亞."(19:22).
                           ii. 以巴弗 - 歌羅西教會執事, 也是保羅親愛的同工(西1:7, 4:12-13), 與保羅在
羅馬一同坐監(門23).
                          iii. 腓利門夫婦 - 歌羅西教會信徒, 與保羅同工(門1).
                          iv. 阿基布 - 腓利門夫婦之子, 保羅稱他為 "同當兵的" 同工(門2; 西4:17).
                           v. 以弗所教會眾長老.

         (IV) 彰顯神的大能(19:11-20):
                 1. 保羅手行奇事(19:11-12):
                    "神藉保羅的手, 行了些非常的奇事, 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 放在病人身上,
病就退了, 惡鬼也出去了." 這次保羅用手行奇事的效應, 與彼得當日行神蹟奇事後, 有人指望用他的
影子,照在病人身上,得到醫治的效應非常相似(5:15-16). 其實,無論彼得的影子,抑或保羅身上的手巾
或圍裙, 都沒有法力, 不能行神蹟奇事, 重要的是二位使徒都是 "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才能彰顯
神的大能, 醫病趕鬼, 行神蹟奇事. 保羅作工, 熱心迫切, 神乃大大使用他, 故彰顯大能, 證明他是神僕,
大力支持他.
                     由上可見, 有些神蹟奇事, 是神直接藉保羅的手彰顯出來; 有些則間接讓信徒藉保羅的
身上之物如手巾、圍裙等, 彰顯出來. 而信徒用保羅身上的手巾或圍裙醫病趕鬼, 還得靠主耶穌的名.
因保羅不能分身, 親自出馬, 故信徒帶著他的手巾或圍裙, 代表他前往救人, 以增加病人的信心; 故行
神蹟奇事者, 若與主耶穌沒有親密的良好關係, 神蹟肯定不會出現, 不可不察. 在迷信極深的地方, 主
常用特異的方法, 以打破人的迷信. 世上事物, 本身絕無任何能力, 行不出神蹟奇事, 天主教崇拜聖物,
供奉聖人遺物, 完全不合聖經真理; 至於佛教拜佛牙, 也不可取, 同樣是迷信, 我們一定要明察.
                  2. 僭名趕鬼鬧劇(19:13-19):
                      路加把祭司長士基瓦七子僭名趕鬼失敗鬧劇, 緊接安排在保羅衣物能彰顯神蹟之後,
顯然是讓世人知道神大大使用保羅, 但為防止信徒陷入錯誤的聖物迷信中, 他特記下這場鬧劇, 其
目的在警告信徒和世人, 玆分析說明如次:
                      (1) 起因(19:13):
                            神藉保羅按手醫病趕鬼後, 眾人驚奇, "那時, 有幾個遊行各處, 念咒趕鬼的猶大人,
向那被惡鬼附身的人, 擅自稱主耶穌的名, 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 敕令你們出來." 可見這些人, 假藉
保羅, 僭用神名, 企圖趕鬼.
                      (2) 人物(19:14):
                            猶太祭司長士基瓦的七個兒子, 他們竟將猶太教與外邦鬼神, 混在一起, 而且遊行
各處, 施行邪術, 迷惑百姓.
                      (3) 目的:
                            他們的目的無他, 就是斂財, 當時以此手法謀財惑眾的猶太人相當多, "有法術假充
先知的猶太人, 名叫巴耶穌."(13:6), 就是其中之一.
                      (4) 手法:
                            除了原有念咒手法外, 這次見保羅一按手就病得醫治, 鬼立即抱頭鼠竄, 消失無蹤,
非常羨慕崇拜. 反觀他們趕鬼, 要裝神弄鬼, 念半天咒, 費盡精力, 鬼還不一定肯出來; 現見保羅趕鬼
方法, 輕鬆有力, 省時省力, 效果奇佳, 乃起而效尤, 大膽抄襲, 妄想用"奉保羅所傳的耶穌" 趕鬼. 著實
荒唐可笑.
