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聖經經典人物故事(XVIII) 第十八回 司提反壯烈殉道

 

 
 

                                聖經經典人物故事(XVIII)
                                 第十八回  司提反壯烈殉道
                                                   前言

       初期救會發展神速, 信徒突然激增, 凡物公用, 人數一多, 使徒照顧不及, 致在日常供給寡婦
飯食上, 發生問題, 引發怨言, 所幸神賜彼得智慧, 劍及履及, 立即針對問題, 改進教會組織, 並在
信徒之中, 選出七執事, 由於所定執事當選資格嚴謹, 選出執事, 均係一時之選, 非常優秀, 尤其是
司提反(Stephen)和腓利(Philip)二執事, 前者是第一位為主殉道, 美好壯烈, 其鮮血, 播下福音種子,
加速福音外傳; 後者突破疆域, 把福音傳入撒瑪利亞, 甚至傳入非洲. 玆先將司提反壯烈殉道故事
為文, 大家分享.

  I. 新星乍現悲殞落(徒6:8-15):
     (I) 危機化解:
           五旬節聖靈降臨, 教會在耶路撒冷完美誕生, 蒙神祝福, "主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徒2:47), 使信徒激增, 非常興旺. 因門徒不斷增加, 服事的人卻沒有隨之增加, 以致工作發生缺點,
那就是 "在天天的供給上, 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徒6:1b), 這原是無心之過, 但因為服事工作疏忽,
發生問題, 引起 "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徒6:1a), 怨言對教會的和諧傷害至大,
倘不立即妥善處理, 會產生很大的破壞力和自我毀滅力, 破壞教會的團結, 導致教會的分裂, 不可
等閒視之.
           初期的教會由使徒帶領, 首席使徒彼得, 得神賜智慧, 當機立斷, 針對問題, 找到了缺點,
"我們撇下神的道, 去管理飯食, 原是不合宜的."(徒6:2), 他立即促請全體使徒, 並召集所有門徒,
開大會當面把問題說清楚, 馬上解決, 強調使徒已盡力, 能夠做的總想樣樣都做好, 現發生缺失,
引起怨言, 顯示有問題, 不能坐視不管, 再拖下去. 這跟使徒的職份有關, 神召使徒, 是要他們祈禱
傳道,不是管伙食辦庶務的, 現二者不能兼顧, 就要建立管理制度, 妥善分工, 持守神賜給使徒位份.
於是定出有好名聲、聖靈充滿和智慧充足等三項嚴格條件, 讓門徒選出七位執事(徒6:3), 司提反
就是其中佼佼者.
            使徒彼得明智果斷, 迅速化解了教會空前的危機, 使危機化為轉機, 奠下教會日後篷勃
發展的根基, 感謝主.
     (II) 新星乍現(徒6:5-8):
             教會建立制度, 化解危機, 在神祝福下, 信徒日增, 更加興旺,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人才
輩出, 其中培養出一位非常傑出的新星司提反, 他被選為七執事之一, 他的卓越事工, 不在他服事
供給寡婦飯食方面成就, 而是他在傳主福音作見證方面的優異表現. 可見當時教會從事庶務服事
執事, 並非專做事務方面的工作, 因每位基督徒都身負為主傳福音的重要使命, 七執事自不例外.
司提反在傳道及行事為人方面, 是七執事中最傑出的一位, 他 "乃是大有信心, 聖靈充滿
的人."(徒6:5), 表現在 "滿得恩惠能力, 在民間行了大事和神蹟."(徒6:8), 由此可見, 他不但在飯食
供應上有良好的服事, 而且在生命上有美好的見證, 表現非常傑出優異, 是顆閃閃發光的新星.
     (III) 傳道受謗(徒6:9-11):
              司提反像顆燦爛的晨星, 由主興起, 光芒四射, 他充滿聖靈, 大有能力, 口才無礙, 傳講
主道, 真理服人, 頭角嶄露, 但想不到竟招來同是外地回來耶路撒冷, 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 強烈
辯駁和全力反對, 從經文看來, 他們的會堂在耶路撒冷. 那時, 城裏既有聖殿, 為何還有會堂存在?
我們知道聖殿是所有猶太人敬拜神的地方, 他們從不同的外邦回來, 物以類聚, 分別成立小會堂,
方便聚會敬拜, 無可厚非. 每一會堂有不同名稱, 各有特色, 分述如次:
               1. 利百地那會堂(Synagogues of Liberties[the Freeman]):
                   當年希臘帝國和羅馬帝國征服很多地方, 也征服了猶太地, 把猶太人當作戰利品,
擄去作奴隸, 他們被擄在外邦為奴, 有些日後被親人用金錢贖出, 也有蒙皇帝特赦釋放為自由人
(Freeman),這個會堂就是由外地得到自由回來的猶太人組成, 他們多半來自歐洲的希臘和羅馬,
由於背景相同,經常聚集一起, 日久便成為自己的會堂.
                2. 古利奈會堂(Synagogue of Cyrenians):
                    古利奈(Cyrene)位於非洲北岸, 埃及之西, 瀕地中海, 古稱呂彼亞, 即今之利比亞,
這會堂就是從這裏歸回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設立的.
                3. 亞力山大會堂(Synagogue of Alexandrians):
亞力山大係埃及北方名城, 在尼羅河口之西, 瀕地中海, 該城係亞力山大帝於主前
332年建立, 聖經新約七十士譯本, 即成於斯, 古時甚多猶太人居此, 後回歸聖地, 亦於耶路撒冷
建有會堂.
                4. 基利家會堂(Synagogue of Cilicia):
                    基利家位於小亞細亞東南方, 今土耳其境內, 三面環山, 南瀕地中海, 羅馬帝國於此
設省, 首府大數, 係保羅的家鄉, 故他雖係猶太人, 但生下來就享有羅馬國籍, 從這裏歸回的猶太人,
也在耶路撒冷建立會堂.
                5. 亞西亞會堂(Synagogue of Asia):
                    亞西亞位於今土耳其半島西岸, 西瀕愛琴海, 南臨地中海, 羅馬帝國亦於此設省,
名城以弗所為其重要海港, 這裏回歸耶路撒冷的猶太人, 也照樣設有會堂.
這些會堂的猶太人, 都不是說希伯來話的本地猶太人, 而是外地回來說希利尼話的外地
猶太人, 司提反說希利尼話, 運用語言上的便利, 便經常進入他們的會堂, 向他們傳福音, 作見證,
因此受到謗瀆, 惹來殺身之禍, 誠始所未料, 這些猶太人, 剛硬頑梗, 聽不進司提反傳講神國的道,
群起反對, 嚴詞辯駁, 但奈何不了司提反, 辯不倒他, 反而給司提反駁得啞口無言, 體無完膚, 原因
是 "他以智慧和聖靈說話."(徒6:10), 所以詞鋒犀利, 大有能力, 使得這些會堂的猶太人, 敵擋不住,
死拗到底, 不肯屈服, 老羞成怒, 於是狠下心, 要把他鬥倒, 取他性命, 以洩心頭之恨.
      由上可見, 基督徒與信仰不正確的信徒, 大不相同, 真信仰如司提反者, 係以智慧和聖靈說話,
滿有恩惠能力, 眾人恨他, 要置他於死地的時候, 他面對危難, 毫不畏懼, 反而臉上有天使般面貌
(徒6:15), 心中對人毫無怨恨, 且對真理執著堅持, 絕不妥協讓步, 心中坦然, 滿心歡喜; 至於那些
信仰不正確者, 心中充滿仇恨, 咬牙切齒, 面露凶光, 不擇手段, 毫不留情, 打擊報復. 這就是真假
信仰, 截然不同之處. 整卷使徒行傳記載, 都是如此, 在在突出這二種不同信仰的抗爭, 即真信仰,
以司提反為代表; 假信仰, 即不正確信仰, 以反對他的猶太人為代表. 二者之間, 持續不斷的對抗
鬥爭, 這種光景, 直至今日, 仍然存在, 我們要隨時警醒, 份外小心, 別給魔鬼留地步!
