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保羅行傳
                                        第八章 第二次宣道之旅(II)

                                                              (參閱附圖三 3.2 / 附表三 )

                                     第四節 傳入歐洲(16:11-18:18)

 I. 馬其頓宣道(16:11-17:15):
     (I) 腓立比事工(16:11-40):
          保羅一行, 在特羅亞見異象後, 順服神的指引, 向馬其頓前進. 他們從特羅亞登船, 渡愛琴
海峽, 在撒摩特喇島一宿, 翌日在尼亞波利登陸後, 進入腓立比, 這是羅馬帝國的駐防城, 軍事重鎮
(詳附圖三 3.2). 保羅在這地區宣道, 引領很多人歸主, 但聖靈只讓路加記下三人得救的經歷, 藉此
顯明宣道工作艱辛不易, 和福音的奇妙大能:
           1. 呂底亞蒙恩(16:12-15):
              (1) 河邊禱告(16:12-13):
                    保羅來到腓立比, 滿以為順從主呼召, 異象中的馬其頓人, 一定會率眾前來列隊
歡迎, 就像哥尼流家的人歡迎彼得一樣. 但他們 "住了幾天," 竟毫無動靜, 相信這幾天保羅正在禱告
等候, 並派人四處去打探, 終於神靈不負有心人, 他們發現河邊有個禱告的地方, 那些人是在安息日
聚會, 顯然是以猶太人為主, 他們在河邊聚會禱告, 或許是為了方便行潔淨之禮. 此情此景, 與異象
所見, 完全不同, 毫不吻合. 儘管如此, 保羅還是主動前往, 展開工作, 向聚會婦女講道.
               (2) 呂女為人(16:14-15, 40):
                     呂底亞乃亞西亞省推雅推喇人, 是位職業婦女, 以販賣紫色布疋為業. 她有宗教
信仰, 素來敬拜神, 有追求心, 家頗富有, 且有影響力.
               (3) 信主經歷(16:15):
                     從呂底亞的出身背景及行事為人, 可知她是素來敬畏神, 追求真理的從商婦女,
在保羅來腓立比之前, 他經常參加河邊禱告聚會, 這次保羅來到她們中間講道, 主特別開導她的心,
要她留心聽保羅講的話, 她頗受感動, 非但自己悔改歸主, 因她很有影響力, 全家都受洗得救, 合家
蒙恩. 為了表示真心信主, 還特別邀請保羅全體, 到她家作客, 給這批為主作工的傳道人安逸居所,
無形中成為歐洲的第一間雛形家庭教會, 也就是日後保羅最感喜樂和最滿意的腓立比教會(腓4:1),
對以後教會的發展, 有極為深入長遠的影響. 保羅作風特別, 很少接受人的供給(20:33-35; 帖前2:9;
帖後3:8), 但他欣然接受腓立比教會的供給支援, 而滿心喜樂, 祝福有美好特色和愛心的教會.
呂底亞蒙恩歸主的經歷, 再次證明, 人雖有虔誠信仰, 美好行為, 但若不認識真神,
接受主耶穌為救主, 在世仍是沒有指望, 活在罪中的失喪人. 埃提阿伯太監、保羅和哥尼流的得救,
充份說明這一不爭的事實.
保羅來此之前, 呂底亞有虔誠宗教信仰, 但不得救; 保羅自己從前也是一樣, 只有
宗教信仰, 而且非常狂熱. 很多人誤認宗教都是一樣, 勸人為善, 無分好壞, 只要熱心就行, 我們如果
認同這種觀點, 就是人云亦云, 不辨是非, 糊塗透頂的基督徒! 別的宗教信徒可以這樣說, 基督徒絕
不可跟著盲目附和, 我們要知道, "除祂以外, 別無拯救, 因為天下人間, 沒有賜下別的名, 我們可以
靠著得救."(4:12). 真正的信仰, 不要只看其外表, 而要看其能否改變人的生命, 這樣對人生才有意義
和價值. 試想若保羅沒有信主, 他頂多不過是猶太教一個狂熱教徒或名律法師, 只此而己, 一生渾渾
噩噩, 人生毫無意義價值可言; 後來蒙神光照, 悔改信主, 跟主發生親密關係, 他的人生才大大改觀,
有永恆不朽的意義價值, 這是聖經一再昭示我們的真理. 再則呂底亞的蒙恩得救, 也證明真心虔誠
尋求神的 人, 主必不輕看, 一定會讓他尋見, 絕不落空.

           2. 鬼附女得救(16:16-24):
               呂底亞合家蒙恩得救後, 保羅和他的同工, 再度 "往那禱告的地方去." 發現一個被鬼
附身使女, 她的奇妙得救經歷如次:
              (1) 身世堪憐(16:16):
                     i. 卑賤女奴(16:16a):
                         這使女是個女奴, 且是好幾個主人的共同奴隸, 她的主人們利用她被鬼附身
的不幸, 讓她身上發出的異能, 作他們的搖錢樹, 大得財利.

                    ii. 巫鬼附身(16:16b):
                         這使女被巫鬼附身, 能行法術, 算命占卜, 極為靈驗, 頗能迷惑市井小民, 為她
的主人們, 日進斗金, 大發利市. 從這使女的身上, 可一窺靈界存在的事實, 在靈界, 有天使也有魔鬼,
但人的肉眼看不見, 而且邪靈活動, 深奧難測, 特殊異能, 確能迷惑人心. 這使女說來可憐, 能為別人
算命, 卻對自己的命運, 一籌莫展; 能為主人賺大錢, 自己卻淪為奴隸, 一貧如洗, 供人役使, 何其不幸.
              (2) 巫鬼活動(16:17):
                    i. 混作同工(16:17a):
                        這使女與保羅相遇後, 其表現令人刮目, 她裝出一付極其熱心追求真理的模樣,
而且一連多日, 跟隨保羅, 天天如此, 一如同工.
                   ii. 呼叫真神(16:17b):
                       (i) 她混入保羅同工行列, 不斷呼叫, 重點有三, 都十分正確:
                      (ii) 對保羅信仰的神 : "至高神"
                     (iii) 對保羅的身份 : "至高神的僕人"
                     (iv) 對保羅的工作 : "傳說救人的道"
                      從人在表面看來, 她真像神差來幫助保羅傳福音的天使, 顯示這使女確有
異能, 以假亂真. 保羅的工作一向是消滅魔鬼作為, 為何這次魔鬼竟破天荒, 主動來幫助他? 其可能
原因如次:
                       (i) 藉此提高她的聲譽, 為主人賺更多的錢.
                      (ii) 討好保羅, 免被識破消滅, 求生存.
                      (iii) 麻醉保羅, 鬆動他的警覺, 使人誤認保羅與魔鬼妥協, 與鬼同途欺世,
                    以為這使女的工作與保羅的工作, 性質相同, 且不衝突, 以期繼續迷惑欺騙世人,
達到破壞真理的目的,用心惡毒, 非常可怕.
                    由上可見, 鬼所說的, 不一定全是謊言, 有時也會說出真理; 鬼也不一定用苦難
打擊主僕, 有時也會以和善友好的姿態, 與主僕合作. 總之, 這是魔鬼慣用伎倆高招, 因鬼傳主比
鬼敵主, 攻勢更加凌厲可怕, 我們要特別警醒防備.
             (3) 趕鬼拯救(16:18):
                   i. 厭煩醒悟(16:18a):
                      魔鬼這招, 確收一時之效, 保羅並沒立即把這使女身上的鬼趕出, 而是 "一連
多日" 後才趕走的, 很可能是鬼在連日活動中, 不慎露出馬腳, 給保羅識破, 事實上, 她一連多日喊叫,
使保羅心中厭煩, 再則在聚會中及公共場所, 不住喊叫, 騷擾群眾及保羅心靈, 使保羅心靈醒悟,靈眼
大開, 看出鬼的活動, 也看見這使女被鬼折磨慘狀, 動了憐憫護道之心, 再也不能容忍下去.
                  ii. 主名趕鬼(16:18b):
                      保羅終於按耐不住, 疾言厲聲對鬼喝道 "我奉耶穌基督的名, 吩咐你從她身上
上出來." 那鬼不敢反抗, 立即跳出來了. 這一趕鬼行動, 充份彰顯保羅信仰和靈性的完美:
                      (i) 偉大信仰:
                           保羅以 "耶穌基督的名," 驅逐污鬼, 拯救被鬼折磨的人, 證明他信仰的
偉大,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無鬼不怕, 無邪不克.
                     (ii) 揭穿魔鬼:
                           附使女身上的污鬼, 不但作出邪惡虛假言行, 尤有甚者, 這鬼以偽裝的
美好言行, 去破壞真正美好的事物, 換言之, 其詭計在以偽真破壞真理, 以虛假迷惑世人, 很易得逞,
非常可怕. 保羅毫不留情, 揭穿魔鬼邪惡詭計, 使原形畢露, 無可遁逃.
                     (iii) 高貴品格:
                            污鬼可以偽真行法術, 欺騙迷惑世人, 但騙不了靈命高超的保羅, 他不
以與污鬼妥協合作之法, 顯示自己是至高神的僕人, 對人傳說救人之道, 而是以真理及行動去趕鬼,
來證明自己是如假包換的至高神僕人, 更進一步以所傳的救人之道, 將這可憐的女奴從污鬼的手中
拯救出來, 保羅品格的高貴, 在於講真理, 行真理和活出真理.
             (4) 主僕受逼(16:19-24):
                    i. 誣陷挑撥(16:19-21):
                       保羅以神的大能, 把附在使女身上的巫鬼趕走, 把她從魔鬼手中平安拯救出來,
原是一樁美事, 豈料竟為保羅和西拉惹來災禍, 因為女奴得救後, 恢復正常,法力盡失,不能再為她的
主人作法謀利, 她的 "主人們見得利的指望沒有了" 財路從此斷絕, 心有不甘, 惱怒萬分, 乃遷怒主僕,
亟圖報服. 他們深知, 保羅趕鬼, 救出可憐女奴, 不再受巫鬼糾纏捆綁, 是件美事, 人人叫好,無法入罪;
所以, 他們不以保羅驅鬼為報復藉口, 而以卑鄙可恥的狡詐手段, 利用人性弱點, 羅織罪名, 陷害主僕,
他們利用權勢, "揪住保羅和西拉, 拉他們到市上去見首領, 又帶到官長面前." 造謠誣陷, 指控"這些人
原是猶太人, 竟騷擾我們的城, 傳我們羅馬人所不可受, 不可行的規矩." 換言之,他們誣告保羅和西拉,
破壞羅馬傳統, 製造社會不安, 這一挑起族群仇恨, 借刀殺人的毒招, 果然奏效, 逼害行動, 隨之而來,
神僕遭殃.
                     ii. 棍打下獄(16:22-24):
                         使女的主人們詭計得逞, 立即掀起巨大風波, 逼害浪潮, 保羅和西拉馬上成為
眾矢之的, 城中首領、官長和百姓, 忘了保羅趕鬼救人美事, 也不給神僕申辯的機會, 不分青紅皂白,
"就一同起來攻擊他們," 首先剝了他們的衣服, 當眾羞辱, 這事在保羅心中留下難忘的傷痛(帖前2:2),
接著, "用棍打, 打了許多棍." 嚴重傷害保羅的身體(林後11:25; 徒16:33), 尤有甚者, 官府把他們當作
飛簷走壁, 殺人放火的江洋大盜, 可能是保羅能趕鬼有異能的緣故, 官長就 "將他們下在監裏, 囑咐
禁卒, 嚴緊看守, 禁卒領了這樣的命, 就把他們下在內監裏, 兩腳上了木狗." 真是禍不單行!
               (5) 可悲教訓:
                     保羅這次在腓立比宣道之旅的痛苦經歷, 顯示一個可悲的事實, 世人犯罪離棄神
的結果, 莫不淪為魔鬼奴僕, 供其役使, 而不自知, 就如利用無知的人, 像那可憐使女, 去做混淆真道
的工作; 同時, 也利用自私自利, 權慾薰心之徒, 如女奴主人和首領、官長與百姓, 去作打擊真道的
工具. 這些人為了私利, 不顧真理, 不敬畏神, 甘心情願被魔鬼利用驅使, 成為福音巨大頑強的仇敵,
可憐可悲!
                        再則, 從保羅這次經歷, 也可以看到很多基督徒, 他們深知傳福音困難重重, 甚至
會帶來打擊災難, 危害生命; 因此, 力求自保, 獨善其身, 能躲就躲, 視為偷安秘訣, 自以為得計, 沾沾
自喜, 這種羞辱主名的心態, 大大要不得. 反觀使徒保羅, 他為了主的福音, 願付出一切代價, 拋頭顱,
灑熱血, 在所不惜, 明知前路艱難崎嶇, 亦信心滿滿, 不灰心喪志, 勇往直前, 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效法.