                       (5) 鬧劇(19:15-16):
                             祭司長的七子, 異想天開, 效法其他念咒趕鬼的猶大人, 不知天高地厚, 一同出去
趕鬼斂財, 他們擅自稱主耶穌的名, 同聲高喊, "我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 敕令你們出來!" 還沒喊完,
惡鬼立即反言相譏, "耶穌我認識, 保羅我也知道, 你們算老幾?" 話沒說完, 惡鬼附身的人, 突然猛烈
向他們撲去, 把這七小子狠狠揍一頓, 打得他們頭破血流, 赤身裸體, 倉惶奪門而逃, 狼狽至極!
這場鬧劇, 在鬼國而言, 趕鬼反被鬼趕, 確是令人捧腹鬧劇; 在神國而言, 他們荒唐演出, 卻為保羅
及他深信的道作了非常美好的見證, 成為一場令人鼓舞喜劇. 因保羅所傳的是自己所知、所信、所愛
的真道," 我們原不是傳自己, 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 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 那吩咐光從黑暗
裏照出來的神, 已經照在我們心裏, 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 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林後4:5-6).
從這場鬧劇可知, 鬼有異能, 目銳識人, 誰都不怕, 就怕耶穌和真正信衪而屬衪的人. 所以基督徒
不必怕鬼, 因鬼怕他, 人碰到鬼, 信或不信的人, 身份立即暴露, 若是基督徒,鬼惹不起,掉頭就跑, 不敢
騷擾; 若是不信之人, 麻煩就大了, 惡鬼附身, 沒完沒了. 這是主耶穌聖名的偉大, 不但神僕高舉稱頌,
空中和地底下的魔鬼也照樣稱頌高舉. "所以神將衪升為至高, 又賜給衪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叫一切
在天上的, 在地上的和在地底下的, 因耶穌的名, 無不屈膝, 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 使榮耀歸於父神."
(腓2:9-11).
                       (6) 影響(19:17-19):
                             凡在以弗所居住者, 無綸是猶太人抑希臘人, 對這場鬧劇, 都耳熟能詳, 心中懼怕,
主耶穌的名, 從此尊大, 發生極大的影響力:
                              i. 淨化信徒(19:18):
                                "那已經信的, 多有人來承認訴說自己所行的事." 這場鬧劇讓信徒更進一步
發現, 主耶穌是可敬可畏的, 信了衪, 連鬼都退避三舍, 真正信主的是何等尊榮和安寧, 因此紛紛把
隱藏未顯之罪, 向主認罪悔改, 求主憐憫赦罪, 意想不到, 收淨化信徒, 靈性復興之效.
                              ii. 破除迷信(19:19):
                                  這場鬧劇, 也把所有在信仰上不真、不深、不純的人, 驚醒過來 ,讓他們認識
主耶穌崇高可畏, 尤其許多平日行邪術的, 也覺今是昨非, 向主認罪, 把邪書拿出來, 堆積在眾人面前
焚燬, 以行動破除過去迷信, 焚書價值達五萬塊錢之多, 著實驚人.
                   3. 主道興旺得勝(19:20):
                       因這鬧劇, 使 "主的道大大興旺, 而且得勝." 意義重大:
                       (1) 復興典範:
                              這次鬧劇, 彰顯神的大能, 使主的道在人心中扎根成長; 主的靈使人知罪、認罪、
除罪的行動, 不是被動, 也不是按律法規章要求, 而完全是自動自發, 心靈覺醒促成, 目的不是為自己
得好處, 純係為討主喜悅, 願意真正遵主道去行, 成為歷代信徒靈命復興的典範.
                       (2) 復興可貴:
                             信徒信仰不真誠, 不徹底, 乃非常普通而隱藏的現象, 若非心靈甦醒, 願真心尊主
為大, 按祂心意行事為人, 無人能知, 無人能勸, 他自己也不察不覺, 以致軟弱無能, 隨波逐流, 成為
撒但針對任意攻擊的破口. 因之, 見證無力, 敗壞跌倒, 甚至滅亡. 自古至今, 這種信徒, 在教會中彼彼
皆是, 令人憂心感嘆. 今日教會若真的有復興, 實應效法上述行邪術的, 焚書自清, 把家中淫褻書刊和
黃色影碟, 全數清出, 付諸一炬. 從潔淨自身開始, 進而影響其他信徒, 增進靈命, 復興教會, 充份發揮
光鹽作用, 淨化整個社會, 才能不辱主名, 榮耀主道, 願共勉.

