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保羅行傳
                                         第四章 安提阿教會興起

      自五旬節聖靈降臨耶路撒冷門徒身上, 人人聖靈充滿, 大有能力, 教會順利在艱困險惡環境中
誕生, 為主作見證, 傳福音. 初時, 信徒激增, 異常興旺, 惹來打壓逼害, 歷經險阻艱辛, 危機不斷, 逼迫
日劇, 幸有聖靈帶領, 排除萬難, 勇往直前, 竟有意想不到神妙的突破, 福音廣傳, 越過了猶太地, 傳入
撒瑪利亞. 神復藉異象, 改變使徒彼得傳統宗教種族偏見, 親入外邦人的家中傳講主道, 打開外邦人
悔改歸主大門, 奠定普世教會合一根基, 使福音順利廣傳外邦, 直到地極, 不負主升天前交託大使命的
苦心.
     歷史不是個別單一事件的記述, 而是整體連貫, 環環相扣, 不斷連結的敘述. 教會歷史也不例外,
譬如, 聖靈把彼得在哥尼流家傳道事件記載下來, 並不光說明哥尼流合家和親友怎樣感動信主, 乃是
表明這一事件與福音向外發展是有密切關連的. 所以, 歷史是整體的歷史, 前後關連一貫, 一切都在
神安排掌控之中, 因為神掌管歷史, 是不爭的事實.
以下所述安提阿教會的興起, 就是使徒彼得打開外邦人歸主大門後, 福音外展的延續, 為日後
使徒保羅海外旅行佈道, 預先作好安排, 又是聖靈動工, 真是神妙!

第一節 福音廣傳(11:19-21):
司提反殉道後, 耶路撒冷門徒大受逼害, 無法立足, 紛紛外逃, 四散避難, 其中有"遭難門徒, 直走
到腓尼基和居比路, 並安提阿."(11:19), 這三地都在耶路撒冷以北, 地中海之東, 其地理位置請參閱
附圖二:
   I. 腓尼基 - 位於該撒利亞以北, 瀕地中海地區, 腓尼基人善經商貿易, 推羅和西頓二城為其
經貿中心, 富裕繁榮, 舉世知名.
  II. 居比路 - 今稱塞浦路昕, 係地中海東一大島, 距腓尼基約四百哩, 島上有很多猶太居民.
III. 安提阿 - 位於腓尼基之北, 居比路東北方, 距地中海約45哩. 羅馬帝國時代, 為敘利亞首府,
羅馬巡撫駐節之地, 人文薈萃, 政經鼎盛.
由於安提阿教會的興起, 對福音外傳影響深遠, 路加特別記述, 使在教會歷史上留下美好的一頁.

第二節 教會興起:
      依希律王於主後44年, 蟲咬氣絕, 死於非命推算, 安提阿教會應是在耶路撒冷教會誕生後十年
左右成立. 這是一間很特別的教會, 安提阿當時是敘利亞首府, 居民多是外邦人, 希臘文化盛行, 僅有
少數的猶太人, 雜居其間, 故當地種族文化與猶太文化, 完全不同. 福音竟能在這片荒蕪的異邦士地,
生長茁壯, 成立了由少數猶太信徒與多數外邦信徒組合而成的教會, 這在當時是幾乎不太可能的事,
但神的恩慈大愛, 竟成就了, 真是神妙.

