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經賞小品(VIII) 81. 下埃人數何不同 - 90. 好人是否定得救

                                   輕鬆讀經賞小品(IX)
                                                目錄

                                                     81. 下埃人數何不同
                                                     82. 葬在示劍究是誰
                                                     83. 雅各示劍闖大禍
                                                     84. 復興以國悖主意
                                                     85. 可否搖籤補使徒
                                                     86. 聖靈的洗與充滿
                                                     87. 聖靈降臨的分別
                                                     88. 保羅為何害教會
                                                     89. 保羅在何處得救
                                                     90. 好人是否定得救

                                   81. 下埃人數何不同

                                                                     讀經
                徒7:14    "約瑟就打發弟兄請父親雅各和全家七十五個人都來."
                創46:27             "還有約瑟在埃及所生的二個兒子,
                                               雅各家來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

       雅各下埃及的人數, 使徒行傳記載為七十五人, 創世記記載為七十人, 兩者似不符,
實無矛盾, 一析述如次:
        I. 七十人說:
           (1) 創世記記載為七十人, 含約瑟在埃及所生二子(創46:27)
           (2) "凡從雅各所生的, 共有七十人, 約瑟已經在埃及."(出1:5)
                  七十人中, 含約瑟在內, 因他也是雅各所生.
           (3) "你的列祖七十人下埃及"(申10:22)

      II. 七十五人說:
           (1) 七十人中, 不含約瑟及其二子, 還有猶大死在迦南二子珥和俄南(創46:12),
                 他們也算是 "雅各全家," 正如司提反說的, 共有七十五人.
           (2) 雅各及其妻和約瑟二子在內, 共七十五人.
           (3) "約瑟就打發弟兄請父親雅各和全家七十五個人都來."(徒7:14),
           這是司提反說的, 他證道時, 引用七十士譯本舊約聖經, 於創46:20中, 加上
瑪拿西和以法蓮五子孫, 中英文本只依希伯來本, 不依七十士譯本, 即希臘本,
故於本節末加上瑪吉、基利、書提拉、比結、他罕等五人(民26:28-29, 35),
所以共七十五人在埃及.

      綜上觀之, 兩者人數雖不同, 乃因計算方法各異, 至有七十人與七十五人之差, 並無矛盾.

                                           82. 葬在示劍究是誰

                                                                    讀經 徒7:15-16
                      "於是雅各下了埃及, 後來他和找們的祖宗都死在那裏, 又被帶到示劍,
                                 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裏."

       依創世記記述, 亞伯拉罕買的是赫人之地, 他把愛妻撒拉葬在幔利前麥比拉田間的洞裏
(創23:17-19); 至雅各所買的乃是示劍之父哈抹子孫之地, 雅各用以支搭帳棚(創33:19);
雅各逝後埋葬那塊地是亞伯拉罕買的麥比拉洞, 不是哈抹子孫之地(創50:12-13); 至於示劍那地,
只有約瑟骸骨從埃及帶回迦南後埋在那裏(書24:32), 司提反證道所講似有失察.
        以上經文, 說明了兩地買賣及埋葬以色列祖宗史實, 示劍地毫無疑問是雅各為支搭帳棚
向示劍之父哈抹子孫買的, 約瑟骸骨就埋在那裏, 此一問題, 解經家尚有下列解釋:
        1. 示劍那塊地是雅各買的, 但名義上歸其祖父亞伯拉罕, 非常可能, 故司提反沒錯.
        2. 雅各是葬在亞伯拉罕買的麥比拉洞, 而司提反說是葬在示劍, 顯然把雅各和約瑟
下葬地點弄錯, 但若把14-16節經文作下列安排, 就可知司提反沒弄錯:
       徒7:14 約瑟就打發弟兄請父親雅各和全家七十五個人都來.
       徒7:15 (於是雅各下了埃及), 後來他(指雅各, 非約瑟)和找們的祖宗都死在那裏.
       徒7:16 又被帶到示劍(指約瑟), 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
                  墳墓裏.
      舊約聖經原文無標點, 不分章節, 故16節的 "他" 可指雅各或約瑟, 但指約瑟才合
文法和事實, 而司提反證道時, 被聖靈充滿, 不會弄錯歷史事實的.
      由上三節經文順序看來, 葬在示劍的是約瑟, 而非雅各, 正如約書亞所記.