    (V) 銀匠煽起暴動(19:21-41):
          1. 定意宣道計劃(19:21):
             (1) 神的保守安排:
                   保羅在以弗所宣道三年, 大有功效, 正當主道大大興旺, 榮耀得勝之時, 忽萌去意,
要結束這次宣道之旅. 要是常人, 在形勢大好時, 定必戀棧, 捨不得放棄難得建立的功業. 保羅則不然,
在這一片大好時刻, 竟要離去, 諒是神的旨意.
                    保羅這次得勝, 不單是在以弗所, 也在亞細亞全地, 這得勝得來不易, 純係他天天
傳道, 晝夜工作, 不辭辛勞, 不斷流淚, 不僅在眾人面前, 也在各人家中, 全心全力傳福音, 作見證的
成果. 他絲毫不覺疲乏, 也無休息度假念頭, 為傳主道, 還要繼續前行. 他為主做工, 精力充沛, 永無
倦色, 只感工作永做不完, 永難放下. 很多基督徒和傳道人, 都沒這種精神, 唯獨他有, 因為他知道他
所信的是誰, 對基督的道有深刻的了解, 故他以事奉神為榮, 也知世人對救恩的需要, 為愛神愛人, 他
總覺不能輕易放下工作; 此外, 他忘不了神呼召他, 讓他蒙恩得救時賜給他的異象, 要他向外邦人傳
福音, 作外邦人的使徒, 也要為衪的名受苦難, 他願為主忠心, 至死不渝.
希奇的是, 正當保羅想要離開以弗所, 繼續前往其他地方為主作工之時, 突然發生
空前的全城大暴動. 其實他在以弗所作工三年間, 環境險惡, 並不安亭, 天天都在仇敵攻擊中. "我若
當日像尋常人, 在以弗所同野獸戰鬥, 那與我有甚麼益處呢? 若死人不復活, 我們就喫喫喝喝罷,因為
明天要死了."(林前15:32), "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 直等到五旬節, 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 為我
開了, 並且反對的人也多."(林前16:8-9), 可見他在以弗所三年, 天天要與野獸戰鬥, 而且反對的人也
很多, 日子並不平靜, 只是沒有造成風暴. 就在他定意要離開時, 反對勢力突然煽動全城, 釀成空前的
大暴動. 由此可見, 保羅在以弗所三年中, 神天天都在暗中護佑他, 一直到神為他定的時間滿了, 預定
要作的工也完成了, 神才容許這次暴亂發生, 感謝主.
           (2) 定意要去二地:
               "保羅心裏定意經過了馬其頓、亞該亞, 就往耶路撒冷去, 又說, 我到了那裏以後,
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19:21), 可見他定意要去的地方, 是有目的有方向的, 在他的心目中, 有二個
地定意要去:
                  i. 回耶路撒冷(1:21a):
                     耶路撒冷是保羅袓國的首府, 第一大城, 又是他心靈中最愛的聖城. 他過去在
耶路撒冷, 是猶太會堂狂熱份子, 他熱愛他的同胞, 骨肉情深, 是他的最愛. 他為會堂效力, 充當鷹犬,
殘酷逼害基督徒, 使他更受不信猶太人的尊敬推崇. 但自他悔改信主後, 耶京猶太人對他的態度, 急劇
轉變, 視他為叛徒, 恨之入骨, 並千方百計要殺他(9:29), 甚至城中同樣信仰的猶太基督徒, 對他也冷漠
無情, 不斷批評指責. 然而, 他對自己的袓國和同胞的愛心, 絲毫無損, 一點也沒改變, 所以他心中定意,
在各地傳福音之後, 一定要回耶路撒冷向自己心愛的同胞傳福音, 作見證.