第三節 福音使者: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 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 並安提阿. 他們不向別人講道,
只向猶太人講. 但內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 他們到了安提阿, 也向希利尼人傳講主耶穌."(11:19-20).
這些遭害的耶路撒冷門徒, 因傳福音, 家破人亡, 生命受到威脅, 不得不離鄉背井, 流落異鄉, 他們雖
身處逆境, 顛沛流離, 但都信仰堅定, 忠心愛主, 靈性美好, 信心彌堅, 並沒軟弱跌倒, 怯懦屈服, 反而
更加堅強警醒, 不屈不撓, 人人認清, 活著要有意義, 就要傳主福音, 成為福音使者. 由此可見,司提反
殉道後, 已產生三個美好果效:
  I. 突破撒瑪利亞(8:12,14):
      受逼害分散各地避難的門徒, 以腓利為首, 突破宗教種族的障礙, 把福音傳入撒瑪利亞.
 II. 掃羅改變歸主(9:1-19):
      司提反殉道時, 掃羅在場, 親眼目睹司提反在石打致死時的美好形象, 這美好的形象在這
少年人的心中, 埋下了福音種子. 然而, 掃羅凶殘成性, 更瘋狂緝拿基督徒, 加倍逼害神的教會, 後於
赴大馬色捉拿信徒的途中, 蒙主大光照射, 幡然悔悟, 痛改前非, 這個原本殘害教會的急先鋒劊子手,
竟在主感召下, 徹底改變, 成為作見證, 傳福音, 最忠心積極有力的神僕, 真出人意外!
III. 安提阿教會成立(11:19-21):
      耶路撒冷教會信徒, 遭難避禍, 逃到腓尼基 居比路和安提阿, 驚魂甫定,在外邦異族的艱困
環境中, 毫不沮喪畏縮, 仍信心滿滿, 照樣作見證, 傳福音. 若這事發生在今日教會, 外逃信徒, 定必
驚惶恐懼, 怨言四起, "神不看顧我們, 丟棄我們, 讓我們傾家蕩產, 早知這樣, 不信還好!" 或 "不信了!
保命要緊, 還傳甚麼福音!" 可見當日信徒, 靈性美好, 品格高尚, 堅毅不拔, 令人欽敬, 尤其他們深明
救恩真義, 因主釘十字架, 用寶血洗淨他們的罪, 讓他們蒙恩, 白白得救, 所以他們無論順逆, 都願背
起十字架, 傳揚這位世人唯一救主. 他們在這片新的士地上, 不但向猶太人傳福音, 也向說希利尼話
的外邦人傳講主耶穌, 因為他們深知, 主的救恩是包括萬民的, 不只是本國本族的人, 更要擴大心胸,
願全世界的人都蒙恩得救, 沒有一個人沉淪滅亡. 因此, 神的祝福, 神的同在, 終於在他們中間結果,
"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11:21). 一間由猶太人和外邦人攜手共同組成的安提阿教會, 於是成立了,
真是感謝主.
      耶路撒冷教會清一色是猶太人; 而安提阿教會信徒則是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有, 這種組成形態,
充份把教會的精神表現出來, 即把世上各式各樣的人種都包括進去, 不是只有單純的一族, 這才符合
主耶穌"讓萬民得救, 不願一人沉淪" 的旨意. 安提阿教會更是後世教會的典範, 這教會不是由傳道人
設立的, 而是由信徒自動自發設立的. 所以, 成立教會, 不必外求, 只要遵神的話去進行, 定必成就.