            3. 獄卒奇得救(16:25-34):
               (1) 奇特囚犯(16:25):
                     保羅和西拉因為行趕鬼救人的大奇事, 竟惹禍上身, 受誣遭逼, 被打得遍體鱗傷,
視為重犯, 腳鐐手銬, 關入深監, 驟逢巨變, 他們沒灰心喪志, 痛苦呻吟, 反而鎮定自若, 在獄中禱告,
向神求助, 也為自己壯膽增能, 好繼續為主打美好的仗. 更難得的是, 他們雖在獄中, 還能喜樂如常,
唱詩讚美神. 試想, 他們當初改變行程來腓立比宣道, 完全是因神賜異象, 讓他們看見一個馬其頓人,
哀求保羅過馬其頓來幫助他們, 但來到馬其頓後, 未見馬其頓人列隊歡迎, 反遭馬其頓人毒打一頓
羞辱後, 關入大牢, 受到如此重大逼害打擊, 他們怎能還有心情向神唱詩讚美? 若進一步探討, 不難
發現這二位遇難神僕, 他們之所以能喜樂如常, 毫不氣餒, 乃因親見他們在腓立比工作有果效, 沒有
落空. 首先, 他們帶領了一位居住馬其頓的猶太婦女呂底亞和他全家, 受洗歸主; 此外, 更奉主名把
附在一個馬其頓婦女身上的巫鬼趕走, 使她得救, 這是保羅第一次與外邦邪靈交鋒, 旗開得勝, 內心
怎能不歡喜快樂, 感謝神恩, 向神唱詩讚美呢! 這就是他們能以心靈喜樂, 戰勝肉體痛苦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 一個憑信心生活的人, 其靈命是何等高超, 堪稱"世界不配有的人"(來11:38), 他們充滿信心
感恩的嘹亮歌聲, 扣人心弦, 令獄中 "眾囚犯也側耳而聽."
              (2) 奇特地震(16:26):
                    保羅和西拉的歌聲, 帶來奇特的地震, 來得突然, 地大震動, 全地動搖, 但牢房卻
末倒塌, 只是 "監門立刻全開, 眾囚犯的鎖鍊也都鬆開了." 這奇特的大地震, 在人看來是大自然現象,
但發生在保羅和西拉向神禱告讚美之時, 顯然是神對他們呼求的回應, 向外邦人彰顯他們所信之神
的奇妙作為; 更妙的是, 監門大開, 鎖鍊脫落, 但沒有一個囚犯趁亂逃獄!
               (3) 奇特得救(16:27-34):
                      i. 初欲自殺(16:27):
                         (i) 無神悲哀:
                              突來地震, 把守監獄卒震醒, "看見監門全開, 以為囚徒己經逃走." 這還
了得! 依羅馬法律, 獄卒疏忽職守, 讓囚徒逃脫, 處死不貸, 獄卒自忖一旦被上級查察, 必死無疑, 驚恐
之餘, "就拔刀要自殺." 以了餘生, 這充份暴露無神信仰之人的悲哀.
                         (ii) 生命寶貴:
                               這獄卒只怕人的刑罰, 不怕神的刑罰; 只怕今生痛苦, 不怕永遠痛苦. 他
活著沒指望, 死後更是永遠沒指望, 因他不知生命靈魂的寶貴. 這是世人犯罪墮落後, 不認識真神的
普遍現象, 可憐亦復可悲.
                     ii. 喜出望外(16:28-30):
                         (i) 保住生命(16:28):
                              正在獄卒畏罪, 想拔刀自盡千鈞一髮之際, "保羅大聲呼叫說, 不要傷害
自己, 我們都在這裏." 沒有逃跑. 這一呼叫, 不但獄卒保往生命, 還得永生, 他真是有福的人, 被自己
囚禁的人救回寶貴的生命. 這是多麼希奇的囚犯, 多麼希奇的拯救! 保羅因行好事被囚, 在監中喜樂
如常, 地震後更能愛仇敵, 救獄卒, 何等奇妙, 感謝神.
                         (ii) 靈魂醒悟(16:29-30):
                               獄卒經保羅呼喝, 停止自殺愚行, 保住生命, 靈魂醒悟, 突對保羅和西拉
十分敬畏, 戰戰兢兢俯伏在他們面前, 並尊稱他們為先生. 這獄卒對自己的罪醒覺後, 不但謝他們救
命之恩, 更提出有關信仰問題, 這是他過去漠不關心, 不聞不問的事, 現良知突醒, 對將來神的審判,
再也不敢等閒視之, 乃領二人出來, 謙卑問道: "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 這個反應一如當日五旬節,
猶太人聽了彼得講道後的反應, "我們當怎樣行?" 可見人的靈魂一旦甦醒, 就會追求真理, 尋找真神.
                     iii. 合家得救(16:31-34):
                           這羅馬獄卒, 不但一人得救, 而且全家都得救. 他的家人應是在獄卒把保羅和
西拉帶出監獄, 回到自己家中, 為他們療傷止痛, 並款宴他們時, 保羅趁機會向其全家傳講主的福音,
令他們大大感動, 全家同時受洗歸主, 感謝主.
這羅馬獄卒的靈魂, 何以突然甦醒? 值得探討, 他對被鬼附身女奴的改變與
得救, 必有所聞, 且印象深刻; 奇特地震, 令他萬分震撼; 主僕獄中奇特的平靜喜樂表現, 和保羅及時
勸阻, 救他一命, 並明白告訴他: "當信主耶穌, 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16:31), 字字入耳, 使他扎心,
突感今是昨非, 要尋求神, 以免失喪沉淪, 於是合家聽保羅講道後, 立即採取下列行動:
                           (i) 流露愛心(16:33a, 34a):
                                他把保羅和西拉帶出監獄, 回到自己家中, 為他們療傷止痛, 並款宴
他們, 充份流露對他們的愛心.
                          (ii) 公開信仰(16:33b):
當夜 "他和屬乎他的人, 立時都受了洗." 公開合家新的信仰.
                          (iii) 合家喜樂(16:34b):
                                "他和全家, 因為信了神, 都很喜樂."
這獄卒整個歸主過程, 與呂底亞的經歷相似, 這羅馬獄卒歸主後, 判若二人. 足證福音
真是神的大能, 先顯明在傳福音的人身上, 再顯明在信福音的人身上, 清清楚楚, 毫不含糊.
                (4) 重獲自由(16:35-40):
                       i. 官府擬喑釋(16:35-36):
這次保羅和西拉未經審問, 不分青紅皂白, 就遭官府羞辱 棍打和監禁, 希奇
的是, 只關了一夜, 天甫亮, "官長打發差役來說, 釋放那兩個人罷." 這突而其來, 不經審判, 即行宣告
他們無罪釋放的命令, 跟先前不加審問即棍打監禁主僕的暴行, 一樣草率荒唐. 這些無法非為的羅馬
官長, 他們何以有如此奇特的轉變? 其原因有二:
                          (i) 發覺失職:
                               經一夜深思, 這些官長自覺草率魯莽, 未依法行事, 逼害良民, 有虧職守,
為免事態擴大, 趕緊釋放, 期不了了之.
                         (ii) 震醒良知:
                               羅馬官長得悉夜間地震, 監中發生奇事, 震醒他們的良知, 知道保羅和
西拉無辜受難, 亟欲釋放, 免受良心譴責, 但他們仍放不下官架子, 語氣還是十分高傲, "釋放那兩個
人罷." 對自己枉法失職, 施暴無辜, 未表歉疚, 毫無悔意.
                     ii. 主僕嚴抗議(16:37):
                         當獄卒傳達釋放令, 請保羅和西拉 "平平安安的去罷." 時, 保羅抓住此刻,
亮出羅馬公民身份, 對羅馬官長提出嚴重抗議:
                         (i) 非法毆打監禁:
                              依當時羅馬法律, 公民未經審訊, 不得拘禁, 無論有罪無罪, 不得棍打.
因此抗議他們非法拘禁, 非法打人.
                        (ii) 非法暗中釋放:
                               抗議官長未依法開釋, 暗中攆走他們, 掩飾罪行, 於法不合, 難以接受.
保羅深思熟慮, 處事圓到, 絕不得理不饒人, 他只強烈抗議, 卻不控告羅馬政府
官長失職, 逼害良民, 以示報復, 乃是為達下列二目的:
                               a. 教訓官府 - 以後不可再妄顧法律, 逼害無辜良民, 以免再犯同樣
錯誤.
                               b. 榮耀聖工 - 冤屈必須平反, 以恢復清白名聲, 絕不容官府任意無理
逼害打壓, 以利日後在羅馬帝國各地傳福音, 作見證, 榮耀聖工.
                    iii. 光榮出監獄(16:38-39):
                         經保羅強烈抗議之後, 差役回稟, 官長始知保羅係羅馬公民, 自知理虧, 枉法
失職, 鑄下大錯, 事態嚴重, 不覺心中害怕, 二話不說, 立刻聽從被自己無辜拘禁囚徒請求, 放下身段,
息事寧人, 親往勸慰, 並領二主僕出來, 以結此案.
                     iv. 聖徒重歡聚(16:40):
                          羅馬官長顯然知道保羅帶領的宣道團隊, 在城中樹敵頗多, 為了免重滋事端,
再生衝突, 乃請保羅等人, 離城他去. 保羅也願離開, 不是怕事, 而是要繼續前行宣道, 但在離腓立比,
前, 仍記掛前不久引領信主的呂底亞和其他信徒, 於是離城前, 再次前往探訪. 相信那時呂底亞的家
已成為教會聚會之所. 可見初期教會信徒的凝聚力非常強, 信主之後, 都常聚一處(2:44), 同過教會
生活. 耶路撒冷信徒如此, 腓立比信徒也是一樣. 保羅在呂底亞家中, "見了弟兄們, 勸慰他們一番"後,
才踏上征途, 離開腓立比, 結束第一站宣道之旅.