      (IV) 新星殞落(徒6:12-15, 7:54-58a, 59a, 60a):
               1. 情勢生變:
                   司提反像顆閃耀的晨星, 剛出來為主工作, 就頭角嶄露, 不同凡響, 惜他才華顯露
不久, 為主殉道之日瞬即到來, 恰像一顆晨星, 而且是突然出現, 光芒四射的晨星, 眨眼間, 太陽
東升, 光芒頓失, 不見亮光, 但給世人留下非常深刻, 難以磨滅的印象.
                   自五旬節聖靈降臨在耶路撒冷當時的120位門徒身上, 使他們充滿聖靈, 大有能力,
在彼得帶領下, 第一間教會應運而生. 教會甫告成立, 彼得和其他使徒同工, 立即展開為主傳福音
作見證事工, 當彼得行神蹟, 醫好生來瘸腿乞兒, 聲名大振, 驚動祭司、守殿官和撒都該人, 他們
立即出來干涉打壓, 指控他 "本著耶穌, 傳說死人復活."(徒4:2), 妖言惑眾, 並把他捉拿下獄. 那時,
耶路撒冷的百姓, 對基督徒仍有好感, "主藉使徒的手, 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 他們都同心合意
的在所羅門的廊下, 其餘的人, 沒有一個敢貼近使徒, 百姓卻尊重他們."(徒5:12-13), 後彼得等三人
下獄, "主的使者, 夜間開了監門, 領他們出來, 說, 你們去站在殿裏, 把這生命的道, 都講給百姓聽."
(徒5:19-20), 當差役將實情稟告, "你們收在監裏的人, 現在站在殿裏教訓百姓, 於是守殿官和差役
帶使徒來, 並沒有用強暴, 因為怕百姓用石頭打他們."(徒5:25-26), 由此可見, 教會初期, 耶路撒冷
百姓的心態是歸向主, 而且支持基督徒的. 可是自教會發生危機, 雖然及時處理化解, 但當時百姓
受假信仰及不正確思想影響, 漸被迷惑, 情況發生微妙變化, 開始對基督徒反感排擠, 誠始所未料.
               2. 見證受誣:
                   司提反異軍突起, 激起高潮, 因他口若懸河, 辯才犀利, 又以智慧和聖靈說話, 所作
見證, 鏗鏘有聲, 使反對他的人無法抵擋, 但不甘俯首稱臣, 反而惱羞成怒, 懷恨在心, 為了要拔去
眼中釘, 把他徹底打倒消滅, 不惜使用卑鄙手段, 收買人作假見證, 極力打擊破壞他, 全面詆毀他,
"他們又慫動了百姓長老並文士, 就勿然來捉拿他, 把他帶到公會去, 設下見證, 說, 這個人說話,
不住的蹧踐聖所和律法. 我們曾聽見他說, 這拿撒勒人耶穌, 要毀壞此地, 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
我們的規條."(徒6:12-14), 司提反對這些莫須有不實的指控, 勇敢面對, 毫不畏縮, 在大祭司以及
眾百姓的面前, 全力反駁申辯, 義正詞嚴, 真誠勸誡他的以色列同胞, 要以史為鑑, 及時回轉悔改,
求神赦罪, 免蹈列祖覆轍, 這篇精闢警世證道(詳參. 以古鑑今勸回轉), 扣人心弦, 永垂青史,
                3. 選民暴行:
                   (1) 激起惱怒:
                         司提反公會申辯證道, 以列祖殷鑑, 苦口婆心, 敦勸百姓回轉悔改, 勿執迷不悟,
後悔莫及. 豈料忠言逆耳, 聽者藐藐, 未加理睬, 反而 "極其惱怒, 咬牙切齒."(徒7:54), 恨不得把
司提反生吞活剝, 碎屍萬段, 以洩心頭憤恨.
                   (2) 蜂擁而上:
                       "眾人大聲喊叫, 摀著耳朵, 齊心擁上前去."(徒7:57), 由於心中充滿憤怒, 咒罵
不絕, 祗見眾人大聲喊叫, 他們摀著耳朵, 不願聽到他的見證, 因他們覺得, 司提反講的話, 會污穢
他們的耳朵, 這群人齊心蜂擁而上, 好像有股看不見力量, 在慫恿他們, 盲目前衝. 像有次主耶穌
趕鬼時, 鬼一出來, 群豬齊心奔向海中跳一般(可5:1:17), 試想二千頭豬, 一起向前狂奔, 實係裏面
那股看不見的力量使然, 這群暴民的瘋狂行動, 也是如此.
                   (3) 城外石打:
                         憤怒猶太人 "把他推到城外, 用石頭打他."(徒7:58a), 這群怒火中燒, 失去理性
的暴徒, 把司提反推到城外, 因為他們不能在公會打死他, 以免他的血污穢聖所, 所以要推到城外
行刑, 城外是處決罪犯地方, 這群暴民把司提反當作頭號罪犯, 要用石頭把他活活打死, 按猶太人
的規矩, 石頭要先打犯人胸部, 然後再亂石處死, 非常殘忍.
                         這裏有段有趣插曲, 當暴徒石打司提反之時, "作見證的人, 把衣裳放在一個
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徒7:58b), "掃羅也喜悅他被害."(徒7:60b). 這個少年掃羅, 非等閒之輩,
他竟是日後神親自揀選器皿, 且大大使用的大使徒保羅!
                   (4) 美好殉道:
                         司提反是第一個為主殉道者, 也是第一個在歷史上為耶穌基督的名, 把生命
擺上的聖徒. 他在石打之前, 從容就義, 形象很美, "在公會裏坐著的人, 都定睛看他, 見他的面貌,
好像天使的面貌."(徒6:15), "司提反被聖靈充滿, 定睛看天, 看見神的榮耀, 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
右邊, 就說, '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徒7:55-56). 他被聖靈充滿, 不是行刑前一剎那
充滿, 而是常被聖靈充滿, 他舉目望神, 信靠神, 禱告神, 他若不舉目望天, 仰望真神, 他眼前所見,
定是愁雲慘霧, 人間地獄, 恐怖可怕; 一旦他舉目望天, 眼前景象就完全不一樣, 一切都變得那麼
安祥美好! 他殉道前美好的形象, 感人情景, 描述如次:
                           i. 舉目望天:
                              我們要效法司提反, 在日常生活中, 遭逢橫逆時, 最佳對應解脫辦法, 就是
舉目望天仰望神. 大衛也是如此,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 因他在我右邊, 我便不至動搖, 因此,
我的心歡喜, 我的靈快樂, 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16:8-9), 所以他每逢橫逆打擊, 就把耶和華
擺在面前, 不把人擺在面前, 也不把危難擺在面前, 只要把神擺在面前, 這樣一擺, 感受就不一樣,
否則, 他必怨天尤人, 沮喪消極, 一蹶不振; 一旦把神擺在面前, 就不會介意周遭的人, 為何如此
卑鄙邪惡, 橫蠻無理, 你會立即感謝主, 因為不是我虧欠人, 而是人虧欠我. 凡敬畏神的人和服事
神的人, 平常都把神放在心裏, 一旦遇到橫逆危難, 就會立即把神擺在面前, 看見那肉眼看不見
的神, 眼前一亮, 對人對事看法就完全改觀, 大衛最後會說 "我心的歡喜, 我的靈快樂, 我的肉身也
要安然居住." 司提反正是如此, 面對危難死亡, 舉目望天, 信靠神, 從容就義, 亳無懼色, 偉哉聖徒!
                          ii. 看見天開:
                              司提反視死如歸, 殉道之前, 先舉目望天, 接著 "看見天開了, 人子站在神
的右邊." 天上情景為他展開, 讓他看見神的榮耀, 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 這種經歷實在太寶貴
難得, 毫無疑問, 他的忠義動天, 吸引了神的榮耀, 神憐憫慈愛, 撫慰聖徒, 何等恩典, 感謝主!