                                    83. 雅各示劍闖大禍

                                             讀經: 創34:18-35:1(自行查讀)

       雅各在巴旦亞蘭投靠母舅拉班, 聚妻妾生子, 終於發達, 最後與拉班決裂, 攜妻妾兒女
及牛羊財寶, 浩浩蕩蕩, 榮歸迦南, 安抵示劍城, 以百塊銀子向示劍之父哈抹子孫買了一塊地,
支搭帳棚居住, 並築壇名以色列神壇. 前兩小品一再提到示劍, 不料雅各二子就在示劍闖了
大禍, 故事曲折離奇值得一敘:
        I. 底拿受辱(創34:1-4):
           雅各妻利亞所生女兒底拿, 艷麗可人, 一日, 外出會當地女友, 當地主希未人哈抹
之子示劍, 見底拿艷麗迷人, 動了淫心, 情不自禁, 把她姦污留住, 示劍深愛底拿, 事後百般
安慰, 會負責到底, 娶她為妻; 他誠摯不食言, 立即請求父親哈抹速即前往提親下聘.

      II. 示劍親和(創34:5-12):
           雅各得悉愛女底拿受辱, 被示劍玷污, 怒不可遏, 那時他的眾子正在田野放牧, 只好
閉口不言, 待他們回家後, 再予理論. 不久, 示劍父子前來拜見雅各, 就在此時, 眾子聽見此事,
趕緊從田野回來, 個個憤恨, 怒火中燒, 因示劍姦污雅各愛女, 冒犯以色列家, 罪不可逭. 入門
見老父正與哈抹理論, 哈抹不住道歉, 祈求饒恕, 堅稱示劍愛慕底拿, 懇求雅各允將愛女下嫁
其子為妻, 二家結親, 今後兩族彼此通婚, 互相嫁娶, 融洽同住相處, 此外, 你們還可以在當地
做買賣, 置產業, 提出非常優厚條件. 示劍更懇切向女方父兄說, 但願你們允准恩待我, 你們
要甚麼, 我就給甚麼; 你們要再重的聘金禮物, 只要把底拿嫁給我, 我都照送, 以表赤誠.

     III. 眾子詭詐(創34:13-):
           (I) 佯允結親(創34:13-17):
                 雅各眾子詭詐, 妹子底拿受此奇恥大辱, 個個恨得咬牙切齒, 亟欲報復, 嚴懲
示劍, 他們詭詐如父, 暫且忍住, 對哈抹父子說, "我們不能把妹子嫁給沒受過割禮的人為妻,
那是我們沒法忍受的恥辱, 所以, 除非你們所有男丁跟我們一樣, 都受割禮, 我們才能答應,
此後, 我們就把女兒嫁給你們, 也會娶你們的女兒, 結親通婚, 和睦同住, 兩族融為一族; 倘若
你們不聽, 拒行割禮, 我們就帶妹子底拿走了."
         (II) 中計滅門(創34:18-24):
                哈抹父子聞言, 心中暗喜, 不知有詐中計, 欣然應允, 拜謝回府. 少年郎示劍,
父之愛子, 在家頗受寵愛尊崇, 因深愛底拿, 亟欲迎娶完婚, 返家後, 迫不及待, 哈抹父子立即
到城門口, 向族人宣告, "最近向我們買地支搭帳棚居住的外來人, 願與我們和睦相處, 倒不如
准他們在此地安居做買賣, 我們的地夠大, 容得下他們, 我們可以娶他們的女兒為妻, 也可以
把我們的女兒嫁給他們, 但他們要求, 我們必需做一件事, 他們才答應和我們同住, 融為一族,
那就是我們所有所有男丁, 都要和他們一樣受割禮; 這樣, 他們的牲畜財物豈不都歸我們了嗎.
所以, 只要答應他們要求, 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凡從城門口出入的人, 都聽從哈抹父子的宣告, 所有男丁遵示都受割禮!