       (II) 帖撒羅尼迦事工(17:1-10a):
              1. 行程簡述(17:1):
                  保羅和西拉離腓立比後, 經傍湖瀕海, 景色優美的暗妃波里, 續西南行抵亞波羅尼亞,
再西行抵帖撒羅尼迦, 這是個優良海港, 人口眾多, 商貿鼎盛, 係當日富有大城, 亦為馬其頓第二重鎮,
羅馬行政長官駐驆地, 因係興盛商港, 有不少猶太居民, 故有會堂.
              2. 傳揚福音(17:2-4):
                 (1) 心情處境:
                       保羅在腓立比宣道, 突遭橫逆, 棍打入獄, 被逼停止離境, 而今來到帖撒羅尼迦,
他的心情處境, 可從帖前2:2 "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 這是你們知道的, 然而還是靠我們的神,
放開膽量, 在大爭戰中, 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 可見一斑. 保羅跟我們一樣都是凡人, 遇打擊會沮喪,
碰到困難會退縮, 所以他需要神賜他膽量能力, 去克服內心恐懼和外在困難, 故他來此前內心經過
一番大戰. 來到以後, 除安息日外, 他"辛苦勞碌, 晝夜工作, 傳神的福音給你們."(帖前2:9), 可見他傳
福音, 一介不取, 為生活需要, 辛勤工作, 自力更生, 真是個了不起的傳道人.
                  (2) 時間地點(17:2a):
                        帖城正好有猶太會堂, 按他一貫的規矩, 都會利用猶太會堂, 傳講福音, 一來他愛
自己的同胞, 先把福音傳給自己人; 再尋找追求真理的外邦人, 這可說是他一箭雙鵰的策略, 於是他
一連三個安息日, 都在猶太會堂傳福音.
                   (3) 見證基督(17:2b-3):
                          i. 權威依據(17:2b):
                             保羅"本著聖經," 作為權威依據和理論根基, 傳揚耶穌基督. 他雖有行神蹟的
超自然的能力, 叫人相信, 但他要人把信心建立在聖經和神的啟示上. 若偏離聖經, 以超自然的能力,
使人相信, 則其信心不會穩固, 也非正道, 試想其他宗教也會以靈界超自然手法, 迷惑人心, 但他們
沒有真理, 站立不住. 所以, 保羅一向本著聖經講道, 要人信神的話, 不要信人的話.
                          ii. 見證方式(17:2c):
                              在會堂中, 大多數是猶太人, 他們深諳律法, 熟悉聖經, 所以保羅以辯論方式,
見證基督, 辯論不爭論, 也不意氣用事, 而是客觀的探討, 以真理服人. 就辯論言, 對認識真理的一方,
是相當痛苦難受的; 對不認識真理的一方, 自知無理, 反而不在乎. 很多人對福音, 明知是真理, 就是
不肯信, 且常對傳道人說, "就算你有理, 我就是不信, 其奈我何!" 真氣煞人也!.
三個安息日, 保羅連續在會堂辯論, 對他來說, 應是心情沉重, 絕不好受. 他
一心一意, 誠誠懇懇, 盼望這些猶太同胞, 能夠相信耶穌基督, 聖經明明可信, 猶太人就是不信, 還要
歪理說盡, 跟他死辯, 這種痛苦應比受無理逼害還難受, 棍打只是皮肉之痛, 死拗真理, 卻是心靈之痛.
他若是沒蒙恩悔改, 還是當年逼害基督徒的掃羅, 對這些不講理的猶太人, 定必暴跳如雷, 拳腳相向,
把他們痛揍一頓, 以洩心頭之恨; 感謝主, 他現在是脫胎換骨的使徒保羅, 不必動粗, 因有足夠的耐心,
"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 用愛心去傳主的福音.
                         iii. 見證重點(17:3):
                              保羅本著聖經, 明白告訴他們, "我所傳與你們的這位耶穌, 就是基督." 衪是
根據聖經教導猶太人, 聖經真正啟示的彌賽亞, 不是世俗觀念中, 榮耀降臨的彌賽亞, 而是'必須受害'
(賽53:1-12), 從死裏復活(詩16:10)" 的彌賽亞. 期將猶太人對彌賽亞錯誤的觀念糾正過來, 這樣一位
舊約預言的彌賽亞, 就是他所傳的耶穌, 就是基督.
我們信的這位耶穌, 不是歷史上偶然出現的人物, 而是神自己命定, 賜給世人
的救主. 為使人對衪有信心, 神早在衪降世以前, 就在舊約中預先說明. 世上有那一個人, 在未到世上
之前, 就把衪說得一清二楚, 且經得起考驗, 完全吻合? 沒有, 一個也沒有, 只有耶穌基督. 所以, 耶穌
基督是神賜給世人的救主, 絕對完美, 唯一可信, 絕對可信, 這就是保羅見證辯論的重點.
                  (4) 宣道果效(17:4):
                        這次保羅在猶太會堂以辯論的方式宣道, 收到果效, 有些猶太人聽了保羅的規勸,
信了主, 加入宣道行列; 外邦人中, 也有許多敬虔的希利尼人和尊貴的婦女歸主. 他們渴慕真道, 順服
真理, 儘管出身背景, 民族文化不同, 他們一信主, 所有隔閡障礙, 完全消失, 這絕不是憑他們的意願
可以做到的, 而是靠聖靈無形工作, 很自然地把他們的心態改變過來, 真不簡單!
                         基督徒真正重生後, 他與基督關係的大改變, 是神蹟, 不是常人可以促成的. 試想,
世人要成好友, 定要經過深交, 故時間是重要的因素; 而基督徒一旦真信主, 立即與神一見如故, 不再
陌生, 彼此關係很快就趨密切. 因此, 對外邦人言, 過去的背景文化, 不再是困難攔阻, 自古以來, 就是
如此, 正常基督徒的經驗也應是這樣.
               3. 招來逼害(17:5-10a):
                  (1) 逼害狂徒(17:5a):
                        這次逼害, 由不信的猶太人發動, 他們都是會堂中虔誠的猶太人, 跟保羅曾為真理
激烈爭辯過, 也與那些聽保羅講道信主的猶太人一同聚會過. 因保羅使很多敬虔的希利尼人和貴婦
悔改歸主, 心裏嫉妒, 所以要把保羅和西拉除掉, 嫉妒真是可怕!
                  (2) 逼害行動(17:5b-9):
                         i. 流氓聯手(17:5b-6a):
                            查帖城游手好閒的人很多(帖後3:10-13), 往往淪為市井流氓, 橫行街坊, 危害
社會, 這些滿懷嫉妒猶太人, 平日道貌岸然, 看不起他們, 今為打擊保羅和西拉, 竟紆尊降貴, 跟流氓
聯手, "搭夥成群,聳動合城的人,闖入耶孫的家,要將保羅和西拉帶到百姓那裏." 他們用心狠毒, 不是
將主僕抓送官府, 而是帶到百姓的面前, 利用流氓把他倆毒打一頓. 幸二人不在, 乃遷怒耶孫及幾位
弟兄身上, 把他們拉到地方官那裏, 交官府懲治, 好誘捉二聖徒.
                        ii. 羅織罪名(17:6b-7):
                            到了官府, 暴徒瘋狂喊叫, 指控主僕下列二大罪狀:
                            (i) 攪亂天下(17:6b):
                                 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 保羅在腓立比挨棍入獄, 被逐出境的事, 很快
就傳入這群暴徒耳中, 他們不分是非黑白, 把好事當壞事, 好人變壞人, 竟指控保羅和西拉, 到處製造
動亂, 給他們加上莫須有的攪亂天下罪名, 事實上, 這群暴徒才真正是社會亂源.
                            (ii) 推翻該撒(17:7):
                                  他們更加狠毒, 竟誣控 "這些人都違背該撒的命令, 說另有一個王耶穌."
亟欲藉此挑起羅馬公民的愛國情緒和民族意識, 又可逼使地方官員, 不敢坐視不管, 非出面鎮壓不可,
這項罪名, 非同小可, 把傳福音活動, 視作推翻該撒的反革命運動, 非置二聖徒於死地不可, 狠毒至極.
其實, 保羅傳道, 一向非常謹慎, 儘量避免觸犯當日掌權統治者羅馬帝國,
他從不說耶穌是王, 只傳講耶穌是救主. 此外, 從他寫給外邦信徒的書信可見, 他很少用 "天國" 一詞,
生怕被人扭曲誤解. 他常用教會之主和萬有之主, 尊稱主耶穌, 以免落人口實, 惹來殺身之禍. 今會堂
中不信的猶太人, 以保羅傳"另有一個王," 大加扭曲撻伐, 他深恨這些人在信仰上, 天天誦讀自認最愛
的聖經, 但拒絕接受耶穌為真正彌賽亞; 在政治上, 愛他們深惡痛絕的羅馬統治者; 在歷史上, 想重演
主耶穌被猶太人釘十字架的悲劇. 這就是那些不信猶太人的猙獰面目.
事實上, 保羅很重視主為永遠之王的真理(提前1:17, 6:15-16), 他之所以
少提天國, 耶穌是王, 而著重主耶穌的救恩, 並非不傳, 乃是顧及信徒和聽眾處境, 及當日羅馬政府的
反感誤解. 保羅傳的是與世俗不一樣的王, 世上的王, 以霸道威權統治人; 他傳的王, 公義仁愛, 謙卑
救人, 彰顯真理, 服事萬民的王; 現今在人心中作王, 使人得福, 並福及四圍的人. 然而世人可憐, 竟被
魔鬼弄瞎了心眼, 拒絕祂, 殺害衪, 不讓基督的榮耀光照他們, 可憐亦復可悲, 令人扼腕.
不信的猶太人羅織罪名, 誣陷聖徒的卑鄙手法, 果然見效, 世人一聽就信,
立即"搭夥成群, 聳動合城的人" 響應, 展開瘋狂逼害行動. 這種手法, 古時有效, 今日亦然, 歷代反對
福音的人或統治者, 樂此不疲, 最明顯的是, 基督徒往往被誣指為 "披著宗教外衣的反革命份子." 或
"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打手"等, 加以殘酷的整肅鎮壓, 視為當然, 毫無愧色, 徒喚奈何!
                       iii. 秘密脫險(17:8-10a):
                            暴徒誣控保羅和西拉二大罪狀後, 原要捉拿二人到群眾中羞辱懲處, 幸蒙神
保守, 事先聞風躲避, 未能得手, 乃遷怒管會堂的耶孫, 因他接待二聖徒, 這是他信主後, 惹上的麻煩.
暴徒撲空, 心有未甘, 立即把耶孫和幾個弟兄, 作替罪羔羊, 捉拿送官. 地方人士及長官聽了暴徒對
保羅和西拉的二項嚴重指控, "就驚慌了." 所幸耶孫等人, 不是當事人, 沒有犯罪, 乃准他們出具保狀,
就地釋放, 不敢再追究下去, 以免事態擴大, 收不了場. 表面看來, 這場風波總算平息, 實際上, 帖城
新信徒, 保羅走後, 仍大受逼害(帖前2:14, 3:1-4).
最後, 弟兄們隨即趁黑夜, 秘密把保羅和西拉安全送到鄰近的庇哩亞, 順利
脫險, 感謝主.
                        iv. 美好教訓:
                            (i) 信徒榜樣:
                                 保羅在帖城宣道, 雖受逼遇險, 不盡順利, 但結下非常美好的果子(帖前
1:2-8), 信徒靈命高尚, 兼具信望愛三美德, 他們信主後, 立即付上與保羅一樣受逼害的代價, 在本地
傳福音受到自己同胞的無情打擊與逼害, 一如保羅被猶太人逼害; 外邦人也被外邦人逼害, 但他們
信心非常堅固不移, 忠心為主作工, 使福音順利從帖城傳出去, 他們成為馬其頓及亞該亞所有信主之
人的榜樣(帖前1:7), 在在顯示神的大工, 在聖靈帶領下, 做得多麼成功美好, 任何邪惡勢力, 卑劣手段
都擋不住.
                            (ii) 宣道榜樣:
                                  每當神的聖工有進展結果子的時侯, 魔鬼就會出來, 狠毒攻擊. 人的弱點
充份暴露, 易信謊言, 且快速傳播謊言. 保羅宣道, 經常遇到這樣的攔阻和困難, 但他高舉基督, 交託
真神, 因事奉神而喜樂, 永不灰心喪志, 畏懼退縮, 為後世傳道人立下美好榜樣, 就像這次在腓立比
受棍打監禁, 在帖城又受誣被追拿, 但他對神賜馬其頓異象, 仍信心滿滿, 毫不懷疑, 繼續前行, 主要
是他深知他傳的就是他們所信的基督耶穌, 衪為世人的罪, 受苦流血, 死裏復活, 升天得榮耀, 是人類
唯一救主. 所以, 他不顧一切, 願付代價為他所信的主, 作美好的見證, 他常說: "我受苦難, 傳揚福音,
不以為恥, 因為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 足見他屢受打擊傷害, 絕不氣餒傷心, 仍勇往直前, 原因是他
要討神喜悅, 不辜負神的託付; 再則, 他愛信徒, 就像母親愛自己的孩子, 不但心甘情願受苦, 連性命
都可擺上. 他的偉大精神, 實在值得後世傳道人, 好好學習.