凡真正愛主的人, 都有同樣經歷, 連主耶穌自已上十字架, 有這樣的情景
出現, 祗看見前面的喜樂, 而輕看世間羞辱; 使徒保羅在殉道離世前, 也看見天上有公義冠冤為他
存留. 司提反在神榮光照耀下, 一切都變得美好不同, 全是唱凱歌榮景, 且看見人子耶穌站在神的
右邊, 這表示耶穌掌權不是坐在寶座上, 乃是站在父神右邊, 站表示對愛祂的人尊敬愛戴, 主耶穌
也不例外, 祂雖掌權, 仍站在愛祂的父神右邊, 以示敬重. 主耶穌是司提反見證那一位, 也因見證
這位死裏復活的耶穌, 被猶太暴民亂石處死, 現主耶穌親自現身安慰他, 那時, 司提反說 "我看見
天開了, 人子站在神的右邊 ." 他最後一口氣見證主耶穌, 就是摀著耳朵的猶太人不願聽到的耶穌.
然而, 不管他們如何叫罵逼害, 司提反最後還是勇敢為祂作見證, 偉哉司提反!
                         iii. 美好形像:
                              最後這群目中無神, 毫無人性的猶太暴徒, 齊丟亂石, 一時石如雨下, 落在
司提反的身上, 他 "呼籲主說, 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 不要將這罪歸給
他們."(徒7:59-60), 足見他臨危不懼, 視死如歸, 一方面為自己禱告, 求主接收靈魂; 一方面又大聲
為仇敵求饒, 不要將這罪歸在他們的身上. 這形象真美得無與侖比, 完全像他的主耶穌在十字架上
流血捨命一樣. 記得, 主耶穌的十架七言頭尾二句嗎? 頭一句 "父啊! 赦免他們, 因為他們所作的
他們不曉得."(路23:24); 末一句 "父啊! 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路23:46). 此情此景, 多麼令人
感動, 一個平凡的人, 竟有如此奇妙美好的表現. 司提反受刑時, 舉目望天, 看見天開, 人子出現,
這是主耶穌升天後, 第一次向人顯現, 讓當時的人, 再一次肉眼看見主耶穌的榮耀, 真是難得.
末了, 司提反 "就睡了."(徒7:60), 而且睡得非常安祥. 司提反遭亂石打身, 血肉淋漓,
他的肉體死了, 但死樣安祥, 死像真美, 感謝主!
                反觀彼得為主作見證, 被捕入獄時, 受刑鞭打, 主立遣天使去救他, 讓他安然出獄;
司提反也是為主作見證, 被捕受審, 主耶穌為何不伸援手去救他, 反讓他被暴民亂石打死?二人
相比, 司提反有福得多, 憑神的大能, 要救他易如反掌, 毫無困難, 但是主不救他, 讓他帶著極美好
的形像去殉道, 他的死完全跟主耶穌一樣, 更能把神的救恩顯明出來, 比讓他活著強得多, 怎能不
感謝主!
           (5) 遍地開花:
                 教會歷史上有一句名言 "殉道者的鮮血, 就是福音的種子" 甚麼地方有殉道者,
甚麼地方的福音就會傳得更快更廣, 深入人心. 我們可以從很多歷史上壯烈殉道的感人故事證實,
此言不虛, 歷見不爽. 神的道路, 的確高過我們的道路; 神的意念,也高過我們的意念(賽55:8-9).
同時, 藉司提反壯烈殉道, 耶路撒冷教會有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本來教會凡物
公用, 使信徒凝聚結合在一起, 團結合一, 永不分離, 自然是美事, 但司提反殉道以後, 教會從此
大受逼害, 除使徒坐鎮耶京教會外, 門徒紛紛離開耶路撒冷, 分散到各地避難, 使得福音隨之迅速
傳開, 遍地開花, 主的道更加興旺, 感謝主!
      總之, 司提反壯烈成仁, 成為教會第一個為主殉道者, 他的殉道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也掀起了教會受逼害的空前大風暴, 這是教會歷史上一椿大事, 不容忽視.

 II. 以古鑑今勸回轉(徒6:8-15)
      (I) 殉道影響:
           神興起司提反, 讓他如清早出現的晨星, 為時短暫, 乍現即逝, 驚鴻一瞥, 瞬間殞落, 令人
惋惜, 但他發出的光芒, 明燦四射, 照亮天下人的心, 對後世影響, 非常深遠.
          初期教會, 因為神的祝福, 人數激增, 非常興旺, 後來因管理欠善, 怨言四起, 發生危機,
幸眾使徒同心合一, 尤其領袖彼得, 得神賜智慧, 迅速主動解決, 化危機為轉機, 司提反應運被選
為七執事之一, 使他脫穎而出, 擔任執事服事人, 實際上他服事人的目的在服事神, 故路加在使徒
行傳中, 對他管理飯食的服事, 著墨很少, 反而在他傳真道及作見證的事工, 不厭其詳, 翔實記載,
記載司提反這個人的經文, 雖僅寥寥數語, 平淡無奇, 但他卻是歷世歷代聖徒衷心景仰
的人物, 他是以生命為主作見證的第一人, 為了愛神, 也為了愛人, 他毫無保留, 願意把生命全然
獻上, 樹立了後世為主殉道者的最佳榜樣, 影響深邃, 不可磨滅.
    (II) 力辯真道:
            司提反得神賜智慧, 聖靈充滿, 大有能力, 為主真道, 竭力申辯, 由於詞鋒犀利, 非常撼動
人心, 擊中對方要害, 使反對他的人, 在真理的面前, 啞口無言, 莫之能禦, 故四處樹敵, 遭人忌恨.
復因熱心傳主真道, 為主親作見證, 所以反對他的人, 越來越多, 不但長老文士恨之入骨; 以色列
眾民, 亦因受到煽動蠱惑, 隨之瘋狂, 形成反對風潮, 群起攻之, 誣告打壓, 無所不用其極, 最後給
他扣上蹧踐聖所和褻瀆律法罪名,並同時誣指耶穌要毀壞聖地, 改變摩西規條(徒6:13-14). 司提反
隨即被捕受審, 在大祭司及眾百姓面前, 他毫無懼色, 抬頭挺胸, 慷慨激昂, 發表義正詞嚴的一篇
證道, 開始反擊, 為自己申訴辯護, 但證詞中從頭到尾, 沒有把自己的言論被歪曲, 作出解釋申辯,
僅從正面角度, 以正確信仰來糾正反對他的百姓, 真誠懇切, 期能感動對他有偏見的仇敵. 這是
一篇鏗鏘有聲, 傳揚真理, 發人深省的講章, 詳記 徒7:1-53, 振聾發瞶, 流傳千古, 值得仔細研讀.
    (III) 以古鑑今:
              1. 前言:
                  司提反以古鑑今, 把整個以色列人信仰的歷史, 用作陳明真正信仰的教材, 期能使
反對他的人, 真正醒悟過來, 驚覺他們熱心的宗教, 發生嚴重偏差, 走上歧途. 因此, 他以史為鑑,
從以色列列袓信仰的途程, 作為一面鏡子, 讓神的選民, 能徹底醒悟, 回歸真神.
                  他在公會為自己的信仰作見證, 並為對他不實的指控, 據理申辯, 他的辯詞事實上
是很長的一篇 "猶太信仰史," 他不是以自己的理論觀點來辯駁, 而是以猶太人源遠流長整個民族
歷史, 尤其是信仰的歷史, 從下列二個角度, 作出非常有力的申辯:
                  (1) 神一貫啟示自已:
                        以色列人打從始祖亞伯拉罕開始, 就成為神的選民, 形成一個很獨特的民族.
他們的開基祖亞伯拉罕一開始就是因信的緣故, 歸向神, 一直至今, 沒有改變.
                        再從歷史上觀之, 神啟示他自已, 也是一貫不變的, 他的啟示不是一次二次,
而是從開始到而今, 都是這樣啟示, 目的就是讓以色列人對神有正確的認識, 堅信不移.