                      再則, 耶路撒冷是他信奉敬愛的主釘十字架和復活聖地, 雖然每次他來, 都有
生命危險, 但他熱愛骨肉同胞的心, 讓他得到鼓舞, 毫不畏懼, 縱然危險萬分, 也定意要來. 他曾說過,
"我在基督裏說真話, 並不謊言, 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 給我作見證, 我是大有憂愁, 心裏時常傷痛.
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9:1-3). 所以, 他在外邦, 一有機會,
就進會堂向猶太同胞傳福音, 更何況是在袓國耶路撒冷的骨肉同胞呢.
                       此外, 他這次定意要去耶路撒冷, 不但要向同胞傳福音, 且有實際愛的行動,
用物資幫助自己的骨肉同胞, 因為那時耶路撒冷正逢大饑荒, 百姓饑寒交迫, 嗷嗷待援, 而外邦信徒,
較為富裕,他要藉此機會,教導外邦信徒,以人溺己溺的愛心,用財物睭濟耶路撒冷信徒及窮人. "及至
我來到了, 你們寫信舉薦誰, 我就打發他們, 把你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 若我也該去, 他們可以和
我同去,我要從馬其頓經過,既經過了,就要到你們那裏去."(林前16:3-5); "弟兄們, 我把神賜給馬其頓
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 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 仍有滿足的快樂, 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
他們樂捐的厚恩. 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 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 再三的求我們,
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並且他們所作的, 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 更照神的旨意, 先把自己
獻給主, 又歸附了我們."(林後8:1-5). 所以, 他先差遣提摩太和以都拉前往馬其頓, 教導勸勉外邦信徒
捐款, 以見證在基督裏, 不分猶太人和外邦人, 都成為一家人了; 同時, 也教導耶路撒冷信徒,了解外邦
信徒的愛心, 及主內一家的真義和甘美.
                 ii. 盼訪羅馬城(1:21b):
                     羅馬是羅馬帝國首都, 當日世界第一大城, 也是保羅心中負擔最重之地, 所以
他 "必須往羅馬去看看."(19:21), 他不是貪愛世界, 到羅馬去觀光遊樂, 玩耍一番, 乃因羅馬是當時的
政治中心, 人文萃薈, 播種良田, 他身負為主傳福音大使命, 故定意要去, 深盼能征服這征服整個西方
世界的大都, 果能如願, 福音必能順利深入影響整個西方世界, 這是他內心的期望和秘密, 故對羅馬
情有獨鍾.
                     那時, 他雖未曾去過羅馬, 但他對羅馬城的教會和信徒, 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與認識, 這很可能是透過在以弗所, 從羅馬歸來的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 得到很多有關羅馬教會以及
信徒的資訊. 他在未能親往羅馬探訪前, 就寫信給羅馬教會的信徒, 把他向羅馬城傳福音的迫切心情
和秘密, 毫無保留透露出來, 並告訴他們, 每次想到他們那裏, 都遇到攔阻(羅1:8-13).
            (3) 雙城虧待保羅:
                   保羅心中迫切, 定意要去的二城, 他終於如願去了, 但這二城的人, 寡情薄義, 虧待
保羅, 竟把他送上死亡之路, 令人唏噓傷懷:
                   i. 耶路撒冷:
                      保羅的願望終於成全, 且籌得不少善款, 賙濟耶路撒冷饑荒的災民, 一了他愛
聖城猶太同胞的心願. 但他的骨肉同胞不愛他, 比以前更反對逼害他, 使他挨打, 被控入獄, 交統冶者
治他死罪, 成為他最後一次耶路撒冷死亡之旅.
                  ii. 羅馬:
                      保羅定意去羅馬的願望也終於成全, 但他去的途程, 並不如他 "在禱告之間,
常常懇求, 或者照神的旨意, 終能得平坦的道路, 往你們那裏去."(羅1:10), 而是在鐵鍊捆鎖下, 以囚徒
身份, 歷盡風浪艱辛, 到羅馬去的. 去了之後, 不但入獄監禁, 且最後壯烈殉道, 失去生命. 他多年定意
去羅馬的願望, 雖然成全, 但卻是送命死亡之旅, 真是命途多舛, 令人哀嘆!