   IV. 冷血屠丁(創34:25-29):
         到了第三天, 凡受割禮男丁最疼痛之時, 雅各二子就是底拿二兄西緬和利未, 各拿
刀劍, 趁示劍城毫無防備之時, 衝上大街, 砍殺所有男丁, 也誅殺了哈抹和示劍父子, 把底拿
從示劍救出走了.
         雅各其他諸子也因為妹子被玷污, 怒火中燒, 都紛紛衝入被殺男丁之家, 大肄擄掠,
牛羊馬驢, 田間作物, 無一倖免, 尤有甚者, 婦女孩子及屋中所有財貨, 擄掠一空, 慘絕人寰!

    V. 雅各訓斥(創34:30-35:1):
        事後雅各亦認為眾子做得過份, 訓斥西緬和利未, "你們太過冷血莽撞, 連累了我,
使我在本地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中, 惡名昭彰, 難以立足, 我們人丁稀少, 他們必定聯合起來,
擊殺我, 我和全家都必滅絕, 有禍了!
        訓畢, 立即星夜兼程, 逃離示劍, 直奔伯特利去了.

                                      84. 復興以國悖主意

                                                    讀經: 徒1:3-8(自行查讀)

      主耶穌復活後, 活生生顯現給門徒看, 與他們共處四十天, 講說神國的事, 同時吩咐他們
不要離開耶路撒冷, 直至受聖靈的洗. 四十天告終時, 主與門徒在橄欖山麓聚會, 門徒察覺到
衪似將離開他們, 而他們關切的以色列國復興, 主隻字末提, 亦無行動, 深惑不解, 乃急切問主,
"主啊! 你復興以色列國, 就在這時候嗎?(徒1:6), 換言之, 就是迫不及待問主, "此時是否應該
復興以色列國了?
      事實上, 主降生之目的在建立屬靈國度, 但門徒誤以為主的國是屬地的國, 所以主立即
糾正他們, "父憑著自己的權柄, 所定的時候日期, 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徒1:7), 接著, 交付
他們往天下傳福音的大使命(徒1:8).
      其實門徒焦急, 也不無道理, 因以色列亡國被擄後, 幾百年來, 猶太人無時無日不在盼望
彌賽亞降臨, 拯救他們, 復興以色列國, 這種心態, 無可厚非. 所以, 以色列人不斷逼迫主耶穌
作他們的王(約6:15), 主也明白告訴他們, 他們要坐在寶座上審判國人(太19:28); 同時, 他們
又都以為神的國快要顯現出來(路19:11), 他們這些想法, 在在表示主升天之時, 門徒對復興
以色列國的認知無誤, 他們的盼望也非子虛, 只是他們不知主要在何時復興以色列國, 才發
此問; 主給他們的回答是復興的時間無人知, 只有天父知. 這就暗示那本是衪第一次降臨之
目的, 要在衪第二次再來才應驗, 即福音傳遍天下之時(太24:14).

                                       85. 可否搖籤補使徒

                                                                讀經: 徒1:26
                              "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籤, 搖出馬提亞來, 他就和十一個使徒同列."

      猶大賣主, 仆倒肚腹崩裂而亡(徒1:18), 為補遺缺, 選出巴撒巴又稱猶士都的約瑟以及
馬提亞二人, 後經禱告, "眾人為他們搖籤搖出馬提亞來, 他就和十一使徒同列."(徒1:26).
此一搖籤補使徒問題, 焦源濂牧師於其口述 "使徒行傳" 第一部總論 第二章 第二節
III. 補選使徒中, 已有精闢論述, 摘述如下:

      門徒遵主命回耶路撒冷等候期間, 除不斷恆切禱告外, 首先處理賣主猶大使徒遺缺問題,
玆分二點說明如次:
       I. 猶大賣主下場(徒1:15-20):
           猶大蒙主使用, 名列十二使徒之一, 不知感恩, 潔身自愛, 竟貪財賣主, 害主釘死在
十字架上, 這雖係經上預言應驗, 但其惡行, 天怒人怨, 罪不可赦. 他賣主後, 良心發現, 自認
流無辜人血有罪, 悔不當初, 乃把賣主得來的三十塊錢, 退回祭司長和長老, 他們都不願惹罪
上身, 要猶大自己承擔, 他乃把錢丟殿中, 轉身就走, 自縊身亡. 祭司長及長老不敢把這髒錢
存放庫中, 乃用此錢, 向窯戶買了一塊田, 用來埋葬外鄉人, 應驗了先知耶利米血田的預言
(太27:3-10). 猶大上吊自殺, "以後身子 仆倒, 肚腹崩裂, 腸子都流出來."(1:18), 死狀至慘.

     II. 補選使徒遺缺(徒1:21-26):
          彼得於聚會時, 在弟兄中站起來, 宣告賣主猶大的悲慘下場, 並且援引詩篇 109:8
"願別人得他的職份." 要求補選, 以填補猶大遺缺, 目的在盡人的本份, 把同工健全起來.
彼得提出補缺人選的條件, "所以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始終出入的時候, 就是從約翰
施洗起, 直到主離開我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 必須從那常與我們作伴人中, 立一位與我們
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徒1:21-22). 簡言之, 候選人必須具備下列二項資格:
          (I) 與主關係密切:
                候選人應對主耶穌的為人和教訓有非常深切的認識與了解, 因他必需與其他
使徒 "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 所以, 與主應有密切交往親密關係. 經文 "始終出入" 正是說明
與主不是偶爾發生關係, 斷斷續續, 藕斷絲連, 而是與主保持經常恆久不變的關係. 換言之,
就是具備其他十一使徒, 完全一樣的資格, 所不同的是十一使徒是主耶穌在世時親自呼召的.
這是使徒們按自己狀況所定的資格, 以期找到一位與自已相似的同工遞補.
         (II) 與使徒關係良好:
               "常與我們作伴的人" 表明候選人不但要與主關係親密, 且要與十一使徒關係
良好, 和其他事奉主的同工也有很好關係, 這點非常重要, 作同工必需同心合一, 捐棄已見,
全然擺上, 忠心事奉主. 在教會中我們也常常感覺得到, 同工之間, 如果關係不好, 非常痛苦,
往往不死不活, 痛苦莫名, 對教會的傷害實在太大, 正如手長毒瘡, 日夜煎熬, 痛不欲生, 不如
砍掉, 長痛不如短痛, 徹底解決問題. 所以選擇同工, 應萬分慎審, 寧缺毋濫.
                依照彼得宣示資格條件, 結果選出巴撒巴又稱猶士都的約瑟和馬提亞二人, 眾人就
禱告說: "主啊! 你知道萬人的心, 求你從這兩個人中, 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 叫他得這使徒的
位分, 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 往自已的地方去了."(徒1:24-25), 禱告完畢後, "眾人為他們搖籤,
搖出馬提亞來, 他就和十一使徒同列."(徒1:26). 說到搖籤, 古亦有之, "籤放在懷裏, 定事由
耶和華."(箴16:33), 那時, 用木石作籤, 藉搖籤讓神作決定之舉, 屢見不鮮.
      以搖籤方式選出馬提亞, 有人認為不妥, 因不是出於神的感動, 而是出於人的做作,
加以選出來的馬提亞, 後來聖靈都沒有記載他的事, 有人說這缺應由保羅遞補才公允, 但是
別忘了, 那時保羅還沒有主光照, 悔改歸主, 他還是殘害基督徒的冷血劊子手掃羅, 怎能補他?
此外, 如馬提亞入選, 不討神喜悅, 但這十二使徒都是在五旬節被神大大使用, 所以聖經以後
不再提他, 並不足以說明他在主的地上大工中, 沒有起到作用. 就如馬太, 他寫完馬太福音後,
聖經對他也沒多所著墨, 這點我們要有正確的看法和認識, 體察神意, 不可妄自論斷.
      總之, 以上是五旬節聖靈降臨前, 門徒的卓越表現, 他們除了恪遵主命, 完全順服, 留在
耶路撒冷禱告等候以外, 更加致力於慎選同工, 健全組織上. 由使徒行傳的記載, 讓我們看到
第一批同工都非常優秀, 同心合一, 同為復活的主作見證, 讓他們定下嚴格的條件, 篩選合適
人選, 遞補賣主猶大使徒遺缺, 雖用搖籤方式, 二中選一, 不是神親自揀選呼召, 但這種安排,
經過眾人禱告, 必蒙神喜悅允准, 君不見這十二位使徒被神大大使用, 大家在耶路撒冷, 同心
禱告, 靜候聖靈降臨, 讓教會順利誕生, 改變人類歷史, 哈利路亞, 感謝主!