                   (2) 選民信仰屢犯錯:
                         不幸, 以色列人從開始一直到末了, 對神一貫的啟示, 都產生不正確的反應,
錯誤的信仰中, 以致屢屢犯錯, 不能自拔. 因此, 司提反痛切呼籲以色列百姓, 要汲取教訓, 身為
有信仰的人, 不要犯信仰上的錯誤, 重蹈列祖覆轍.
               2. 列祖典範(徒7:2-50):
                   為糾正以色列人信仰上的錯誤, 司提反在其辯詞中, 不厭其祥, 援引事實, 列舉五位
列祖: 亞伯拉罕(一人)、約瑟(一家)、摩西(一族)、大衛和所羅門(一國)為代表人物, 就其信仰的
天路歷程, 分為四組, 詳加探討論述如次:
                   (1) 亞伯拉罕(一人) - 神是啟示的神(7:2-8):
                         亞伯拉罕是以色列人的始祖, 他是信仰歷史創始人, 從他身上可以讓我們看見
他信仰的對象是怎樣的一位神, 他衷心信仰的是一位樂意啟示人的神, 衪是天上的真神, 與假神
截然不同, 因為衪樂意把自已啟示出來, 衪也是一位榮耀的神. 衪不是在迦南而是在米所波大米,
就向亞伯拉罕啟示, 所以這位神是不受地域限制的神, 衪充滿萬有的榮耀, 衪一方面啟示他自已,
另方面又向信衪的人, 啟示他們的未來.
                         人有真正的信仰後, 他的人生就有新的開始, 而使人完全改變. 這跟一般信仰
完全不同, 很多信仰是死的, 信了以後, 跟相信之前, 沒有二樣, 毫無分別. 看看亞伯拉罕, 他信了
真神以後, 判若二人, 整個人生起了極大的轉變, 他離開本地、本族和父家, 往神指示的地方去
(徒7:3), 正如經上說: "若有人在基督裏, 他就是新造的人, 舊事己過, 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神的啟示, 使亞伯拉罕有明確人生目標, 看清未來, 勇往直前, 這絕不是死的信仰, 而是活生生的
真信仰. 司提反就用亞伯拉罕信仰的歷史, 糾正以色列民眾, 信仰上所犯的偏差.
                    (2) 約瑟(一家) - 神是與人同在的神(徒7:9-16):
                          約瑟在選民歷史上, 是個非常關鍵的人物, 他代表的是一家, 而不是他一個人.
神開始藉著他, 使整個以色列的一家, 都得著信仰的好處, 約瑟成了以色列全家的守護人, 在短短
八節經文中, 我們可以從他身上看到信仰與啟示特點. 在亞伯拉罕身上, 我們看見神是啟示的神;
怛是在約瑟身上, 我們看見神是與人同在的神,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創世記第39章經文中, 常常
出現 "耶和華與他(約瑟)同在." 的經句, 足證約瑟有與神同在的經歷, 對他一生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i. 神同在的特點:
                               (i) 不受地域限制:
                                   我們的神, 不是一地一方的神, 而是全地的神, 所以神不但在迦南地,
也在埃及與約瑟同在. 約瑟一生, 大半時間都在埃及, 但神從來沒有背棄他, 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
祂都與約瑟同在.
                              (ii) 救他脫離苦難:
                                   約瑟的兄長嫉妒無良, 狠心把他賣到埃及為奴, 耶和華跟著他下埃及.
他在波提乏家中為奴, 神與他同在, 賜他智慧, 使他才華大展, 後波提乏之妻, 色誘約瑟不成, 老羞
成怒, 使他受誣下獄, 神也與他同在, 跟他一起坐牢.
                             (iii) 使他凡事亨通:
                                   神同在的結果, 使約瑟在獄中結識了王前高官酒政, 後經酒政引荐,
竟然出獄為法老解夢, 深得王心, 信任拔擢, 一時平步青雲, 扶搖直上, 官拜宰相, 位極人臣. 約瑟
有神同在, 所以在異邦凡事都順利亨通, 政績裴然, 尤其是深謀遠慮, 儲糧抗荒, 使人民免受饑餓
流離之苦, 安然渡過, 甚至他遠在迦南家人, 也因他的救助, 得免於難, 合家同感神恩.
                              (iv) 改變兄長靈性:
                                    約瑟最大的貢獻, 不在保全人的生命, 也不在使他治下的埃及人免於
饑荒災難; 而在他對十位兄長敗壞靈性上, 有非常重要的教化作用, 讓他全家都能捐棄前嫌, 重修
舊好, 彼此相愛. 創世記第42-45章, 不厭其詳, 記述約瑟與眾弟兄在埃及重逢, 戲劇性的前後經過,
約瑟有神同在導引, 充滿愛心, 寬容饒恕, 不念舊惡, 不究既往, 用真誠感動兄長, 讓他們痛改前非,
靈性上發生重大改變, 與神恢復良好關係, 更加親密美好.
                   綜上所見, 可知約瑟的一生, 直到他死, 神都與他同在, 神的同在, 使約瑟
全家得蒙保守, 並在信仰上得著復興. 約瑟一生際遇, 坎坷多難, 變化多端, 然而在他一生崎嶇的
天路歷程上, 無論何時何地, 都有神同在, 而能在人前作美好見證, 榮神益人, 所以他被譽為被神
"無論擺在那裏都好看的人." 值得後世信徒學習效法.
                   從約瑟身上, 我們可以明白 "與神同在" 的真義. 千萬別以為神與我們同在,
我們就萬事亨通, 無災無難, 非也! 切勿誤解. 但是神的同在, 沒有一點困難, 更沒有任何力量攔阻
得住, 因為有神同在, 作我們的後盾, 有他的支持, 作我們隨時的幫助, "我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 你的竿, 都安慰我."(詩23:4), 充份說明大衛對神同在親身
的經歷與體驗. 約瑟的一生就是這樣, 神無時無地不與他同在.
                          ii. 信心是同在之本:
                              神的同在, 離不開人的信心, 人有人的本份, 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有堅強的
信心, 神要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他就信心滿滿, 二話不說, 毫無條件, 馬上離開. 綜觀他一生,
因信離開, 因信而活, 因信而死, 足為後世信徒典範.
                              縱觀約瑟一生, 也是因著信, 而且是真實活潑的信心, 他與十兄弟是同胞兄弟,
同受父母教養, 但只有一個有天上的夢, 因此子愛慕神, 有信心, 而且是活的信心. 當約瑟被兄長
出賣時, 他有信心, 神與他同在, 他沒被擊倒, 灰心喪志, 自認失敗. 嗣後, 他被賣入波提乏家為奴,
受到主母色誘未遂下獄, 真是禍不單行, 每下愈況, 但是他對神還是有信心, 耶和華一直與他同在,
苦難頻頻也打不倒他; 爾後, 否極泰來, 突破困境, 飛黃騰達, 位居宰相, 他還是信心十足, 沒有在
順境中忘記神, 可見他只看重神, 不把世界權勢地位, 榮華富貴看在眼裏; 日後, 他在埃及與兄長
相認時, 也充滿信心, 不計前嫌, 因情同手足, 不忍看著他們繼續墮落沉淪, 故寬容饒恕, 設法教化
訓練他們, 並不斷培養提升他們信心, 要兄長們跟他自己一樣, 大有信心. 約瑟直到死時, 仍信心
滿滿, 不效法埃及君王, 為自己建造金字塔, 在埃及永留英名, 他臨終前, 還親囑家人, 置屍棺中,
停放埃乃, 同時給以色列人留下遺命, 明言自己的家不在埃及, 而在迦南, 神應許之地, 他日時機
到來, 務必移棺返迦南, 下葬列祖墓園, 他雖死了, 因著信, 仍然說話.