       (III) 庇哩亞事工(17:10b-15):
                庇哩亞係帖撒羅尼迦西南約50哩一小城, 屬羅馬帝國馬其頓省第三區. 保羅宣道事工如次:
                1. 會堂宣道(17:10b):
                    神的僕人走到那裹, 就把福音帶到那裹, 他們雖被貼上駭人標籤 "攪亂天下的人來了!"
事實上, 傳道的人不是隨處搗亂, 使天下大亂, 他們是在撥亂反正, 把世人從黑暗帶入光明.
這次保羅是逃難來到庇哩亞, 一般人一定會找個安全地方喘口氣, 休養生息, 審情度勢
再說. 保羅不是這樣, 他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二人到了, 就進入猶太人會堂." 從他最近的幾次
經歷看來, 會堂裏的人固然有很多信了主, 但最反對逼害他的也是會堂中人. 保羅似乎沒有記取過去
的教訓, 一來到庇哩亞, 還是進入會堂, 不怕來到一向找他麻煩的猶太人中間, 這充份表明他大無畏
的精神, 儘管地方變了, 但工作不變, 熱情也不變. 更難得的是, 他宣道的痛苦經歷, 並沒使他心靈上
受到任何創傷; 也沒嚇阻他繼續前行; 沒任何勞苦能使他睏盹疲倦; 沒任何危難能使他畏縮恐懼; 也
沒任何失敗能使他灰心喪膽, 他這種了不起服事主的心態, 乃因為他知道他所信的是誰, 他所信的主
不是平凡的人, 而是萬王之王, 萬主之主, 並且是捨命愛人的救主, 只要知道所信的這位耶穌, 就會在
人的心靈產生三種巨大力量, 那就是: 活潑的信心, 熱烈的愛心, 和堅定的盼望, 使人不灰心, 不喪膽,
不後退. 唯有主能賜給我們這三股力量, 因主是可信的, 是我們永遠的盼望, 愛祂的永不落空.
                2. 難得聽眾(17:11-12):
                   (2) 虛心受道(17:11):
                        "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 這是針對二地會堂中的人說的, 路加給庇哩亞人
的評價很高, 原因有二:
                          i. 甘心領受這道:
                             他們是一群品格高尚, 心胸寬廣, 彬彬有禮, 愛慕真道, 沒有抗拒, 知道真理,
就甘心領受; 不像帖城人, 明知是真理, 還要跟保羅辯論, 縱使聽後信了的, 也只是 "附從," 非常勉強
跟隨保羅和西拉.
                          ii. 天天考查聖經:
                               他們信後, 就天天考查聖經, 不斷深入了解, 增加新知, 目的是要探討這道,
是與不是, 絕非盲目追求, 換言之, 就是追求真理, 真理不怕探索, 探索真理的人, 神一定會讓他得到
真理, 絕不落空. 所以, 他們的信心是建立在神的話上, 而不是在自己愛惡或神蹟奇事上. 他們仔細
聽, 認真讀, 用心想, 非常追求. 帖城的人似乎不是這樣, 差了一著.
路加深入的觀察, 客觀的評語, 確是事實, 並無偏袒.
                    (2) 美好果效(17:12):
                          會堂中有猶太人, 也有外邦人. 聽道後, "他們中間多有相信的." 似係指猶太人; 至
於外邦人, 則明言 "又有希利尼尊貴的婦女, 男子也不少." 總之, 這次信的人很多, 而且素質很高, 可 P166
見真理不怕探索, 探索必得美果, 像保羅這樣傳聖經真理的主僕, 決不徒勞, 必定豐收.
                3. 受逼離境(17:13-15):
                    帖城不信的猶太人, 想不到竟成了保羅的死對頭, 他們 "知道保羅又在庇哩亞傳講神
的道." 保羅熱心傳道, 也讓他們嫉妒不安. 傳福音的熱心, 反對神的更熱心. 不幸, 像保羅熱心傳道
的人, 鳳毛麟角, 少得可憐; 但像不信猶太人, 狂熱敵擋神的, 卻到處都是, 而且成群結隊, 聲勢浩大.
這次他們又聞風趕到庇哩亞, 重施故技, "聳動攪擾眾人," 再度奏效, 沒聽過福音的人, 幾乎都受到
影響, 在他們的挑唆號召下, 紛紛參加逼害神僕行列, 聲勢實在浩大. 弟兄們見來勢洶洶, 情況危急,
立即掩護保羅到海邊, 候船到雅典去, 連西拉和提摩太都來不及帶走同行, 仍留庇哩亞, 事態嚴重,
可見一斑.
                     這批庇哩亞剛信主的弟兄, 真是難得, 一信主就與神僕關係如此親密, 他們不怕敵人
的打壓逼害, 願意勇敢承受保羅的苦難, 不但在千鈞一髮中把他救出, 並全面掩護, 把他送到安全的
地方雅典. 這段經歷, 路加落墨不多, 但讓我們看見初期教會多麼完美, 信主之後, 信徒之間的關係,
多麼親密美好.
                      保羅安抵雅典後, 命護送的人回到庇哩亞, 立即叫西拉和提摩太趕緊來雅典歸隊. 保羅
作聖工, 雖幹練有力, 但他需要同工, 不是單幹, 尤其他需要代禱同工, 也需同做聖工的人, 即使青年
後輩, 他也急切需要他們, 一天也少不了他們.