III. 是否合主心意:
       補選使徒已有上述精闢論述, 是否合主心意? 解經家看法不一, 分述如下:
      (I) 不合主心意;
            1. 只選二人, 限制主的選擇, 至為不妥.
            2. 使徒眾人禱告: "主啊! 你知道萬人的心, 求你從這兩個人中, 指明你所
揀選的是誰?"(徒1:24-25). 既提萬人, 卻選二人, 怎合主心意?
            3. 馬提亞當選後, 聖經再不提其名與事工, 表示主不使用他.
            4. 主早定意, 要揀保羅為使徒, 作衪器皿, 故選馬提亞, 顯不合主心意.
     (II) 合主心意;
             1. 馬提亞合彼得所提補選條件 "時常與十一使徒作伴的人"(徒1:22-23);
那時, 保羅不符這條件.
             2. 當時合彼得條件者, 可能只此二人, 誰能限制主的選擇? 若不合主心意,
祂可以異象指示合祂心意人選, 正如主以異象糾正彼得偏差, 以及指示
哥尼流迎彼得.
             3. 聖經再不提馬提亞, 並不表示他不合主心意, 因其他使徒如巴多羅買、
多馬和奮銳黨西門等, 日後也未提及.
             4. 主揀選保羅為使徒, 與馬提亞當選遞補使徒, 並不衝突.

                                       86. 聖靈的洗與充滿

                                                                         讀經
                                 徒1:5 "約翰是用水施洗, 但不多幾日, 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徒2:4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 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 說起別國的話來."

      使徒行傳同時提到"聖靈的洗"和"聖靈充滿," 二者都與聖靈有關, 但是作用不同, 不是
同一樁事, 應予區分, 認識了解, 以免混淆, 分述如下:
       I. 聖靈的洗(徒1:5):
           聖靈的洗是一種洗禮, 只在信主的時候施行一次, 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 神的兒女,
參加主的教會, 成為肢體.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 都是從
一位聖靈受洗, 成了一個身體, 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 這表明悔改信主之後, 我們接受
聖靈洗禮, 把人與人之間過去的分歧隔閡洗掉, 讓我們在主的生命裏合而為一, 乃非常明顯
事實, 譬如, 在人群中, 有很多素來不認識的人, 一旦發現其中有吃飯禱告的人, 馬上就覺得
他們非常熟悉親熱, 因都是主內的弟兄姊妹, 所有隔閡, 瞬間消除, 距離立即拉近, 這是一次
聖靈洗禮神蹟.