由此可見, 神的啟示, 在新舊約都是一樣, 神無所不在, 樂意啟示人, 並願與人
同在, 不過人必須有信心, 且是真實活潑的信心. 主耶穌曾應許我們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 都教訓
他們遵守,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 直到世界末了."(太28:20),
                         iii. 約瑟預表主耶穌:
                              司提反在他強有力的申辯中, 用了九節的經文講述約瑟與神同在的經歷,
較他述說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經文為多, 原因是從約瑟一生的遭遇中, 我們可以發現, 他有很多
地方與主耶穌在地上的際遇, 非常相似, 司提反想用約瑟來點醒以色列人, 不要重犯他兄長同樣
的錯誤, 要趕緊反省, 回頭是岸. 約瑟與主耶穌相似之處如下:
                               1. 父的愛子
                               2. 從小自知榮耀的將來
                               3. 品行良好, 被兄長嫉妒
                               4. 受苦後得榮耀
                               5. 得榮耀後, 捐棄前嫌, 沒有報復, 仍愛兄弟.
                            二人在衣著方面, 尤其相似, 足見聖經中約瑟預表主耶穌:
                               1. 父家穿彩衣
                               2. 彩衣變血衣
                               3. 為僕穿布衣
                               4. 下獄穿囚衣
                               5. 為相穿錦衣
                          iv. 神選民死不悔改:
                              司提反在以色列人面前, 毫不掩飾, 把祖宗不光彩的事翻案. 十二支派的
子孫, 是否缺乏智慧, 看不見袓先過去犯的錯誤, 自找苦吃? 司提反為何如此無情, 揭祖宗以往的
瘡疤, 他是否不愛自己的祖宗? 不是的, 司提反熱愛他的同胞, 所以對以色列人, 愛之深, 責己切,
並且提醒他們,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他這樣做的目的, 非常清楚, 就是要教導以色列人, 從約瑟的
身上得到教訓, 當信仰生活和信仰的神不相稱時, 常會做出很多得罪神的行為, 約瑟的十個兄長,
包括父親雅各在內, 都認為自己是信神的, 但他們的生活行為與約瑟的道德為人, 背道而馳, 很多
地方得罪神還不自知. 當人的信仰生活不正確時, 不但會在信仰上停滯不前, 而且不知不覺會做出
許多得罪神的事. 司提反用祖先的事來教導以色列人, 期望感動他們, 及早悔改.
                              司提反坦然無懼, 當著失去理性的以色列眾民, 抓到他們的痛處, 找到他們的
盲點, 立即火力全開, 毫不客氣, 糾正他們缺失, 結果 "眾人聽了這話, 就極其惱怒, 向司提反咬牙
切齒."(徒7:54). 足見以色列百姓, 心地頑梗, 鐵石心腸, 不為所動, 儘管司提反苦口婆心, 善意勸導,
非但充耳不聞, 反而激起他失去理性的聽眾, 強烈可怕的反應, 不肯悔改, 更要把司提反置之死地
而後快.
         (3) 摩西(一族) - 神是信實大能的神(徒7:17-45):
                i. 神啟示自己:
                   摩西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 是一位非常重要人物, 神從他身上啟示自已是:
                   (i) 信實的神:
                      "及至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日期將到, 以色列民在埃及興盛眾多."(7:17),
神早就應許亞伯拉罕, 要把迦南流奶與蜜之地, 賜給他和他的後裔為業, 神信實, 他的應許必應驗;
約瑟在埃及為相, 正值迦南饑荒, 雅各全家七十五人下埃及逃荒, 就此定居下來, 蒙神祝福, 子孫
繁衍, 興盛眾多. 後因埃及的新王登基, 不念約瑟舊情, 開始苦待以色列人, 使淪為奴隸, 好不容易
挨過了四百年艱苦的歲月, 在逆境之中, 以色列人幾乎忘記了神的應許, 但神毫不含糊, 說話算數.
那時, 亞伯拉罕早離人世, 神還記得他的應許, "天地都廢去了, 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 都要
成全."(太5:18), 神的應許絕對信實, 人雖失信, 神仍可信, 這就是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截然不同之處.
所以做神的工作, 事奉真神, 一定要把信心放在神的應許上, 有了信心, 深信無疑, 絕不落空, 信神
的人, 無遠憂, 心喜樂, 永不吃虧, 多麼美好!
                  (ii) 大能的神:
                        從摩西身上, 我們也可以看見, 神啟示祂自已是大能的神. 以色列人
淪落在埃及為奴, 吃盡苦頭, 哀聲震天, 感動真神, 神慈愛憐憫, 彰顯大能, 拯救他們出埃及, 重獲
自由. 若是只救一人出來, 不太困難; 可是, 那時, 以色列人世居埃及己經四百年, 人丁興旺, 已達
百萬之眾, 要把他們從埃及法老暴虐的統治下, 全部安然救出, 談何容易! 不但如此, 神更進一步
應許, 出埃及後, 還要好好安置他們, 賜迦南地給他們為業, 簡直不可思議, 那有可能! 說來說去,
前面難, 後面更難, 但在神無難事, 事實證明, 祂都一一成全, 所有應許完全應驗, 所以神在摩西的
身上啟示出來, 祂也是大能的神.
               ii. 摩西三大任務 :
                   神藉摩西的一生, 啟示祂自已, 也啟示以色列人在那個時代所犯的錯誤.
司提反在他的申辯中, 花了很大的篇幅, 從 徒7:17-45 介紹這位真神特別揀選的人物. 摩西一生,
被神大大使用, 讓他扮演三個重要角色, 擔任下述三大任務:
                   (i) 作首領(徒7:17-36):
                        神 "差他作首領, 作救贖的人."(徒7:35), 摩西扮演神興起領袖, 擔任
非常偉大的使命, 並以下述方式, 好好裝備他親自揀選的領袖:
                         a. 神以普通世人裝備他:
                            神往往會用你周圍的平常人來裝備你, 摩西就是這樣, 感謝主,
他最有愛心的父母, 從出埃及記的經文記載, 可知他的父母都是在埃及為奴的以色列人, 在那個
時代, 神看見他的雙親敬虔有愛, 因而讓摩西生在他們家中. 摩西生下來就俊美非凡, 父親不顧
法老棄嬰酷令, 冒著生命危險, 把他偷偷撫養在家三個月. 他的父母光從外表看到孩子俊美, 憐愛
不捨, 才冒險把他養下, 不忍讓法老奪去, 丟入尼羅河中, 活活淹死. 相信每個做父母的, 都看自己
的孩子俊美可愛, 沒有不美好的, 但是在當日法老暴政的統治下, 很多以色列的父母, 頂不住暴虐
高壓, 為了保命, 孩子一生下來, 就遵旨把孩子交給法老當局, 丟河處死. 摩西的父母不然, 滿有
信心, 信靠神, 沒那樣做. 來11:23說得好 "摩西生下來, 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孩子, 就因信把他
藏了三個月, 並不怕王命." 這充份說明, 他的父母冒極大的危險, 明知違抗王命, 非常不智, 且要
送命, 但是他倆跟其他以色列的父母不同, 因著信, 才勇敢抗命救嬰, 可見他們的信心, 不是沒有
行為的信心, 因他們早就做好蒲草箱, 萬一藏不住時, 把他放在箱裏, 放入河中, 交給神, 讓他隨流
漂去, 保住小命. 故摩西父母, 不但有信心, 也有切實的行為. 在最困難危急的時刻, 這對奴工夫妻
的信心, 被神看重, 於是摩西幼小的生命, 得以保全. 非但如此, 無巧不成書, 法老的女兒把摩西從
蒲草箱中撿起, 更妙是由他的親娘餵養, 直至斷奶, 才送進皇宮去, 成為公主之子, 公主仁厚慈愛,
還給他父母餵養孩子的工錢, 即支領皇家的俸祿, 這信心的報酬, 實在太大, 摩西不但保住了小命,
且長大了, 不承認自己是埃及公主的兒子, 這都歸功於他父母襁褓中的教養. 正如今日孩童, 自幼
受兒童主日學教導, 奠定信心基礎, 影響終生. 摩西的父母堪稱基督徒父母的典範榜樣, 神用摩西
雙親, 一對平凡奴工來裝備他, 使他成為一代偉人, 被神大大使用.