 II. 亞該亞宣道(17:16-18:17):
     (I) 雅典事工(17:16-34):
           1. 地理位置:
               雅典位於希臘半島南端, 自古即係希臘名城, 曾是希臘帝國的政治 文化和宗教中心.
羅馬帝國時代, 屬亞該亞省, 該省首府為哥林多, 但雅典仍是全帝國的文化中心, 大學名城和知識
份子雲集之地, 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及柏拉圖等, 都出自本城. 自古以來即保持優良哲學藝術傳統,
亦係古代神話發祥地, 所以宗教色彩非常濃厚, 現仍是世人公認名城之一.
           2. 偶像驚心(17:16-17):
               雅典是保羅開始宣道以來, 所到最負盛名的大城. 他被逼匆匆來到雅典, 對這一世界
名城, 定有一番憧憬, 內心興奮, 不言可喻. 豈料放眼一看, 竟 "見滿城都是偶像, 就心裏著急."(17:16),
他來自大數城, 在那裏求學受教, 對希臘哲學, 毫不陌生, 今親身來到雅典, 看到的不是宏偉壯觀或
美侖美奐的藝術精品, 而出乎意外, 看見滿城都是偶像, 讓他看透雅典人心靈的虛空苦悶; 表面學術
興盛, 滿腔探討宗教的熱忱, 也只不過是說說聽聽而已, 令他大失所望, 因而寢食難安, 心裏著急.
            3. 二派爭論(17:18):
                在雅典, 保羅面對的傳道對象, 非常複雜, 這和他過去走過宣道的各城, 大不一樣, 計有
會堂的猶太人和敬虔的人, 市上遇見的人, 還有難纏的哲學人士等, 可謂三教九流, 各階層的人都有,
於是他跟這些人, 時時、處處、人人展開辯論, 就中與下列二派哲學人士, 爭辯尤烈:
                (1) 以彼古羅派(Epicurus, 340-270BC):
                      以彼古羅創立, 其哲學觀點如下:
                       i. 神觀:
                          本派持多神論, 認為神乃一群超脫塵世, 遠離痛苦煩惱的精靈, 對世事
不聞不問, 只求自己的寧靜安樂生活, 相信鬼神, 庸人自擾, 毫無意義.
                      ii. 人生觀:
                          以求逸樂安寧為目的, 尋樂是善, 痛苦是惡, 因此用盡一切力量擺脫痛苦,
追求逸樂. 若德行能使人快樂, 就要全力追求; 反之, 若德行不能使人快樂, 何必費心去追求. 所以
極力主張, 及時行樂, 今朝有酒今朝醉, 縱情聲色, 放縱情慾. 且認人死燈滅, 不信靈魂不朽, 天堂
地獄, 更不信死後審判.
                     iii. 影響 - 本派為現代唯物史觀, 無神主義濫觴.
               (2) 斯多亞派(Stoa, 340-265BC):
                     本派由季諾(Zeno)創立, 因他常在門廊(Stoa)講學, 故稱斯多亞派, 即門廊派.
其哲學觀點如下:
                       i. 神觀:
                          與以彼古羅派相反, 堅信有靈界存在, 神存於萬事萬物之中, 故大自然中
有神, 人的心中也有神, 人與人, 人與物, 甚至被造與造物之間, 區分不大, 四海之內, 皆兄弟也,
是道地的泛神論派.
                      ii. 人生觀:
                          追求崇高德性, 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乃是使心靈達到超脫一切是非善惡,
喜怒哀樂, 進入與大自然完全合一的善境. 故成功的人, 心靈解脫, 沒有煩惱痛苦. 這派注重理智
控制情感, 六根清淨, 有高尚的道德標準, 也篤信宿命論.
                      iii. 影響 - 本派為後世東方宗教精神根源.
                            這二派學者, 對保羅所傳新的信仰, 並不像庇哩亞人一樣, 甘心情願受道, 天天查考
聖經; 他們以為得著真理, 保羅所傳的只是胡言亂語, 或傳的是外邦鬼神, 子虛烏有, 不過是一種
新道, 只要他說來聽聽, 並不當真. 像當日雅典人對真道的態度, 今日彼彼皆是, 尤其是知識份子
或哲學學者, 這些人一聽到基督徒說死人復活, 就認為是胡說八道, 不值一聽, 他們心靈空虛, 抗拒
真道, 而不自知. 知識份子, 自古以來, 就是如此, 學問愈大, 愈是驕狂, 內心也愈空虛苦悶, 不知不覺
就將靈處弱點, 暴露無遺, 可憐可悲!
                  4. 應邀講道(17:19-34):
                     (1) 緣起(17:19-21):
                           保羅因庇哩亞不信猶太人的逼迫, 在信徒秘密掩護下, 匆匆逃到海邊, 搭船來到
雅典, 西拉和提摩太二人未及隨行. 他在等待二位同工期間, 獨自在城中宣道, 到處與人辯論. 雅典人
對他傳講耶穌與復活之道, 覺得很新鮮, 他們不信, 但好奇心驅使, 很想知道保羅究竟傳的甚麼道,
於是邀請他講說一番. 這不是一般學術演講, 而是當時雅典有高深學養的學者, 自動邀請他的一次
佈道大會, 這是保羅這次宣道旅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地方講道.
                            可見雅典人對學術有興趣, 對宗教也很熱誠, 尤其渴慕新知, 喜歡探索新事物,
縱使說說聽聽也無妨. 表面看來, 令人敬佩. 實際上, 他們靈命淺薄, 人生空虛, 迷失方向, 漫無目標,
一心追求新知, 以有新知為榮, 對人生何去何從, 不看重也不在乎, 才會請保羅去 "說來聽聽."
再則, 保羅受邀講新道, 證明他在雅典短短幾天, 就引起這些追求新知的人注意,
若他不熱心傳道, 那會有人請他去演講? 這都是因為客觀上, 雅典人追求新知的精神; 並在主觀上,
保羅傳道的熱忱, 才促成他在很短的時間內, 就被雅典知識份子邀請到當時有名的學術中心講道.
                     (2) 地點(17:19):
                          "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Areopagus)." 這是當日雅典城中最著名的學術中心,
舉世知名. 此外, 亞略巴古也是座名山, 山前走道二旁佈滿名藝術家雕塑的藝術品, 多是偶像, 神話
中的諸神, 非常壯觀引人. 除了前來拜偶像的人外, 也有很多雅典前來參加政府舉辦的大會, 故不但
是學術研究和政府會議中心, 也是市民和遊客前來頂禮膜拜的勝地.
                      (3) 對象(17:20-21):
                            這次前來聽保羅講道的聽眾, 份子非常複雜, 跟他從前的聽眾, 大不相同. 其中
同樣有熟諳聖經, 指責他背叛祖宗信仰的猶太人; 此外, 還有雅典市民和遊客(17:21); 尤其有很多
高水準的知識份子, 他們願聽希奇道理, 外邦鬼神, 看作新知, 姑且聽他講講, 並非願意真心接受他
講的真理. 面對這群異常複雜的聽眾, 一般傳道人真不知如何開講, 尤其那時保羅心中著急, 更增加
這次講道的難度, 但是他卻能處之泰然, 從容面對, 娓娓道來, 真不容易. 這都靠他豐富的人生歷練,
高深學養, 加上愛人愛神的熱誠心腸, 使他這次很特別的講道, 有很特出的表現.
                       (4) 傳講信息(17:22-31):
                              i. 美好開始(17:22-23):
                                 (i) 讚賞聽眾(17:22):
                                       保羅初抵雅典, 見滿城偶像, 心中著急, 復見雅典人知識很高, 追求學術,
熱心宗教, 但心靈空虛, 人生迷失, 不禁也為他們著急;又因心中火熱, 在路上也傳道, 與人爭辯. 所以,
他上台時的心情, 必定急躁不安, 加以他生性耿直, 口直心快, 照理開口不會溫文柔和, 說不定還會把
聽眾罵一頓. 感謝主, 他有神助, 開口竟把聽眾誇讚一番, "眾位雅典人哪! 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
頓時把他與聽眾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可見傳道不但要熱心, 更重要的是態度要良好, 倘他一走上台就
破口大罵 "你們愚昧拜偶像, 信假神, 永遠沉淪, 不得永生!" 那就糟了, 聽眾定必大大反感, 一哄而散,
說不定還會挨頓毒揍, 不可不慎.
                                  (ii) 指點方向(17:23):
                                        保羅讚賞聽眾, 吸引他們的注意後, 從他近日對雅典人的各種學說, 藝術
精品, 宗教活動中, 找到這次講道的切入點, "我遊行的時候, 看見一道壇, 上面寫著未識之神, 你們所
不認識而敬拜的, 我現在告訴你們." 說來拜假神的人, 真是可憐, 逢神必拜, 拜了那麼多神, 仍覺得有
"未識之神."可見他們多神論的信仰錯誤, 對信仰沒有把握. 一般宗教信仰的痛苦, 就在對所信的沒有
把握, 拜了多神, 心中還是沒有平安. 保羅就以"未識之神" 為切入點, 指點他們正確的方向, 明白告訴
他們: "你們不知道的神, 我知道, 而且是非知道不可的神." 真神知道了, 假神不知道, 就不要緊了.
                               ii. 美好信息(17:24-31):
                                  (i) 萬有本於他(17:24-27):
                                       神創造萬有, 所以衪是創造主. 這創造論, 在當時希臘的哲學家和古今
一般宗教人士, 都毫無認識, 也不贊同, 他們只知神是不可知, 也不可問的. 保羅藉此糾正他們對神的
錯誤思想和觀念.
                                       神既是創造萬有的造物主, 表明衪是無所不在, "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或廟宇, 不受空間的規範, 也不受地方的限制, 所以糾正他們拜假神的錯誤. 神是無所不能, 創造
萬物, 也護理萬物, "衪不用人手服事," 甚麼都不缺, 也是好施的神; 神也創造人, "從一本造出萬族
的人, 住在全地上, 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要叫他們尋求神, 或者可以揣摩而得,
其實衪離我們各人不遠." 明白指示他們認識神的正確方法.
焦牧師常以羅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
雖是眼不能見, 但藉著所造之物, 就可以曉得, 叫人無可推諉." 來開導及說服無神論者. 保羅在這裏
就是叫雅典的知識份子, 要尋求神, 以揣摩方法去認識神, 譬如,有作品就一定有作者, 甚麼樣的作品,
就引導出甚麼樣的作者, 所以雖沒看見作者, 但看見作品就要承認作者的存在, 一如我們從來沒有見
過孔子, 但從他的著作, 就知道孔子的存在, 孔子確有其人. 同理, 天地萬物, 絕不是憑空而來, 必有其
創這者, 這創這者非有大能不可, 否則無法造出如此神妙的萬有, 這無所不能的創造者就是神. 因此,
我們雖未曾見過神, 但從衪的作品天地萬有, 就可知道衪的存在. 我們既接受每樣作品都有其作者的
說法; 那麼, 更奇妙更偉大的作品天地萬物, 必然是創造主所造的邏輯, 合情合理, 是難以推翻, 無可
爭辯的.
                                   (ii) 萬有依靠他(17:28-29):
                                         宇宙萬物包括人類在內, 都依靠神生存, 因祂在有秩序、有規律、有計劃
去管理萬有, 使大自然有條不紊自然運轉, 生生不息, 我們才能過平安規律生活. 神掌管一切, 護理
萬有, 是位像父親一樣, 看顧人的神, 與人的關係非常親密. 保羅引革哩底詩人伊皮麥尼德寫的詩句: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 及另一基利家詩人亞拉突的詩句: "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說明人
與神的關係異常密切, 神如父, 愛人如子, 百般看顧, 更進一步直指他們拜偶像是錯誤的行為, 應及早
禁戒, 回歸真神.
事實上, 真神或假神, 極易辨識, 二者恰好相反, 一經比較, 真假立判:
真神: 神造人, 神找人, 神助人.
假神: 人造神, 人找神, 人助神.
                                   (iii) 萬有歸於他(17:30-31):
                                          最後, 保羅明白指出,人類最大的錯誤是信仰上的錯誤, 信錯神或不信神,
心中無神, 任意妄為, 乃一切錯誤的根源, 也是所有痛苦的源頭. 因之, 保羅呼籲他的聽眾, "都要悔改,
因為祂已定了日子, 要藉著祂所設立的人, 按公義審判天下." 勸他的聽眾要趕緊回轉過來, 歸於真神,
在祂面前悔改.
保羅這篇簡短傳道信息, 應是他在羅馬書中, 教訓真理的緒論, "因為萬有都是本
於衪, 倚靠衪, 歸於衪, 願榮耀歸給衪, 直到永遠, 阿們."(羅11:36).
這篇講道, 亦有予以負面評價者, 認為保羅不講福音, 為討好雅典人, 只論知識,
很不屬靈. 其實保羅傳道, 非常重視聽眾的背景 需要與優缺. 試想他面對複雜的聽眾, 知識水準奇高,
又是最挑剔的無神論或多神論者, 若是另一傳道人, 恐早打退堂鼓, 不敢上台. 今保羅信心滿滿, 毫不
自卑, 亦不膽怯, 他純靠他所信的神, 大膽宣道, 應付裕如, 而且引用聽眾熟悉詩人的詩句, 推祟真神,
糾正錯誤, 足見他學識廣博, 以理服人, 實在是一篇非常精彩簡明的講章. 保羅自神呼召他的第一天
開始, 就知道神揀選了他作器皿, 要他在外邦人的面前, 宣揚他的名(9:5). 所以, 人一時的褒眨, 諒他
不會介意, 他最在意的是作神要他作的工, 凡事討神喜悅, 即心安理得, 作無愧工人.
綜觀保羅此次在亞略巴古對雅典知識份子傳講的信息, 雖然非常簡短扼要, 以三大要點:
萬有本於祂, 萬有依靠衪, 萬有歸於衪, 把信仰的重要性充份顯明出來. 更重要的是, 一針見血, 把
雅典人信仰上根本錯誤 - 信錯神, 毫不客氣指出來, 他們開頭錯, 全盤輸, 一切努力落空, 歸於虛無.
再則, 神是萬有依靠, 若信真神, 有依靠, 心中有平安, 使不可能變為可能, 就像買了萬全保險; 萬有
都依靠祂, 信真神的人依靠衪, 就有福了; 至於萬有都歸於衪, 人總有一天要跟神見面, 沒有一個人
逃得了. 語云: "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 鳥之將亡, 其鳴也哀." 人人都有一死, 且死後必有審判, 誰也
無法倖免. 保羅苦口婆心, 提醒雅典人, 要及早警醒悔改, 改信真神, 必得萬福. 但並未收到美好的
果效, 令人惋惜.
                   (5) 二極反應(17:32-34):
                         i. 譏誚冷淡(17:32-33):
                           (i) 譏誚(17:32a):
                               "眾人聽見從死裏復活的話, 就有譏誚他的." 保羅所說: "從死裏復活的"
係指耶穌基督, 衪是獨一真神, 創造萬有, 統管萬有, 審判萬有之主. 藉耶穌基督使人對獨一真神有
確切的認識與憑據. 若沒有耶穌基督, 即使相信有神, 也只是揣摩而己, 沒有真正把握, 今耶穌基督
降世為人, 與人同在, 尤其是衪從死裏復活以後, 更把這微妙的問題, 徹底向世人說明, "從來沒有人
看見神, 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 將他表明出來."(約1:18).
                                主耶穌來到地上, 曾顯示祂的創造大能, 行五餅二魚神蹟, 供應人的真正
需要; 祂也彰顯過祂戰勝死權的大能, 從死裏復活, 證明自己確是神的兒子, 確實可信. 我們的信仰
有二大特點: 一是, 獨一真神, 沒有別個; 二是, 對所信的神有絕對把握, 確實不虛.
我們信的, 何以是獨一真神, 不是二神或多神? 因就神性言, 二(多)神在邏輯上說不通,
神是無所不在, 無所不能, 無所不知的, 若有二個以上, 豈不自相矛盾? 再則, 整個
宇宙只有一套設計, 若有二神, 就會有二套設計, 豈不宇宙大亂? 故大自然只有一套設計, 表明只有
一個主宰, 故無論在邏輯上抑事實上, 獨一真神乃是千真萬確, 不爭的鐵般事實. 保羅苦口婆心,
用心良苦, 盼望雅典人知道他們最大的錯誤, 就是不認識真神, 希望這些知識份子能及早醒悟過來,
可是他們並不領情, "眾人聽見從死裏復活的話, 就有譏誚他的." 這種不良反應, 相信令保羅萬分
失望難過.
                         (ii) 冷淡(17:32b):
                               聽完道後, "又有人說, 我們再聽你講這個罷." 可見他的聽眾反應非常
冷淡, 他們認為保羅 "胡言亂語" "傳說外邦鬼神" 講的是 "新道" 和 "奇怪的事."不足為信, 聽聽算了,
說得婉轉好聽點, 他們給保羅面子, 以後再聽; 說得露骨刻薄點, 就是別再胡說八道, 閉嘴, 不願再聽.
保羅這次在雅典講道, 聽眾反應冷淡, 甚至譏誚他死後復活之說, 心中自不是滋味,
結束後, 只好從眾人中黯然離去, 失落之情, 不難想見.
                     ii. 少數信主(17:34):
                         這場佈道, 雖果效欠佳, 但還是有人感動歸主. 保羅黯然離場時, "有幾個人
貼近他, 信了主," 他們都是渴慕真道的知識份子, 其中有位亞略巴古的官員丟尼修, 一個婦人大馬哩,
還有別的人一同信從, 仍有成就, 結了果子, 沒有掛零落空, 感謝主.
總之, 保羅這次在雅典宣道, 果效雖不理想, 當時影響似乎不大, 但後來福音在這裏廣傳,
遍地開花結果, 以後希臘還是基督教非常興旺的地方, 使徒保羅的心血努力, 並沒落空.