    II. 聖靈充滿(徒2:4):
         聖靈充滿與聖靈的洗不同, 前者是一次過的洗禮; 後者則是多次的充滿. 使徒行傳
只開頭提過聖靈的洗, 但多次提到聖靈充滿. 說明如次:
         (I) 充滿重點:
               聖靈降臨時, 除出現超自然現象外, 在門徒身上也出現超自然改變, 就是 "說起
別國的話來."(徒2:4), 所謂別國的話就是方言, 但這方言與今天我們聽見的方言不同, 聚集中
120個門徒, 至少說十五種別國的話, 他們說些甚麼, 我們無從知道, 但他們彼此都聽得懂,
大家說的都是 "神的大作為."(徒2:11), 不是胡言亂語, 空洞無稽的話. 這是聚集門徒前所未有
的奇特經歷, 且是很罕見的現象, 用不同的語言, 不是亂講胡言, 而是講說有內容有意義的話,
個個都是如此, 真不尋常. 除了說方言外, 他們還有個很重大的改變, "彼得和十一使徒站起,
高聲說"(徒2:14), 表示他們都能站起來講道, 實在神妙.
              每次談到聖靈充滿, 最令人羨慕的就是會 "說起別國的話來." 不花時間, 不費
一分錢, 更不需下苦功學習, 瞬間就會說外語, 無師自通, 真令人羨慕! 事實上, 使徒行傳著重
的不是說方言, 而是彼得講的那篇信息(徒2:14-36).
              我們對第一次聖靈降臨的經驗和事實, 必需有正確的認識, 才會有正確的了解.
使徒行傳只用九節經文敘述說方言; 但對彼得的講道, 卻不厭其詳, 花了34節經文詳述. 試問
門徒說方言的結果如何? 有沒有人因聽了他們說方言信主? 一個也沒有, 可說毫無果效, 甚至
遭人譏笑, 說他們在集體發酒瘋. 至於彼得的講道, 聽眾扎心, 大大感動, 果效奇佳, 結果驚人,
聽眾悔改歸主的, 一天就達三千人之眾. 足見聖靈充滿重點不在說方言, 而在傳講神的信息.
       (II) 充滿方式:
              聖經記述聖靈充滿, 都是以第三人稱語氣說使徒和門徒 "被聖靈充滿," 從未
以第一人稱說 "我被聖靈充滿," 故若有信徒說 "我被聖靈充滿," 且以此誇耀, 自己屬靈, 高人
一等, 那就犯了神前高抬自己大忌, 不合聖經; 因人被聖靈充滿, 別人可見, 得以鑑定. 所以
人被聖靈充滿是被動的, 聖經從未記述有人祈求聖靈充滿, 就得充滿, 因為聖靈只充滿心中
聖潔信徒.
     (III) 充滿次數:
              新約總共記述十次聖靈充滿現象:
               1. 門徒五旬節被聖靈充滿(徒2:1-13).
               2. 彼得治瘸被捕, 公會受審時被聖靈充滿(徒4:5-10).
               3. 彼得和瘸子獲釋, 回到會友中間, 眾人禱告完畢, 聚會地方震動, "他們
                   就都被聖靈充滿, 放膽講論神的道."(徒4:23-31).
               4. 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 聖靈充滿的人(徒6:-5).
               5. 司提反被聖靈充滿, 定睛望天(徒7:55).
               6. 亞拿尼亞給掃羅施洗時說, "我來叫你能看見, 又被聖靈充滿"(徒9:17).
               7.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 被聖靈充滿(徒11:24).
               8. 掃羅又名保羅, 被聖靈充滿(徒13:9).
               9. 保羅第一次宣道之旅, 於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會堂講道, 觸怒頑梗
                   猶太人, 保羅和巴拿巴被驅逐出城, 門徒目睹二人平安離去, 滿心歡喜,
                   被聖靈充滿(徒13:52).
             10. 不要醉酒, 酒能使人放蕩, 乃要被聖靈充滿(弗5:18).

                                       87. 聖靈降臨的分別

      新約時代, 聖靈降臨, 進入聖靈時代, 聖靈作工, 出現聖靈充滿的超自然現象. 舊約時代,
聖靈也在作工, 也有聖靈充滿現象, 如造會幕的比撒列, 被神的靈充滿, 使他有智慧、有聰明、
有知識, 能作各樣的工(出31:2-3); 又如約瑟為法老解夢, 法老佩服得五體投地, 乃對臣僕說:
"像這樣的人, 有神的靈在他裏頭, 我們豈能找得著呢?"(創41:38), 可見約瑟有異能解夢, 乃因
他被聖靈充滿; 其他如參孫掃羅等皆因聖靈降身, 在他們身上作工, 所以顯出神奇能力.
由上可見, 不論舊約時代或新約時代, 聖靈都在作工, 有聖靈充滿現象, 但本質不同如下:
       I. 舊約時代:
          聖靈降臨是暫時的, 而且是移動的, 聖靈降臨人的身上, 隨時可以離開, 被聖靈充滿
的人, 完全改變, 大不相同, 一旦聖靈離開, 就恢復本相, 原形畢露, 軟弱無能. 掃羅就是如此,
他犯罪以後, 最怕的事就是聖靈離開他, 正如大衛在悔罪詩中所說: "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詩51:11).