                         b. 神在最佳學府裝備他:
                             埃及是文明古國, 因緣際會, 在神的安排下, 摩西死裏逃生, 成為
埃及公主之子, 進入法老的皇宮, 並在宮裏成長, 接受教育, 神讓師資一流, 最佳皇家學院裝備他,
"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 說話行事, 都有才能."(徒7:22). 他在皇宮一幌四十年, 接受最佳教育,
享盡榮華富貴. 他生性聰穎, 又勤奮好學, 他不只學一種學問, 而是學盡一切學問, 所以說話行事,
都有才能, 為日後作以色列領袖, 奠下極其良好的基礎. 說來真是神妙, 他竟用所學, 作二件驚天
動地的大事: 第一, 全力反抗埃及的法老; 第二, 作以色列的領袖, 帶領神的子民出埃及, 親身領導
他們, 保護他們, 讓他們在神保守庇護之下, 平安順利, 擺脫奴隸枷鎖, 遠離凶惡災難, 苟非神奇妙
裝備摩西, 他一介凡夫, 豈能擔當如此神聖偉大的任務?
                         c. 神用以色列人裝備他:
                             摩西在法老皇宮中成長, 錦衣玉食, 學得通身本領, 年四十, 方知
自已是以色列人, 乃毅然離開公主養母, 放棄榮華富貴, 認祖歸宗, 回到自己本族, 難能可貴. 時值
壯年, 血氣方剛, 又有正義感. 一日, 他見埃及人欺打希伯來人, 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 竟把埃及人
殺了, 闖下滔天大禍. 翌日, 他見二希伯來人爭鬥, 認為不妥, 上前勸解, 豈料雙方毫不領情, 反而
質問摩西, "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 難道你要殺我, 像昨天殺那埃及人麼?"(徒7:27-28).
摩西心知不妙, 殺埃及人一事, 盡人皆知, 法老得報, 必會緝拿追殺他, 好漢不吃眼前虧, 立即逃往
米甸, 牧羊為生, 娶妻生子, 眨眼四十寒暑. 一日, 他在西乃曠野, 天使突從荊棘火焰中向他顯現,
呼召他出來, "作首領, 作救贖的人."(徒7:35), 神明白昭示他, "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 我實在
看見了, 他們悲嘆聲音, 我也聽見了, 我下來要救他們. 你來, 我要差你往埃及去."(徒7:34), 神最後
用以色列人裝備摩西, 磨練摩西, 現時機成熟, 立即呼召他出來當以色列人的首領, 帶領衪的子民
出埃及, 奔迦南, 成就衪信實的應許.
            總之, 從摩西身上, 我們可以看見神的信實, 因為神曾應許過以色列人,
要把他們從埃及拯救出來, 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 韶光荏苒, 轉瞬過了四百年, 人會忘記, 但是神
絕不忘懷, 所以時機一旦成熟, 神特別興起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摩西, 作以色列人的首領, 實現
衪四百年前的應許. 此外, 我們也從摩西的身上, 看見神的大愛, 用衪奇妙的大能, 把以色列人從
受壓迫, 作苦役, 悲慘的奴隸光景中, 完全拯救出來, 讓摩西靠著神的大能, 達成幾乎不可能完成
的任務.
                     (ii) 作先知(徒7:37-43):
                           作先知是神交付給摩西的第二任務, 從他的身上表明神對人的關係.
先知特點是替神說話, 神藉著先知向人說話, 讓人了解神的心意, 神深願他的子民, 人人都有正確
信仰的根基. 他說話的目的, 在相互溝通, 彼此建立密切關係; 神若靜默不語, 把話藏在心中, 各懷
鬼胎, 互不信任, 自難水乳交融, 融和親密. 所以神向人說話, 就像老師向學生教導一樣, 闡釋生活
原則, 訂立行為規範, 促進彼此了解, 增進相互交通, 引導子民朝標竿邁進, 奔走前面的天路.
                            a. 預表主: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 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的."(徒7:37, 3:22), 就是
這位摩西. 摩西是神第一個親自設立, 而且有名份的先知, 在他之前, 有人說亞伯拉罕也是神興起
的先知, 他有時也會替神說幾句話, 但摩西卻大不相同, 他是神特別興起有名份的先知, 正式由神
親自按立. 摩西是眾先知中最偉大先知, 他替神說了太多的話, 如 "摩西五經" 就是神啟示他寫的,
那是整部舊約律法根基. 此外, 神在西乃山上, 親自跟他說話, 親自向他啟示, 所以摩西是神興起
的第一位先知, 也是最大的先知, 但神還要藉著他興起比他更偉大更重要的先知, 邡就是藉著他,
把主耶穌的形像, 預先啟示出來, 並明言這位最偉大的先知, 將來必定出現.
藉著摩西先知職份, 就把神很重要特點啟示出來, 那就是神願意
人認識祂, 大家都知道, 基督教與其他的宗教不同, 一般的宗教是人去尋找神, 而基督教則是神來
尋找人, 向人啟示. 很明顯的, 有限的人, 不能了解無限的神, 可見人能了解的神, 這神充其量極其
有限, 故聖經一再教導我們, 人憑自己的知識, 絕對不能認識了解神, 其理至明.
我們的神是充滿愛的神, 也是樂意人去認識祂的神. 譬如, 你愛上
一個人, 就喜歡那個人認識你, 而且了解你; 若他不願認識你, 更不屑了解你; 你一定會傷心欲絕,
非常難過. 所以神儘量讓人認識祂. 當神發現人不認識祂, 祂就用啟示方式, 讓人認識祂, 而最大
啟示就是耶穌基督, "神既在古時, 藉著眾先知, 多次多方的曉諭列袓, 就在這末世, 藉著他的兒子
曉諭我們."(來1:1), 從這節經文可見, 神喜歡與人說話, 一次不夠, 再來一次, 不厭其煩, 多次一再
向人說話, 用多方多種不同的方式, 用口、手、臉, 甚至禮物等, 向人啟示. 神在古時, 藉著眾先知
替祂說話, 到了末世, 也就是現今, 則只藉著衪的獨生子耶穌基督, 向我們作最後啟示. 何以如此?
因受神的啟示, 替神說話的眾先知, 本身有限, 知道也有限, 神多講一點, 就記不住, 而且他們理解
有限, 不是樣樣都能理解, 所以他們替神說話時, 不易說清楚, 使聽的人, 聽這忘那, 如墜五里霧中,
完全不能了解; 因此, 到了末世, 神就藉著衪的兒子, 作完全的啟示, 所以主耶穌是神最後的啟示,
也是最大的啟示.
              總之, 神藉著耶穌基督, 藉著衪的獨生子耶穌基督, 我們就知道我們
的神是怎樣的神, 讓我們真正認識衪.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 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衪表明出來."
(約1:18). 不過, 在舊約時代, 神還是願意人認識衪, 所以興起摩西作先知, 讓人從他身上, 看見神
對人的關懷和大愛. 摩西預表耶穌, 藉著耶穌基督, 神樂意人完全正確認識衪, 這是摩西最重要的
貢獻.
                             b. 作中保:
                               "這人曾在曠野中, 和西乃山上與那對他說話的天使同在, 又與
我們的祖宗同在."(徒7:38a), 從這節的經文可知, 摩西與神彼此有關係, 而且有過面對面的溝通.
他在西乃山上與神同在後, 下山回到以色列民之中, 表示他要做神與人中間的橋樑, 也就是人的
代表, 向神求恩惠, 作中保.
                                 當摩西在西乃山上與神同在之時, 亞倫及百姓見他遲遲未下山,
竟悖逆神, 鑄拜金牛犢, 神發烈怒, 要滅絕不肖的選民, 摩西見百姓犯了滔天大罪, 趕緊再度上山,
求神息怒赦罪, 他懇求神, "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 ...不然, 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 塗抹我的名."
(出32:32). 中保是神興起來的中間人物, 摩西就是神要他枌演的中保角色, 為以色列百姓請命代求.
主耶穌是神與人間最大的中保, 祂的死是為我們贖罪作中保, 衪復活後, 也繼續在天上為屬衪的人.