               (II) 哥林多事工(18:1-18a):
                      1. 哥林多簡介:
                          哥林多位於雅典西南約50哩, 是羅馬帝國亞該亞省首府, 總督駐驆地. 亞該亞係希臘
半島南端一大島, 哥林多位於該島東中部, 隔一地峽, 與半島遙遙相對, 地處海陸交通要衝, 商旅雲集,
貿易鼎盛, 故不僅是政治首府, 也是經濟中心, 哥城人口眾多, 種族複雜, 學術雖不及雅典, 但也人才
輩出, "口才知識都全備," 且 "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林前1:5,7).
城中拜偶像之風亦盛, 神廟林立, 尤其是供奉希臘女神愛花蘿黛(Aphrodote), 相當於
羅馬女神維納斯(Venus), 這神廟舉世聞名, 廟中有神妓千人, 供信徒縱情肉慾, 邪淫歪風, 盛極一時,
民風敗壞, 不言可喻(林前6:9-11).
                       2. 保羅情境:
                          (1) 孤單寂寞:
                                保羅在庇哩亞受威逼, 匆匆逃離, 隻身抵雅典時, 特別吩咐護送的信徒, 回去以後,
命西拉和提摩太速來雅典, 跟他會合. 他原擬帶他們重返馬其頓探訪, 尤其是他惦記帖撒羅尼迦事工,
亟欲回去堅固初信信徒及受逼害教會, 但事與願違, "給撒但阻擋了" 當二人遵命趕來雅典, 回到他的
身邊時, 咸認返回帖城之行太危險, 不安全, 力勸他絕不可貿然回去, 保羅無奈, 只好改派提摩太前往
帖城, 安慰信徒, 宣撫教會(帖前2:18, 3:1-3), 神僕火熱慈愛心腸, 實在令人感動萬分. 嗣後, 他在雅典
傳道, 並不得意, 怏怏離開, 隻身來到哥林多, 獨自一人, 踽踽前行, 人生地疏, 孤單寂寞, 應是他那時 P171
最佳寫照.
                          (2) 失敗沮喪: 20
                                在雅典時, 保羅獨自來到人文萃薈大城, 對高水準的雅典人, 期望甚高, 並把他們
當作自己熱心傳福音的對象, 想不到這些人竟是一群最令他失望的聽眾, 沮喪失望之情, 在他日後的
書信中, 可見一斑(林前1:18-25). 儘管他軟弱、懼怕、惶恐, 但沒跌倒, 仍然振作奮起, 不用高言大語
傳神的奧秘, 因他不知別的, 只知耶穌基督, 並衪釘十字架(林前2:1-3), 不屈不撓精神, 令人敬佩!
                          (3) 貧困交迫:
                                保羅初抵哥林多, 人生地疏, 舉目無親, 居無定所, 三餐不繼, 生活困苦, 幾陷絕境
(林後11:9, 6:4; 林前4:11-12). 綜觀保羅一生, 他若不傳道, 一輩子絕嚐不到貧窮滋味. 現他傳道, 竟然
貧困交逼, 但他安貧樂道, 不以為恥, 甘之若飴, 且靈命熾熱, 再窮也要傳道,見證到底.幸他是猶太人,
有優良傳統, 因凡猶太人生的兒子, 其父母必需教會他一技之長, 即親手做工的技巧. 他的父母也不
例外, 定必要他學過做帳棚, 好日後謀生自立, "我這二隻手, 常供給我和同人需要, 這是你們自己知
道的."(20:34). 這做帳棚的技能, 終於在他遇上亞居拉夫婦後, 派上用場, 讓他靠著自己勞動的雙手,
解決了生活問題, 脫離貧困, 感謝主.
                       3. 得新同工(18:2-3):
                           就在保羅生活陷入困境, 情緒極低落之際, 蒙神憐憫, 讓亞居拉夫婦出現在哥林多城,
與保羅巧遇. 這二夫婦原居羅馬, 係生於本都的猶太人, 主後49年, 猶太人因對基督福音的觀點不同,
引發騷亂, 不容於羅馬當局, 該撒革老丟命令, 驅逐所有的猶太人, 離開羅馬. 因此, 他倆來到哥林多,
初來乍到, 以製造帳棚為業, 保羅見係同業, 乃投奔他夫婦倆, 與他們同住作工, 解決了工作生活問題.
亞居拉與妻百居拉不是傳道人, 祗是普通平信徒, 後經保羅悉心教導薰陶下, 成為他不可多得的幹練
同工, 應是保羅哥林多之行, 最大的收穫. 保羅與亞居拉夫婦同是新來哥林多的人, 巧遇成友, 同信
基督, 同行同業, 而且一生同工, 忠心事主. 夫妻二人, 主內恩愛, 熱愛保羅, 為平信徒模範, 日後他倆
再回羅馬, 建立教會, 廣傳福音, 值得大大稱道(羅16:3-4).
                        4. 宣道事工(18:4-18a):
                            (1) 為道迫切(18:4-5):
                                  保羅在哥林多, 儘管心靈沮喪, 生活艱苦, 但為主忠心, 為道迫切, 熱情不減. 原因
是他愛人,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 因為我是不得已的, 若不傳福音, 我便有禍了."(林前9:16), 尤其
他又愛神.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 因我們想, 一人既替眾人死, 眾人就都死了."(林後5:14).
保羅投奔亞居拉夫婦, 稍得喘息, 生活無虞, 當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回到他身邊時,
他迫不及待, "每逢安息日, 保羅在會堂裏辯論, 勸化猶太人和希利尼人." 他不顧前幾次慘痛的教訓,
仍大膽於安息日進入會堂, 傳講耶穌是基督, 這種大無畏精神, 實在值得後世傳道人認真學習效法.
                             (2) 抗拒毀謗(18:6):
                                   保羅在會堂傳福音, 證明耶穌是基督, 又激怒當地猶太人, 他們不信, 更抗拒真理,
毀謗神僕, 令保羅萬分失望, "就抖著衣裳說, 你們的罪歸到你們自己頭上, 與我無干, 從今以後, 我要
往外邦人那裏去."(18:6). 可見他非常氣憤痛心, 難過萬分. "抖衣裳" 的動作, 表示傳道人對不接待、
不聽話、無理抗拒, 肆意毀謗的人, 強烈不滿, 人奈何不了, 交神管教(太10:14; 尼5:13). 最後, 只好
容忍, 讓罪歸到他們自己頭上後, 悻然離去.
                              (3) 多人信主(18:7-8):
                                    就在保羅忿然離開會堂之際, 神為他預備好靠近會堂的新佈道所, 他到了提多
猶士都家中, 他是羅馬人, 上流社會人士, 平日虔誠敬拜神, 提供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良機, 真是
神妙. 這次果效不錯,猶太人中, 有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和司提反全家, 和該猶受洗歸主(林前1:14-16).
至於外邦人, 則有很多哥林多人聽了保羅講的道, 就當即相信受洗.
                              (4) 主賜異象(18:9-11):
                                    保羅在哥林多傳道, 不盡順利之時, 主又向他顯示異象, 這異象與他當時的心情
處境有關. 一天夜間, 主在異象中對他說: "不要怕, 只管講, 不要閉口, 有我與你同在, 必沒有人下手
害你, 因為在這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18:9-10). 主要他不要怕, 表明保羅當時, 心中害怕, 很可能他
見環境險惡, 情勢危急, 畏縮不前, 想打退堂鼓, 逃之夭夭. 所以, 我們千萬別以為保羅是鐵打的, 堅強
過人, 其實他跟我們一樣, 都是有血有肉凡人, 遇危難也會害怕逃避. 自古以來, 神僕都有一個共同點,
不管多堅強勇敢, 在做神工作時, 都有軟弱懼怕的時侯, 也需要人和神的幫助.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說得好, "很多人看我, 常是歡喜快樂, 以為我總是走在玫瑰花香的大道上, 其實這只是外表, 真像如
何, 只有神知道." 真是一針見血, 道盡傳道人的辛酸.
                             保羅得到神的鼓勵啟示, 陰霾盡掃, 剛強壯膽, 毫無退意, 繼續停留在哥林多,
傳神真道, 達一年六個月之久(18:11).
                           (5) 逼害未遂(18:12-17):
                                 保羅在哥林多城傳福音, 初時受到抗拒毀謗, 憤離會堂, 轉到隔鄰提多猶士都家
繼續傳講主道, 風波總算平靜下來, 讓他在哥城留下, 傳了一年六個月的道, 直到迦流上任作總督時,
風波再起. 哥城係商貿鼎盛之地, 猶太人善經商聚財, 頗為富有, 而且非常團結, 故在哥城財雄氣大,
政治人物, 畏之三分, 尤其新上任官員, 莫不籠絡他們, 爭取支持, 甚至低頭討好, 委屈妥協, 彼拉多
就是如此, 放縱猶太人將耶穌釘十字架, 哥城猶太人, 見迦流新官上任, 豈能放過給他下馬威的良機,
於是 "猶太人同心起來攻擊保羅, 拉他到公堂說, 這個人勸人不按著律法敬拜神."(18:12-13), 保羅正
要開口申辯, 迦流就對猶太人說, "你們這些猶太人, 如果是為冤枉或奸惡的事, 我理當耐心聽你們,
但所爭論的, 若是關乎言語、名目和你們的律法, 你們自己去辦罷, 這樣的事, 我不願審問."(18:14-15),
可見迦流尚屬英明統治者, 不向惡勢力低頭, 擺明刑事案他管, 信仰爭議他不管, 要猶太人自理, 宣示
完畢, 毫不留情, "把他們攆出公堂."(18:16), 保羅無需答辯獲釋, 風波瞬即平息.
猶太人此次無理取鬧, 看在 "眾人(應是哥林多人)" 眼裏, 是無理逼害貧苦織帳棚
的保羅, 激起公憤. 本案可能是猶太人所提尼控告引起, 眾人看不過去, 為保羅打抱不平, 一湧而上,
揪住這管會堂的, 在公堂前把他毒打一頓, 這明顯是刑事案件, 迦流也置之不理, 有虧職守.
                            (6) 有成離哥(18:18a):
                                  這次保羅在哥林多城, 初雖遭拒受謗, 幸有神同在, 風波暫平, 讓他有年半的時間,
在哥城續傳主道, 後風波再起, 幸有驚無險, 未受傷害. 這是他歷次旅行佈道中, 停留時間相當長的
一城, 在他努力播種耕耘下, 成果豐碩, 不虛此行.
                                   在哥城, 最令保羅欣慰興奮的, 應是亞居拉、百基拉和所提尼成為他的得力終身
同工. 其中亞居拉夫婦更值得一提, 這對夫妻在聖經上的排名, 非常有趣, 開頭時是亞居拉、百基拉
(18:1-3; 林前16:19), 不久就改為百基拉、亞居拉(18:18, 26; 羅16:3; 提後4:19). 聖經總共六次提到
他倆的名字, 四次百基拉排名在其夫前, 可能是這位女信徒, 熱心愛主,才華出眾,積極參與教會活動,
全心事主, 故其聲望高過丈夫亞居拉. 其實這二夫婦都是敬虔好信徒. 保羅初抵哥城, 貧困交迫之際,
二夫婦及時伸出援手, 讓他加入織帳棚行業, 解決他的生活問題, 終成莫逆, 同心事主, 終身如一.
尤其, 保羅離哥城時, 賢伉儷竟放棄事業, 追隨屬靈領袖, 著實難得. 保羅在羅馬書中, 特別推崇感謝
"他們在基督耶穌裏與我同工, 也為我的命, 將自己的頸項, 置之度外, 不但我感謝他們, 就是外邦的
眾教會也感謝他們."(羅16:3-4). 可見, 一次同工,終身同工,是基督徒同工應有的見證. 其他人際關係
都會終結, 今天親密的同事, 總有一天要分手, 各奔西東, 正如俗語所說: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唯有為主作工的同工, 必然是 "一次同工, 終身同工." 這就是保羅與百基拉和
亞居拉同工關係的最佳寫照, 也是他們留給後世同工最好的榜樣.
此外, 說來神妙, 那控告保羅, 被眾民揪打管會堂的所提尼, 想是受保羅的感動
教誨, 不久也信主受洗, 成為同工. 日後竟與保羅聯名寫哥林多前書(林前1:1), 足見他頗為保羅器
重, 成為另一位得力同工, 感謝主.
總之, 保羅在哥林多年半時間, 沒有虛度, 除得三位傑出同工外, 還寫下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更使福音傳遍亞該亞, 有此豐碩收穫, 保羅認為應是結束第二次宣道之旅的時候, 於是帶著百基拉和
亞居拉夫婦, 辭別眾弟兄, 踏上歸途, "坐船往敘利亞去."(18:18a).
                          (7) 教訓二則:
                                 i. 神同在奧秘:
                                    在異象中, 神叫保羅: "不要怕, 只管講, 不要閉口," 並應許他 "有我與你同在."
神以同在保護衪的僕人, 箇中有其奧秘: "平時神在暗中看顧, 使作工環境安全, 工作順利; 更在風浪
驟起, 艱險危難之際, 神與你同在, 賜力克險, 化險為夷, 使危機化作轉機, 咒詛成為祝福." 所以為神
作工, 無論順逆, 有神同在. 保羅知道他所信的是誰, 隨時都在他身邊, 真實可靠, 故敢放膽傳主福音,
為主見證, 勇往直前, 毫無懼色.
                                 ii. 評迦流辦案:
                                     迦流新任亞該亞省羅馬總督, 哥林多城的猶太人, 為顯示實力, 給新官下馬威,
正好保羅在哥城傳道, 觸犯他們的規條, 嫉恨交加, 無法容忍, 乃以莫須有罪名, 把保羅扭送公堂, 交
新總督迦流審理, 借刀殺人, 狠毒至極. 玆將迦流審理此案表現, 評論如次:
                                    (i) 頭腦分明:
                                         迦流出身望族, 學養兼優, 處理此案, 頭腦冷靜分明, 不懼猶太權貴, 堅持
為官之道, 凡刑事案件, 為民主持公道, 維護百姓權益, 定必受理, 公正審判; 至宗教信仰, 人人自由,
絕 不受理, 由爭執雙方, 自行解決, 堪謂明快果決.
                                    (ii) 雙重標準:
                                          猶太人被攆出公堂, 保羅無需申辯獲釋; 哥林多人為保羅打抱不平, 衝入公
堂, 揪打管會堂的猶太人所提尼, 這明顯是刑事案件, 迦流怕事不管, 實在有虧職守.
                                   (iii) 永遠遺憾:
                                          迦流也是高級知識份子, 跟雅典人一樣, 徒有知識學問, 對有關生死真理,
毫無興趣; 尤其他有眼無珠, 在當日天國最負盛名的神僕保羅面前, 竟毫無感動, 錯過得救良機, 遺憾
終生, 非常可惜.