                      若保羅在以弗所或其他地方, 繼續傳福音, 為主作工, 不圖他去, 必大有收穫, 果實
豐盈, 無愧於主, 且可安享晚年, 榮耀見主. 但他偏偏向二城死亡之路邁進, 明知艱危, 仍勇往直前, 這
應是主的安排, 讓他踏上榮耀成聖之道, 哈利路亞! 縱觀保羅一生宣道,他在會堂或學房勇敢傳揚主道,
飽受打壓逼害, 影響果效; 一旦淪為囚徒, 反而在獄中, 廣傳主道, 果效豐碩, 影響至深且遠, 最後竟使
羅馬成為福音中心, 達成主升天前交付 "直到地極(羅馬)為我作見證" 的大使命終極目標, 他雖死無憾,
有天上冠冕為他存留, 感謝主!
             2. 暫留亞西亞(19:22):
                 保羅在離以弗所回耶路撒冷前, 先打發提摩太和以都拉二人往馬其頓去, 自己卻暫留
亞西亞, 就在此刻, 風雲變色, 以弗所一個銀匠, 突然煽起暴動, 鬧得滿城風雨, 詳述如后.
             3. 以城暴亂始末(19:23-41):
                (1) 爆發時間(19:23):
                    "那時" 指暴亂爆發時間, 就在保羅於以弗所傳道三年, 使主道大大興旺得勝之時
(19:20), 因之產生二 "動" 現象:
                      i. 福音震動:
                         這次突如其來的暴亂, 震醒人心, 使人的心靈醒悟, 明白真理, 糾正錯誤, 採取
行動, 對付自己, 克制老我, 認罪訴說自己的罪, 清出邪惡書籍, 投火焚毀, 平和安寧, 良善美好.
                     ii. 群眾暴動:
                         人性醜惡, 純為私利, 陷害忠良, 無知盲從, 激發動亂, 製造仇恨, 卑鄙邪惡.
由以上二 "動" 可見, 主道興旺得勝, 世人並非個個欣慰歡迎, 從群眾暴動的本質
觀之, 主道對人的要求嚴格, 不但是內心, 連行為都要徹底改變, 使成新人, 煥然一新; 主道更不認同
宗教都是勸人為善, 殊途同歸之說, 堅持主道乃唯一永生之路, 非常狹窄, 不易進入行走, 所以凡不能
放下自己原有生活方式的人, 必然心中抗拒, 一遇煽動挑唆, 莫不暴跳如雷, 盲目群起反抗. 撒但就是
最善利用這些人, 興風作浪, 以暴力消滅主道, 粉碎真理, 我們要特別警醒, 隨時嚴密防備, 以維主道.
               (2) 暴動首腦(19:24):
                     城中銀匠底米丟是煽起這次暴亂的首腦, 他與當地亞底米神廟有非常密切的生意
往來, 他專門為亞底米神廟製造銀龕, 靠拜偶像為生. 他手藝超群, 在同行中是佼佼者, 頗受敬重, 加以
口才無礙, 能言善道, 有領袖才能, 故在這次暴動中, 能一呼百應, 鼓動風潮, 掀起空前全城暴亂.
               (3) 暴動原因(19:25-27):
                      i. 維護經濟利益(19:25):
                          銀匠底米丟號召同行起來剷除保羅, "我們是依靠這生意發財."(19:25), "我們
的事業被人藐視."(19:27), 以心理戰, 煽起同業的危機意識, 表明他大公無私, 不是為一己私利, 而是
為銀龕同業, 甚至是整個以弗所地區的經濟利益, 大家必須團結起來, 打倒保羅, 消滅他傳的道, "人手
所作的不是神."(19:26), 詆毀羞辱他們敬拜的大女神亞底米, 所以他高舉捍衛宗教, 維護民族自尊和
城市榮譽的光明正義大旗, 以掩護他卑鄙自私, 純為一己私利的動機和目的.