禱告代求, 作中保
                               c. 傳聖言:
                                 "並且領受活潑的聖言, 傳給我們."(徒7:38), 所謂活潑的聖言,
就是神的話語, 不是死的, 也不是呆板的, 而是經常靈活交通, 隨時正確指導的生動語言. 這又是
基督教與一般宗教另一個不同的地方, 一般宗教都有死板的教條, 拘束信徒, 而基督徒彼此之間,
有相互活潑交通, 因我們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神. 摩西蒙召時, 神要他傳聖言, 換言之, 就是要他把
神對人的心聲和神對人的感受, 隨時向人去傳達出來, 不是一次的, 也不是死的. 而是隨時靈活
生動的, 所以我們的信仰, 不但正確, 而且是活的信仰.
                                   從摩西做先知就可以看出他與神關係密切, 常常交通, 在這點上,
主耶穌確有很多地方跟摩西一樣,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 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的."(徒7:37), 摩西是
從猶太人中間興起來的, 而主耶穌是大衛子孫, 亞伯拉罕苗裔, 也是從猶太人中間興起來的, 不是
外邦人中出來的. 故從肉身說, 主耶穌和摩西都是凡人生的; 但從根苗說, 他們都是從猶太人中間
出來的. 摩西生下不久, 因緣際會, 進入埃及法老的皇宮, 撫養成人, 但長大以後, 背棄埃及, 認祖
歸宗, 回到猶太人中間, 神呼召他出來, 作首領, 做先知, 傳主真道, 讓他付出很大的代價, 他完全
撇下埃及法老, 養母公主, 榮華富貴, 自願認同卑賤為奴猶太人. 他謙卑柔和, 僕人形像, 跟主耶穌
的精神一致, 完全一樣. 至於才幹方面, 摩西是猶太人中最有本事的佼佼者, 行事說話都大有能力,
而且與神的關係, 非常親密和好. 此外, 在說預言和拯救人等方面的表現, 主耶穌和摩西不相伯仲,
等量齊觀, 故摩西預表主耶穌, 但神獨生子畢竟不同凡響, 與眾不同, 希伯來書作者明白告訴我們,
主耶穌身份超越天使, 治理超越摩西, 職份超越亞倫, 還是高人一等, 無與倫比.
                                d. 選民怨:
                                    神興起摩西作首領, 做先知, 以色列人並不順服, 反應不佳, 怨聲
四起. 說來奇怪, 在神國度中作首領先知, 神的選民竟不聽話順服; 反而在世俗國家作領袖, 卻威權
十足, 氣勢凌人, 人民乖乖順服, 不敢悖逆反抗. 摩西應神的呼召, 撇下一切, 毅然出來作以色列人
領袖, 付出的代價太大, 投入心血也太多, 但得到的卻是怨言四起, 負面回報, 使他一生坎坷, 一蹶
不振, 四十年爬不起來, 可悲可嘆!
                                    摩西作首領, 帶領以色列人, 實在不易, 想不到千辛萬苦出了埃及,
百姓一遇到困難, 就頻發怨言,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 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
喫得飽足, 你們將我們領出來, 到這曠野, 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阿."(出16:3), 換言之, "我們在
埃及為奴都沒死, 現在把我們帶到這鬼地方, 不毛曠野來死!" 怨氣之大, 不言可喻, 可見以色列人
在困境中, 祗想起埃及的大蔥大肉, 卻忘了在埃及為奴之苦, 所以有不如死在埃及還好念頭, 於是
怨言四起, 嚴重打擊摩西.
                                e. 拜假神:
                                   以色列人一向棄絕先知, 對摩西也無好感, 當他獨自上西奈山
面神的時候, 才不過幾天, 百姓見他久久沒有下山, 以為他出了意外, 死在山上, 回不來了, 於是
群起要求亞倫, "起來, 為我們作神像, 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 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那個摩西, 我們
不知道他遭了甚麼事."(出32:1, 7:40), 若是正常信神百姓, 領袖不知何故失蹤, 突然不見了, 他們
首先的反應, 應是立即派人上山搜救, 才是正道; 豈料這群百姓, 對神揀選的領袖, 竟是如此冷酷
狠心, 無情無義, 非但漠不關心, 反而 "那時, 他們造了一個牛犢, 又拿祭物獻給那像, 歡喜自己手
中工作."(徒7:41), 這群悖逆百姓, 不但拜自造金牛犢, 也拜日月星辰, 摩洛帳幕, 理番神星, 和很多
其他假神(徒7:42-43). 總之, 他們不但拜自已造的, 也拜外邦人造的假神偶像, 真不可思議! 對真神
棄之不信, 對假神瘋狂崇拜. 說來奇怪, 這群悖逆之民, 不把獨一真神放在心中, 反而不分青紅皂白,
對假神來者不拒, 通通接納, 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 他們信了真神以後, 竟輕易放棄原有信仰; 然而,
一旦信上假神,則如癡如狂, 沉迷不悟, 很難改變, 說來不通, 但是鐵般事實, 令人扼腕!
                                 f. 人敗壞:
                                    摩西蒙神呼召, 出來作先知, 做領袖, 不幸帶領的碰巧都是悖逆
之民, 不把他放在眼裏, 讓他處處碰壁, 做得實在痛苦. 尤其每當挫折失敗之日, 或碰到難以理解
的苦難之時, 很自然會埋怨神, 信心全失, 灰心喪志, 覺得不信反而更好, 完全沒有想到神的大愛,
主的恩典, 看神多勇敢大膽, 不顧一切, 毅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 一路上親自引領他們, 保守他們,
還給他們擺脫了多少危難, 解決了多少問題, 神對他們的眷顧真是無微不至. 到了曠野, 突陷困境,
受點苦難, 就把主的恩典, 神的護佑, 忘得一乾二淨, 民中不明事理, 或對神的工作不領情者, 立即
反臉, 歸咎真神, 致失去理性, 怨言四起, 這就是從舊約時代以色列人身上, 看見人性一貫的軟弱
和敗壞. 神乃警告他們, "我要把你們遷到巴比倫去!"(徒7:43b). 對那些敗壞墮落, 執迷不悟, 悖逆
的選民, 神傷心失望, 大發烈怒, 厭棄他們, 不再眷顧他們, 因為他們不把神放在眼裏.
可見信主的人, 若信心不堅, 則跟不信的人沒有二樣, 甚至更加
得罪神, 因為他們辜負了神的恩典.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提到世界人類敗壞原因, "因為他們雖然
知道神, 卻不當作神榮耀祂, 也不感謝祂, 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 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1:21), 人
一開始並不是無神論者, 最明顯的就是亞當, 他不是由無神論者, 變為有神論者, 人失敗在於知道
有神, 但不把神當神, 不把神的話當話, 這樣, 自然高傲自大, 虧缺神的榮耀, 不知感謝神恩, 憑著
自已思維妄度神, 因思想理念錯亂, 導致信仰錯誤, 造出很多偶像, 當神膜拜, 是乃世人敗壞墮落
主因, 誠屬不幸.
                                     很多人蒙神恩典, 就像神的選民以色列人一樣, 不知感恩, 最終
失敗, 被神管教, 亡國被擄, 淪落四方, 慘不堪言. 同樣, 知道有神, 但不把神當神, 很多基督徒也是
這樣, 他們理性上是有神論者, 但生活上是無神論者, 是乃敗壞墮落, 我們要時刻警惕, 懸崖勒馬,
早日回頭, 重歸正道, 毋負主恩.
                         (iii) 造會幕(徒7:44-45):
                                造會幕是神交付給摩西的第三任務, 評述如次:
                                  a. 會幕功能:
                                    "又當為我造聖所(會幕), 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25:8), 可見
神要人造會幕, 目的是祂要住在人的中間, 換言之, 即祂要與人同在. 以色列人出埃及時, 神的會幕
非但與人同在, 而且與人同行, 會幕在前面引路, 停下來是同在, 行進間是同行. 誠然, 會幕是神的
聖所, 也是人敬拜神的地方.