第四節 美好反應(11:22-26):
  I. 耶京教會反應(11:22):
      耶路撒冷教會可說是當日總教會, 眾使徒對各地福音發展情形, 非常重視關切. 前腓利把福音
傳入撒瑪利亞, 這意想不到的突破, 眾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後, 立即差遣彼得和約翰前往宣慰,(8:14);
不久, 彼得到哥尼流家傳講主道, 除他合家親友外, 還有很多外邦人受到影響, 跟著悔改歸主, 後風聲
傳到耶京教會, 立即有反應, 引起奉割禮的門徒興師問罪, 幸彼得劍及履及, 坦誠疏導, 風波瞬即平息,
福音傳外邦人的大門, 由是大開; 今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連手建立前所未有的安提阿教會, 風聲又傳
到耶路撒冷教會, 這次沒人再質問指責, 可見彼得上次化解風波的工作, 做得非常徹底, 掃除了種族
上的偏見. 但嚴格說來, 只解決了領導階層的觀念問題, 對某些信徒, 仍未收效. 所幸至少領導階層及
大多數信徒觀念上有所改變, 使福音傳外邦人之舉, 減少不少阻力.
      這次安提阿教會的成立 "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 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去, 走到安提阿
為止."(11:22), 足見反應良好, 深表關切, 不是聽到算了, 他們立即採取行動, 派巴拿巴作使者, 親到
安提阿教會去關切宣慰.
      安提阿教會是平信徒所建立的, 非常難得不易, 所以耶路撒冷教會領袖, 樂意到他們中間,
作看顧帶領工作, 這是耶京總會很好的見證, 他們並非以自己的事為事, 也非常關切其他教會的事工,
這已是第二次聽到風聲, 立即派人前往關懷幫助的美好反應. 第一次他們派彼得 約翰前往撒瑪利亞
去宣慰; 這次他們不派使徒, 而是改派新人巴拿巴作使者. 可見當時並不是由使徒包辦一切, 實際上,
教會特別揀選最合適的人擔當出使任務. "巴拿巴原是個好人"(11:24), 他有勸慰子的美譽, 平易近人,
尤其是, 他從好的角度看人, 體恤人, 扶持人, 作和事佬, 促使教會和睦合一, 確是不二人選. 前掃羅
悔改歸主, 初回耶路撒冷時, 眾使徒心中疑懼, 都不敢接近他, 唯有巴拿巴一人接納他, 帶領他去拜見
使徒, 說明原委, 疑竇盡失, 終被接納, 以後掃羅才能打入教會, 與門徒出入往來, 奉主名, 放膽講道.
這次耶路撒冷教會聽到安提阿教會在外邦成立的消息後, 不再有種族偏見, 立即作出美好反應,
以實際行動, 派遣心胸寬大, 靈性高尚的巴拿巴, 前去關懷宣慰, 這種屬靈精神, 值得後世教會
認真學習.

 II. 巴拿巴的反應(11:23-26):
      (I) 看見神恩(11:23a):
            巴拿巴完全沒有種族優越感, 他深知在主裏都是蒙恩的人, 所以到了安提阿教會後, 就與
當地信徒打成一片, 為自己歡喜, 也為與自己同樣蒙恩的人歡喜.
說到這裏, 又要作個見證, 有位名傳道人, 被請到一間教會牧會, 到任以後, 只要弟兄姊妹
向他提起前任牧師的優點, 他就變臉生氣, 大為不快. 過了不久, 前任老牧師死了, 這牧師夫婦都不
出席參加喪禮, 他反而理直氣壯, 誤引主耶穌的話, 說: "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吧!"(路9:60), 作為
傳道人, 用歪理硬拗, 實在可鄙可怕! 原因是那間教會, 非常蒙福興旺, 老牧師辦得有聲有色, 他剛來
乍到, 不是他的功勞, 內心嫉妒, 給魔鬼留地步, 所以他最怕別人提起老牧師的豐功偉績, 可憐亦復
可悲, 巴拿巴若像他一樣, 心胸狹小, 後果不堪設想.
      (II) 親自勸勉(11:23b):
             他親自 "勸勉眾人, 立定心志, 恆久靠主." 可見他到了安提阿教會後, 就從事栽培造就工作,
把自己從神那裏領受來的, 用來栽培造就剛信主新人. 結果, 因為他的來到和努力, 就使很多人感動,
歸服了主, 工作果效非常美好, 不虛此行.
    (III) 尋找同工(11:25):
             他不遺餘力, 尋找最合適同工, 一起來看顧造就這第一間由猶太人和外邦人平信徒組成的
教會, 巴拿巴終於想到了掃羅, 並親自到他的家鄉大數去找他, 情詞懇切, 掃羅大為感動, 終於首肯,
跟隨巴拿巴到安提阿教會, 一同事奉恩主, 為掃羅日後的輝煌事工, 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主召掃羅在外邦人中間為他的名作見證, 因他是向外邦人傳福音最合適的神僕, 巴拿巴找
掃羅作同工是要付出代價的, 他的確一心一意為教會好處著想, 不顧榮辱, 不介意找個比他強的人來
參與服事. 事實上, 從聖經記載, 一開始排名總是巴拿巴在前, 掃羅次之; 掃羅後改名保羅(12:9),此後,
他卻後來居上, 保羅排名終於在巴拿巴之上(13:43), 這在人看來, 掃羅的光芒大過他, 但巴拿巴毫不
在意, 從不計較, 更無妒意, 處之泰然, 令人萬分欽敬. 巴拿巴確是好人, 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和掃羅
在安提阿教會同工, "足有一年工夫, 和教會一同聚集, 教訓了許多人."(11:26a).