                           從這銀匠以上極具煽動性的號召看來, 此君絕非等閒之輩; 保羅的口才,眾所
週知, 不同凡響, 但他花了整整二年多的時間, 才促成 "福音震動," 而這銀匠的口才得了, 只一次短短
數語, 就立即煽起全城群眾暴動, 真不可等閒視之.
                     ii. 捍衛地方傳統(19:26-27):
                         大女神亞底米是以弗所人最敬仰祟拜的神, 她的廟美侖美奐, 宏偉壯麗, 舉世
知名, 以弗所人莫不引以為傲. 自保羅來以弗所後, 三年之間, 很多人聽過他講的道, 其中不少人悔改
歸主, 不再去拜假神; 但也有很多執迷不悟, 仍舊堅持原有的信仰. 底米丟直指 "這保羅不但在以弗所,
也幾乎在亞西亞全地, 引誘迷惑許多人, 說, 人手所作的不是神, 這是你們所看見, 所聽見的."(19:26),
他矛頭直指保羅, 表示遠近的人都知道保羅這人, 因而號召以弗所和亞西亞各地敬拜亞底米女神的人,
為捍衛女神尊嚴和地方光榮傳統, 一致起來對付保羅. 他這煽情號召, 不知不覺暴露出他們信仰上的
弱點, 就是把大女神亞底米的尊嚴與她的廟, 畫上等號, 戳破她只重視物質, 怕廟被人輕忽, 所信女神
是死的, 要人去保護, 真不可思議; 反觀保羅信奉的神卻不是這樣, 他敬拜的是獨一真神. 倘若保羅在
以弗所傳的不是獨一真神, 也搬個神像來唬弄百姓, 與亞底米共存共榮, 斂財自肥, 說宗教都是一樣,
勸人為善, 殊途同歸, 絕沒有人反對他, 也絕不會引起全城大暴動; 但保羅不是如此, 他毫不留情, 直指
"人手所作的不是神," 並堅持獨一真神, 與他們背道而馳, 格格不入, 因之, 使人誤認他的信仰有問題,
太過狹窄霸道, 孤傲自高, 故意眨低女神, 藐視神廟, 這銀匠乃以捍衛地方光榮傳統為訴求, 號召百姓
上街頭, 打倒保羅, 剷除妖道, 果然得逞, 一呼百應, 風起雲湧, 煽起全城空前暴動!
                 (4) 暴亂經過(19:28-34):
                        i. 凶狠猛烈(19:28-29a):
                           暴亂一開頭就來勢洶洶, 群情激憤, 怒氣填膺, 滿城轟動, 高喊,"大哉, 以弗所人
的亞底米啊!" 可見領導群眾暴動首腦, 魅力過人, 不但鼓動很多人走上街頭, 更把群眾的心牢牢抓住,
並緊緊操縱控制群眾的情緒, 使盲目的群眾, 輕易被有心人利用, 而不自知.
他們最有力最能煽惑人心的訴求, 就是民族文化傳統受到外來挑戰, 使他們的
民族自尊心受到傷害, 無法容忍, 因而失去理智, 走上街頭. 文化傳統乃國家民族群體中, 大多數人的
長久生活模式, 由人對神、對人、對大自然三方面的觀念結合而成的共識, 其中又以神, 即宗教信仰,
最具影響力. 若對此發生錯誤偏差, 將產生不良不健康的文化傳統, 具有遺傳性及極大影響力, 代代
相傳, 積非成是, 不容懷疑, 更難改變. 不幸, 以弗所人的文化傳統就是這樣, 他們一經有心人煽動,
起來捍衛傳統, 打倒福音, 怎能抗拒, 無動於中, 不給他們牽著鼻子跑呢?! 這現象不只在歷史上經常
出現, 時至今日, 比比皆然, 見怪不怪. 唐崇榮牧師前不久作見證, 在不同的文化傳統下, 印尼基督徒
慘遭屠殺, 教會被毀, 神學院被焚, 暴徒原本要殺盡神學院師生, 幸有小門逃生, 得免於難, 感謝主.
                       ii. 聖徒蒙難(19:29b-31):
                           文化傳統與宗教信仰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而且有極強的
說服力, 和極大的感染力. 以弗所這次暴亂, 就看見這種現象, 信徒成為暴民的獵物, 為首的保羅更是
他們的眼中釘, 拔之而後快. 因之, 暴徒四處搜捕他, 但總抓不到, 只捉到他的同工該猶和亞里達古,
一齊擁進戲園. 當日的戲園是羅馬競技唱戲, 人獸博鬥的場所, 也是駭人聽聞, 基督徒餵獅子的地方,
這次他們把聖徒抓進戲園, 其心叵測, 令人捏把冷汗.