第五節 回程小記(18:18b-22):
  I. 剪髮還願(18:18b):
     保羅在哥林多時, 不知何故, 起了個願, 這次回程, 他帶百基拉夫婦, 離哥城走海路, 航經堅革哩,
上船前先剪髮還願. 依猶太習俗, 無論男女, 若許了願, 尤其許了拿細耳人的願, 要離俗歸耶和華, 在
離俗的日子, 不可用剃刀剃頭, 要等髮綹長長了, 保持聖潔, 直到離俗歸耶和華的日子滿了(民6:1-5),
按原先的規矩, 期滿應先到耶路撒冷才剪髮, 將頭髮連同祭物一併燒在祭壇上, 後猶太亡國, 猶太人
流亡萬國, 分散四方, 回不了耶路撒冷, 於是變通辦法, 容許在外邦剪髮, 盡可能把剪下的頭髮, 帶回
耶京獻祭焚燒.
保羅因何許願, 路加未明言記述, 不得而知, 但他剪髮還願之舉, 值得深入探討:
       (I) 不反律法:
            剪髮還願是守律法行為, 保羅一向不重視, 甚至對守律法的猶太信徒, 強迫外邦信徒遵守
猶太律法, 不以為然, 並強烈反對要外邦信徒行割禮才得救, 就是一例. 現他自己竟遵守律法的外表
行為, 要剪髮還願, 豈非言行矛盾? 其實他是要向猶太人表明他並不反對律法, 只是不把守律法當作
得救必要條件. 這是他向猶太人就作猶太人, 為要得著猶太人的策略, 一切以真理為依歸, 外表禮儀,
不必太過重視拘謹.
       (II) 對神信實:
              想保羅許的願, 應是小願, 不是了不起的大願, 但向神許願後, 一定要記得還願. 很多人在
許願方面, 大有虧欠, 在危難時許願, 神助他渡過難關以後, 就把神拋諸腦後, 忘得一乾二淨, 對無關
緊要的小願, 更是如此. 保羅向神許願, 必定守信, 向神還願, 以示對神信實, 從不輕忽.