III. "基督徒"美名(11:26b):
      "門徒稱為基督徒, 是從安提阿起首" 這是安提阿門徒為我們基督徒留下的名, 今天"基督徒"是
個美好的名, 然而, 當初卻是世人嘲諷安提阿門徒 "信耶穌信瘋了" 的反話, 讓我們看見當時安提阿
門徒的宗教狂熱表現. 中文以 "徒" 譯之, 無形中與 "匪徒" "酒徒" "賭徒" 齊名, 頗有眨意. 所幸世上
有一群叫 "基督徒" 的人, 行事為人都以耶穌基督的教導作最高指導原則, 發光發亮, 溢出鹽的美味,
移風易俗, 造福社會, 處處發出基督馨香之氣, 使這名成為現今的美名, 不再是污名, 安提阿門徒為
我們後世信徒打出美好的名聲, 感謝主.

第五節 合一見證(11:27-30):
      由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聯手建立的安提阿教會出現後, 一個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奇妙美好的景象
隨即展現在世人面前, 二個地方教會, 一在聖地耶路撒冷; 一在外邦安提阿, 都是成立不久, 彼此從無
往來, 竟在主裏面, 立即有合一見證, 彼此有往有來, 互相關懷扶持, 發生非常美好的關係, 析述如下:
   I. 先知探訪(11:27-28):
       耶路撒冷教會成立較早, 對新成立的安提阿教會的發展情形, 非常關心, 全力支持, 並不因派了
巴拿巴和掃羅探訪宣慰, 就停止關懷照顧. 過了一段時日, 耶京教會再次差遣 "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
下到安提阿."(11:27), 在真理上照顧協助, 真是想得周到.
      說到先知, 這是新約中第一次出現此詞, 首先, 我們要把聖經中 "先知' 一詞的內涵弄清楚, 千萬
別誤以為先知能知過去未來, 會說預言, 把未來的事講出來. 其實從聖經中, 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先知
的主要職份在勸勉、解釋、啟迪, 把神要向人宣示的信息說出, 所以是把人不知道神的旨意說出來
(forthtelling), 並不是未卜先知, 信口說預言(foretelling). "在安提阿教會中, 有幾位先知和教師, 就是
巴拿巴和…"(13:1),可見聖經中把巴拿巴也列入先知和教師之列,因教導信徒也是先知主要職份之一.
至於說預言, 舊約時代規範甚嚴, 說預言必需應驗, 若不應驗, 視為假先知, 妖言惑眾, 石打處死;
今日不然, 很多人自稱說的是預言, 但沒有一個應驗, 結果造成人心不安, 甚至演成集體自殺的悲劇,
駭人聽聞, 沒人追究, 不了了之, 令人無奈. 焦牧師特對此作了個見證: "有一次我在台灣帶領傳道人
退修會, 會畢, 有位傳道人興沖沖跑來對我說: '焦牧師, 我昨晚見異象, 得神啟示, 美國卡特總統會遭
暗殺! 我們今年反攻大陸會旗開得勝, 打大勝仗, 真是大好信息!' 我愕然回答他說: '真的嗎? 寫下來,
看會不會應驗.' 那時, 正值1978年, 卡特放棄盟友, 突與中共建交, 台灣被出賣, 全民慣慨, 反對抗議,
甚至向美大使館丟雞蛋洩忿, 真是民怨沸騰, 恨透美國和中共. 這位傳道人愛國愛台, 心中自是激憤
難平, 受到打擊, 禱告時向神申訴, 越禱越氣, 大罵卡特背信棄義, 該死該殺, 心中暗想,神必站在我們
這邊, 反攻必勝, 致生幻覺, 誤以為是神的旨意, 不加思索, 貿然向我宣示, 幸好他只向我說, 若在講台
上公開講出來, 就糟糕了! 事後證明, 他說的二個 "預言," 沒有一個應驗. 這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教訓,
作先知傳神的話, 要把話講清楚, 切忌隨己心意, 感情用事, 信口雌黃, 亂說一通, 敗壞很多人的信心,
不可不慎."
      這次耶路撒冷教會差來的幾位先知中, 有一位叫亞迦布, 他 "站起來, 藉著聖靈, 指明天下將有
大饑荒, 這事到革老丟年間, 果然有了."(11:28), 他說的天下大饑荒預言, 結果應驗了. 此外, 他日後
預告保羅被囚的預言(21:10), 也絲毫不爽, 應驗了, 足見亞迦布是神使用的先知, 不是嘩眾取寵, 語出
驚人的假先知.