     II. 新約時代:
          聖靈充滿是永久的, 而且是固定的, 不會隨時離開, 而且特別對信主的人, 賜他印記,
永不磨滅, 所以接受耶穌基督的人, 身上就有聖靈印記. 神看人得不得救, 就看他身上有沒有
聖靈印記, 真偽立辨, 無可遁形. 聖靈內住我們的身內, 有時我們會得罪聖靈, 會令聖靈耽憂,
但聖靈永遠不會離開.

       總之, 舊約時代, 聖靈為了工作的特別需要, 不管這人的為人好不好, 聖靈還是使用他,
降在他的身上, 對參孫如此, 對掃羅也是如此; 新約時代, 聖靈充滿的目的在改變人的生命,
注重人的生命工作, 使工作與聖靈連繫在一起, 這是聖靈工作的特點.
      使徒行傳記載, 聖靈降臨以後, 不斷在事奉他的人身上, 顯出他的特點, 除在方言口才外,
還有很多完美改變. 聖靈充滿的記載, 最明顯的在: 徒2:14-36; 4:8,13; 6:3-4 等節, 請自行查考.

                                      88. 保羅為何害教會

                                                                  讀經 徒8:3
                                "掃羅卻殘害教會, 進各人的家, 拉著男女下在監裏."

      保羅原名掃羅, 本是猶太教中法利賽黨熱心激進份子(加1:14, 腓3:5-6), 此黨曾屢圖殺害
耶穌(福音書記載甚詳).司提反傳揚耶穌復活之道被捕, 在公會面對頑梗猶太教徒, 慷慨證道,
鏗鏘有聲, 以耶穌是彌賽亞為主題, 宣告耶穌的再來以及救贖大工, 打倒猶太教的律法制度,
這些都是嚴守律法, 熱心激進份子掃羅, 難以接受的. 此外, 猶太教相信彌賽亞來臨可以復興
以色列國, 故在彌賽亞降臨前, 所有攔阻此事實現的勢力必需全面打壓.
      猶太教膽敢殘害教會, 其來有自, 依猶太傳統, 凡攔阻彌賽亞國實現之勢力, 得毫不留情,
砍盡殺絕, 甚至發動聖戰, 徹底剷除. 他們理直氣壯, 援引下列舊約歷史事伴警告叛逆:
       1.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拜金牛犢, 斬殺達三千人之眾, 殺人者無罪(出32:28).
       2. 以色列人在米甸, 與當地女子行淫邪, 非尼哈忿而殺之無罪(民23:1-9).
       3. 以利亞在迦密山誅殺450個巴力先知, 認係替主行道, 不是行凶(王上18:40).
      因此, 猶太教熱心份子掃羅認為耶穌不可能是彌賽亞, 是冒牌貨, 四處傳播邪說, 吸收
信徒, 絕難容忍, 必需剷除, 故掃羅毫不手軟, 逼害教會, 殘殺信徒, 使家破人亡, 真慘絕人寰;
掃羅不在乎, 認沒違反律法, 正如主耶穌當日的預言, "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 並且時候將到,
凡殺你們的, 就以為是事奉神(約16:2).

                                       89. 保羅在何處得救

                                                        讀經 徒9:1-5, 10-18
                                                                 (自行查讀)

      保羅在何處得救? 解經家有下列兩種看法:
       I. 大馬色路上(徒9:1-5):
           掃羅持大祭司文書, 到大馬色各會堂, 要捉拿信奉耶穌的叛徒, 行路將到大馬色時,
忽然天上發光, 四面照著他, 使他仆倒在地, 聽見有聲音對他說, "掃羅, 掃羅, 你為甚麼逼迫我?"
           掃羅回答, "主啊, 你是誰?"
           主說, "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就在此處大馬色路上, 保羅得救.