 II. 訪以弗所(18:19-21):
      保羅一行三人, 在堅革哩登船後, 直航以弗所, 這是當日亞西亞省西岸, 瀕愛琴海一大港, 也是
他在這次宣道之旅, 一開始就想去傳道之地, 後因見馬其頓異象, 遵神所示, 改變行程(16:6-8), 未能
如願. 今神終於讓他如願到了以弗所. 甫抵以城, 保羅把百基拉夫婦安頓好後, 不顧一切, "自己進了
會堂, 和猶太人辯論, 眾人請他多住些日子, 他卻不允,"(18:19-20), 可見他在這裏傳講主道, 頗受歡迎,
且未受猶太人逼害滋擾, 工作進展, 非常順利.
      一般人若為主做工, 處處不順, 這裏被趕, 那兒被打, 來到一地, 突然時來運轉,大受歡迎, 並懇請
他多留幾天, 定必欣然接受; 保羅卻不是這樣, 竟予婉拒, 留他不往, 說來似乎不合情理. 若細察保羅
為神作工, 都有一貫原則, 他不受環境左右, 一切以神的旨意為依歸, 悉聽神的安排, 他一向做工的
原則如下:
      (I) 若神要他做, 即使環境萬分險惡, 他死也要做.
     (II) 若人要他做, 神也要他做, 他一定做.
    (III) 若人要他做, 神不要他做, 他一定不做.
           這是神僕做工最好的榜樣, 更難得的是, 保羅是非常熱心做主工的人, 一般來說, 熱心做工
的人, 往往熱昏了頭, 憑一時衝動去做, 他卻不然, 工作熱情, 頭腦冷靜, 極力討神喜悅. 這次以弗所
信徒留他多住幾日, 他心裏一定這樣想: "留我很好, 謝謝, 但我神願未還, 我要上耶路撒冷還神的願."
所以婉拒邀請, 但辭別時答應他們, "神若許我, 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18:21), 說完, 把百基拉夫婦
留下, 獨自登船離以弗所, 直航該撒利亞.

III. 小停聖城(18:22a):
      保羅 "在該撒利亞下船, 就上耶路撒冷去問教會安."(18:22a), 路加對保羅在聖城活動, 不多著墨,
祗說 "去問教會安." 事實上, 並不只此, 他除了禮貌上問安外, 他必定會向全教會, 尤其是眾使徒, 作
詳盡的宣道報告, 讓他們了解福音傳給歐洲外邦人的艱辛與成果, 並知道他今後向外邦人傳福音的
計劃, 開誠交通, 主內合一, 感謝讚美神.
      保羅每到一地, 必定抓住機會, 傳講主道, 此次難得重訪耶路撒冷, 經二次宣道之旅後, 自己被
神大大使用, 聲望日隆, 要是常人, 定必藉勢高舉自己, 大講神道, 一顯聲威. 但是他不然, 深知進退,
小停即離, 恰如其分, 令人敬佩. 他不在聖城講道的主要原因, 乃他深明神召他出來傳道的旨意, "那
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加2:8). 耶路撒冷是猶太人
群居之地, 天天有使徒彼得、雅各等對他們講道, 而神呼召他, 是要他作外邦人的使徒, 專向外邦人
傳福音, 所以他雖滿腹經綸, 熱衷講道, 但也頗有分寸, 不會貿然在聖城講道, 與眾大使徒, 一爭高下.
可見他深知與同工相處之道, 篤守神賜給他的職份, 盡心竭力. 此外, 他一向是: 若神給他開路, 他就
勇往直前; 神若不給他路, 他就順命而停, 可見他絕不是任意妄為, 自高自大的神僕, 這點也值得我們
虛心學習.

 IV. 返安提阿(18:22b):
       最後, 保羅離耶路撒冷, 安抵安提阿, 正式結束第二次宣道之旅. 路加僅以 "下安提阿去," 作結.
事實上, 他定會向全教會作詳盡宣道報告, 熱誠交通, 然後好好休息一些日子, 重新得力, 預備開展
第三次宣道之旅.

                        2014年 3月30日 校核補正 台北 / 201年 5月26日 二校 台北
                                                2022年2月17日終校 台北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