II. 損款賬災(11:29-30):
      先知阿迦布的預言, 果然在革老丟年間應驗了, 天下發生大饑荒, 耶路撒冷自難倖免. 教會信徒
前因遭受逼害, 傾家蕩產, 流離四方, 今更逢饑荒, 很多信徒生活益加貧困, 饑寒交迫, 亟盼援手.
安提阿教會的信徒聞訊, 人饑己饑, 大發愛心, "於是, 門徒定意, 照各人的力量捐款, 送去供給在
猶太的弟兄."(11:29), 可見他們是自動自發, 量力捐輸, 向耶路撒冷教會弟兄, 雪裏送炭, 提供物質上
的援助, 定必蒙主喜悅.
      在當時, 外邦人在經濟上比較富裕; 反而在耶路撒冷, 很多信徒因傳福音, 受逼破產, 較為貧窮.
今驟逢大饑荒, 雪上加霜, 處境益加艱難, 亟待救援. 安提阿教會信徒與他們素無往來, 各不相識, 但
在主內卻是一家, 很自然的愛心激動, 完全自發自動, 發起捐款救災, 全是本著愛的真諦 "愛是不求
自己的益處."(林前13:5), 只為別人的益處, 所以愛最活躍的時候, 就是人最困難之時, 耶路撒冷教會
信徒有困難, 安提阿教會教信徒立即伸出援手救助, 而且這種關懷, 人人參與, 沒有壓力, 量力而為,
實在難能可貴. 反觀今天我們發動愛心捐款方式, 不敢恭維, 令人慚愧. 很多人一碰到捐款,愛心全失,
能躲就躲, 上焉者 "請大家捐款, 每人十元." 強制規定金額, 逼人解囊, 雖曰樂捐, 但捐者不樂, 心不甘,
情不願, 不足為法.
      這次安提阿教會的信徒, 自動樂意捐款, 幫助耶路撒冷教會貧困的信徒, 按各人力量, 毫不勉強,
人人參與. 尤其對捐得款項, 非常慎重處理, 交託給教會最可靠的 "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裏."
(11:30), 使所得捐款能安全十足, 送到需要救助的弟兄姊妹手中, 萬無一失.

第六節 教會精神:
      由上可見, 耶路撒冷教會與安提阿教會之間的往來是雙向的, 彼此關懷, 互相扶持, 主裏合一,
這就是教會精神. 第一個成立的耶路撒冷教會就有這種精神, 使徒成立教會以後, "信的人都在一處,
凡物公用."(2:44), 現第二個安提阿教會成立不久, 就有更大的突破, 耶路撒冷教會是純猶太信徒組成
的教會, 彼此相熟, 互愛互助, 不足為奇. 今外邦的安提阿教會的信徒, 竟突破種族, 超越地域, 對遠在
耶路撒冷素眛生平的信徒, 自動自發, 伸出援手, 捐款救助他們渡過饑荒難關, 這愛是何等的大,深願
我們後世信徒能從他們這次善舉, 學到真正愛的功課.
      總之, 教會的主是愛我們的神, 所以教會有個非常獨特的標記, 就是主的愛, 很自然的, 神的愛
就在我們中間不知不覺流出去, 彼此交通, 相互幫助, 我們永遠是在主裏合一的人, 這是我們應有的
見證, 也是我們跟別的教會應有的關係.

 

                                2014年 3月20日 枚核補正 台北 / 2017年 5月14日 二校 台北
                                                         2022年2月17日終校 台北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