      II. 大馬色城內(徒9:10-18):
           那時, 大馬色城內有一門徒亞拿尼亞, 主在異象中指示他往直街去, 在猶大的家中,
訪問一個大數人掃羅; 亞拿尼亞見主異象, 要他去見逼害信徒的劊子手, 起初猶豫不前, 主對
他說, 你只管去, 他是我揀選的器皿, 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及以色列人面前, 宣揚我的名, 我也
要指示他, 為我的名, 必需受許多苦難.
           於是, 亞拿尼亞立即遵示前往, 進門見掃羅正在禱告, 乃按手在他身上說, 兄弟掃羅,
在你來的路上, 向你顯現的主, 就是耶穌, 打發我來, 叫你能看見, 且被聖靈充滿, 掃羅的眼睛,
好像有麟立刻掉下來, 使他目明能再看見, 於是馬上起來受洗, 可見保羅是在大馬色城內得救.

      以上兩說, 各有所本, 各有道理, 但亦有解經家對笫一說持不同看法, 掃羅稱呼主所用的
"主啊" 只是猶太人對人謙順稱呼, 不是信主後信徒對主的稱呼; 若謂信主時, 信徒就蒙聖靈
內住, 則笫一說更合理. 但信主時就蒙聖靈內住, 是後期很自然的事, 如彼得和約翰早就信主,
後來才有聖靈內住, 保羅也是如此.
      事實上, 保羅信主有其一定過程如次:
       1. 掃羅首先在大馬色路上, 突見大光, 頓覺有 "神明" 向他顯現, 乃稱這 "神明" 為主,
並知這神明名耶穌, 就是他一直反對和逼迫的耶穌, 此刻正是他蒙蔽的心開竅之時, 接受主
的心隨之開啟;
       2. 接著, 一連三日, 掃羅在大馬色城內, 不吃不喝, 心中反復思量路上: 大光光照神蹟;
大光中與主的對話; 司提反鏗鏘證道和壯烈殉道; 教會信徒堅信耶穌, 不懼坐牢, 勇於殉道,
死不退縮等情景, 難道他們信的是真的? 若是, 我豈不是與神為敵, 殘害忠良嗎? 盤桓腦際,
驅之不散. 一直至聽到亞拿尼亞對他說的一番話, 和他所行神蹟, 終於完全順服, 立即受洗,
這就是保羅信主得救的整個歷程.

                                      90. 好人是否定得救

                                                                讀經 徒10:35
                                  "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

      主藉異象引導, 讓使徒彼得到他萬分不願去的外邦人哥尼流家傳道, 哥尼流是該撒利亞
羅馬百夫長, 他是個虔誠人, 全家都敬畏神, 多多賙濟百姓, 常常禱告神(徒10:1-2). "虔誠" 和
"蒙恩" 二詞在使徒行傳中, 用在外邦人身上, 乃指遵守猶太教教條的人. 哥尼流一家在彼得
帶領下, 全家奇妙歸主名下, 成為天國子民(徒10:44).
       彼得在哥尼流家證道時說, "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 是否表示
世人只要有好行為, 就蒙神悅納, 一定得救?
       人的好行為是神始終讚賞的事, 怛人得救不是靠好行為, 而是靠信(羅9:30, 32; 弗2:8-9).
上述彼得證道所說, 只是指出一件神悅納世人的事, 而不是說人得救是靠好行為, 固好行為
沒絕對標凖, 不過好行為毫無疑問是神悅納的(林後6:2), 故好行為是接受福音的沃士, 使人
因信得救.

                                                            (本段完)

                                                       感謝主, 讚美主,
                                                      一切榮耀歸我主,
                                                       哈利路亞, 阿們!

                                             2022年 6月16日 佈樂格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