                           暴徒全面搜捕信徒之際, 幸保羅不在現場, 未被抓住, 後他獲悉同工被捕, 心中
非常著急, 亟欲進園拯救同工, 表明他在情況如此危急之時, 仍以同工安危為念, 毫不畏懼退縮, 一心
想衝入園中, 說服暴徒, 解救同工. 但他首先被門徒攔阻, 接著 "亞西亞幾位首領, 是保羅的朋友, 打
發人來勸他, 不要冒險到戲園裏去."(19:31), 這些地方首領, 不是信徒, 應是保羅在以弗所宣道三年,
結交的好友, 他們在地方上頗有名望地位, 也聽過保羅講道, 知道他的為人, 由衷敬佩, 他們雖沒信主,
卻不盲從銀匠和他煽動的暴民; 反而同情保羅, 耽心他的安危, 力勸千萬不要進戲園, 免得遇害喪命.
的確, 若保羅不聽勸阻, 貿然入園, 非但救不了同工, 暴民絕不會放過他, 必使他慘死園中無疑. 主僕
作工雖要勇敢, 但切忌暴虎憑河, 逞一時之勇, 應求主賜智慧帶領, 冷靜思考, 盱衡情勢, 慎重行事, 以
化險為夷, 為主珍重. 保羅幾經考慮, 終於接受勸告, 放棄入園救人之念, 得免於難, 真是感謝主.
                      iii. 場面混亂(19:32):
                          "聚集的人, 紛紛亂亂, 有喊叫這個的, 有喊叫那個的, 大半不知道是為甚麼聚集."
(19:32), 可見這群暴民完全是受人煽動唆使, 盲目走上街頭, 不知為何而來. 古今群眾運動,如出一轍,
純受能言善道的野心家煽惑, 任人操縱控制, 作出毫無人性, 極其可怕的暴行, 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就是
如此. 這些以弗所的百姓, 就迷失在銀匠的魔咒中, 失去理性, 漫無目的, 亂成一團, 任野心家指使擺佈,
可憐可嘆!
                      iv. 劃清界限(19:33-34):
                           就在暴動首領抓不到保羅, 上街群眾鬧哄哄, 亂成一團之際, 猶太人突然推出
亞力山大, 出現在暴民面前. 這亞力山大有解經家指出, 就是保羅在提前1:20 和 4:14 所提的那銅匠
亞力山大, 但無有力旁證, 不足採信. 他顯然不是基督徒, 應該是猶太會堂中, 口才犀利, 能言善道者.
這次暴亂, 主要是針對保羅一人, 而保羅是猶太人, 因此急忙推出一位猶太領袖來, 向暴民明白表態,
好與保羅劃清界限, 表明他的所作所為, 與以弗所的猶太人毫無關係, 企圖使這場暴動只是對付保羅
和基督徒, 不要演變成反猶太運動, 殃及他們, 尤有甚者, 他們更向暴徒交心, 與暴民站在同一陣線上,
一致去對付保羅和他的信徒. 此事保羅耿耿於懷, 難怪日後還在書信中把這次經歷寫出, "我若當日像
尋常人, 在以弗所同野獸戰鬥, 那於我有甚麼益處呢?"(林前15:32).
                            猶太人的計謀, 並未得逞, 以弗所人本來就對猶太人印象惡劣, 暴民一見猶太人
出來攪局, 反使他們民族情緒高張, 不容亞力山大再放厥詞, 同聲高嚷, "大哉, 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
響徹雲霄, 達二小時之久. 這場暴亂的瘋狂, 不難想見.
               (5) 暴亂平息(19:35-41):
                      i. 平亂官長(19:35a):
                         以弗所全城動亂, 統治者羅馬政府, 豈能坐視不管, 終於在情勢不可收拾之際,
派一位書記出來平亂, 這書記以今日的官銜看來, 應是總督的秘書長, 官位相當高, 而且經驗豐富老到,
很有魄力, 他一出來, 輕易就把動亂依法迅速平息, 令人敬佩.
                     ii. 平亂方法(19:35b-41):
                        (i) 勇敢冷靜(19:35b):
                             這位羅馬書記, 勇敢冷靜, 大膽親自出現在情緒激昂, 失去理智的暴動
群眾面前, 安撫眾人.
                       (ii) 智慧勸導(19:35c-36):
                             這書記深知這群人, 對以弗所的文化傳統, 熱愛尊崇, 不容貶抑, 乃以智慧,
委婉勸導, 安撫眾人, "以弗所人哪! 誰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 是看守大亞米底的廟, 和從丟斯那裏落下
來的像呢, 這事既是駁不倒的, 你們就當安靜, 不可造次."(19:35c-36), 說得合情合理, 盡是面前群眾
喜歡聽的話, 很快就把群眾的情緒平靜下來.
                      (iii) 依法平亂(19:37-38):
                             此外, 這書記並非一味討好群眾, 安撫他們奏效後, 語調一轉, 立即曉以
大義, "你們把這些人帶來, 他們並沒有偷竊廟中之物, 也沒有謗瀆我們的女神, 若是底米丟和他同行
的人有控告人的事, 自有放告的日子, 也有方伯, 可以彼此對告."(19:37-38), 強調一切活動都要合情
合法, 並指責他們迫害基督徒是不合法的, 尤其在街頭動亂, 戲園騷動, 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最後,
警告他們, 若不立即停止, 將受法律制裁.
                 iii. 暴亂止息(19:39-41):
                      這場空前猛烈的暴亂, 在羅馬書記善用權威, 正確疏導, 合情合理, 依法行事下,
瞬即平息, 並且神也藉著羅馬政府, 把門徒從暴徒手中解救出來. 這位羅馬書記, 智慧過人, 不用武力
鎮壓, 而用和平手段, 迅速公正, 依法平息暴亂, 雖未留名, 亦令人萬分景仰敬佩.
                      這一事件, 在保羅心中留下不可磨滅印象, 故常教導門徒, 要尊重地方政府長官. 並稱他們
是 "神的僕人."(羅13:4; 多3:1-2).
     (VI) 揮別以弗所(20:1a):
            1. 亂平離開:
                在暴亂未發生前, 保羅早已定意要離開工作三年之久, 且大有果效的以弗所, 他計劃
要去馬其頓、亞該亞和羅馬, 正在他要動身時, 突然發生意想不到的空前暴亂, 而且是針對他來的,
幸蒙神保守, 未受傷害, 他沒趁亂藉機外逃保命, 反而留在以弗所, 亂平後才從容離開. 他堅毅沉著,
處變不驚的精神, 真是令人敬佩, 原因是他深愛教會, 在突發可怕的暴亂中, 教會弟兄姊妹心靈上,
難免受到衝擊, 身為神的僕人, 教會領袖, 在驚濤骸浪, 困苦患難中, 他奮勇跟他們站在一起, 與他們
同在, 絕不為了自保, 離棄他們. 保羅實在是個好牧人, 深知 "若是雇工, 不是牧人, 羊也不是他自己的,
他看見狼來, 就撇下羊逃走, 狼抓住羊, 趕散了羊群. 雇工逃走, 因他是雇工, 並不顧念羊."(約10:11-12),
保羅這好牧人, 實在是後世傳道人的最佳典範.
            2. 離前勸勉:
                暴亂平定後, 外面的風暴平息, 保羅還不捨得立即離開, 他要平息信徒因外在風暴引發
的心靈風暴平息後, 才安心揮手離去. 所以, 他在亂定離開前夕, 特請門徒來到他面前, 勸勉一番, 把
神的話諄諄告誡他們後, 才依依不捨, 揮手辭別, 踏上征途, 往馬其頓前進.

                              2014年 4月5日 校核補正 台北 / 2017年 5月28日 二校 台北
                                                    2022年2月17日終校 台北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