                                  b. 會幕特性:
                                      會幕是神主動要人建造的, 不像一般神廟, 是人發動建造的. 會幕
不是摩西發明的, 而是神吩咐他建造的(徒7:44a), 為何不叫聖殿, 要叫會幕? 因為聖殿固定不動,
而會幕可以隨意移動, 神是不受一時一地限制的神, 突破時空, 無所不在, 至一般神廟, 固定一地,
停在那裏, 動彈不得, 與會幕完全不同.
                                   c. 會幕供物:
                                      會幕最重要供物就是約櫃和法版, 約櫃代表人與神相聚的中心,
人與神若要美好地同在同行, 則人神之間, 關係必須非常良好; 至於法版則代表神的話, 也就是神,
的真理, 人藉著活潑的聖言, 促進與神親密融和的關係.
                                    d. 會幕樣式:
                                       會幕是神要摩西按在山上看見的樣式造的(徒7:44b), 所以是個
仿造品, 真品在天上, 這是精神與屬靈物質匯集啟示出來的會幕, 神人同在, 不受時空限制. 摩西
時代如此, 今日亦然, 這也是基督教與一般宗教大大不同的地方. 一般宗教只有廟是聖廟, 或教主
死後埋葬之地為聖地, 教主之遺物為聖物; 基督教則不然, 會幕不過是個形像, 把天上的真像啟示
出來, 會幕就是照著這啟示出來的樣式建造的.
                                    e. 會幕建造:
                                       會幕建造非常特別, 神特別吩咐以色列人, 要用奉獻禮物來建造,
凡有感動的都送禮物來, 禮物不拘, 神通通都悅訥. 查以色列人奉獻建會幕的禮物計有: 紅瑪瑙 、
紫瑪瑙、油線等. 表面看來, 神似乎很窮, 油線都要! 其實不然, 這表明造會幕的材料, 都是奉獻的
禮物, 都是信徒的愛心, 不分貧富貴賤, 只要有愛神的心, 人人有份, 樣樣都是神的寶貝, 神要住在
用愛建成的會幕, 神愛人, 要住在人的愛中, 這就是舊約時代的會幕, 與世上其他人造偉大建築物
不同的地方. 古代偉大的建築物如金字塔、萬里長城等, 都是用奴工的血和淚建成的, 故有謂這些
大建築, 充滿血淚罪惡, 每塊石頭後面, 都有一齣人間悲劇, 慘絕人寰. 這些宏偉的建物, 只見表面
的金碧輝煌, 看不見裏面斑斑血淚, 哀泣幽魂; 反觀神會幕, 全由愛編織而成, 表面雖不壯觀起眼,
但裏面充滿大愛, 也就是充滿神的慈愛恩典.
             總之, 摩西一生之中, 他要做最重要的一樁事, 就是為神建會幕, 因為這是人最後最美的
結局, 神與人同在. 一般世人都喜歡死後上極樂世界, 但所謂極樂世界, 樂在何方? 吃仙桃? 喝仙水?
美女相伴或俊男相陪? 難道有了這些享樂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天堂? 但聖經啟示的天堂, 並非那樣,
神清楚告訴我們, 天堂是充滿愛的地方, 就如會幕, 神人同住樂無窮. 所以, 我們的天堂, 不但外表
美侖美奐, 相親相愛, 其樂融融, 就像一個家, 房子固然要美好漂亮, 但夫妻相愛, 家人和樂, 更是
重要, 其理至明.
          (4) 大衛與所羅門(一國) (徒7:46-50):
摩西是以色列國度的開始, 嗣後以色列人在約書亞帶領下, 進入神應許的美地
迦南, 到大衛和所羅門父子時代, 以色列人才國力鼎盛, 雄霸一方, 在這漫長歷史長河中, 神藉著
摩西所造的會幕, 啟示祂自已, 司提反在他的申辯中, 特別強調這點, 因為他被指控罪名之一是
"不住的蹧踐聖所."(徒6:13).
                從摩西直到大衛, 歷經士師時代及王國時期, 在這約五百年漫長的歷史歲月中,
時代改變了, 但會幕沒有變, 以色列人雖進了迦南地, 不再在曠野流浪, 但會幕入迦南後, 曾數度
遷移, 這表明人敬拜神, 不在乎物質, 也不在乎固定地點, 祗在乎人的敬虔真誠. 大衛在神應許的
迦南地, 建造了自已的華麗皇宮, 以色列人眾民在迦南地也有了自已固定產業, 但會幕還是搬來
搬去, 遊移不定, 甚至最初, 會幕還不在京城耶路撒冷, 這是歷史的事實.
                  i. 大衛籌建聖殿:
                     神從來沒有責問過大衛 "你為甚麼住華麗皇宮, 而我則仍住在移動不定的
會幕?" 但這合神心意的大衛, 為王之後, 卻有一顆火熱的心, 願意為神建聖殿, 這是他一直不變的
心願, 他雖戎馬倥傯, 南征北討, 爭戰之時, 仍不忘把戰利品儲存起來, 為建造聖殿作好準備, 未雨
綢繆. 聖經告訴我們, 大衛熱愛神, 他這番心意, 非常真摯熱切, 有次他向先知拿單表示, 自已安居
宮中, 舒適安逸, 心中不安, 一定要為神建造聖殿, 拿單當即讚曰 "此意甚佳." 大衛得到支持, 心意
更堅, 但想不到神竟不領他的情, 拒絕他的美意, 未予首肯. 這樣看來, 神似乎很喜歡住在會幕裏,
不在乎外表的物質, 只在乎裏面的精神, 神絕不介意外表的美醜, 所在的地方和建物的大小. 正如
我們一貫的認知, 我們敬拜的真神, 跟別的假神, 是完全不一樣的.
                  ii. 所羅門建聖殿:
                      神沒答應大衛給衪建造聖殿, 但曾對他說 "你立意為我的名建殿, 這意思
甚好, 只是你不可建殿, 惟你所生的兒子, 必為我名建殿."(王上8:18-19). 的確, 神沒允許大衛為衪
建殿, 原因是大衛形像問題, 但後來神還是點頭同意讓他的兒子所羅門建殿. 神不是為自已, 而是
為了以色列人的面子, 這群一向悖逆的選民, 悔改回轉, 有了正確的信仰, 讓他們蓋一座像樣的殿
敬拜神, 沒有甚麼不對, 所以神終於頜首應允, 但不能讓大衛去建造, 因會破壞聖殿的形像, 大衛
一生戎馬, 征戰沙場, 就像劊子手, 流人的血太多, 形像不佳, 所以讓他形像清新, 滿有智慧的兒子
所羅門來建殿, 最為合適, 但大衛建殿的美好心意, 神欣然悅納, 從未拒絕.
                      所羅門建造聖殿, 非常宏偉壯麗, 但他在聖殿落成獻殿大典的大伸祈禱中,
特別指出 "神果真與世人同住在地上麼, 看哪, 天和天上的天, 尚且不足你居住的, 何況我們所建
的這殿呢, 惟求耶和華我的神, 垂顧僕人禱告祈求, 俯聽僕人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 願你晝夜看顧
這殿, 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代下6:18-20), 他的禱告, 很明顯向以色列人宣示, 有了聖殿,
不是說神就住在殿裏, 神是無所不在的, 一切要以神的名為重. 這是所羅門完成建殿大任後, 非常
明確的宣示.
            總之, 司提反在他的申辯中, 對大衛父子建殿之舉, 作了一個總結 "其實至高者
並不住人手所造的, 如先知所言, 主說, '天是我的坐位, 地是我的腳凳, 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
那裏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麼? ' "(徒7:48-50), 這便充份說明建殿的真義.
         3. 勸戒選民(徒7:51-53):
            (1) 勿讓悲劇重演:
                  司提反在他義正詞嚴的申辯中, 最後毫不客氣指責當日的猶太人, 硬著頸項,
抗拒聖靈, 列祖行差踏錯, 他們盲目跟隨, 且變本加厲, 列袓逼害先知, 他們也照做不誤, "把豫先
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 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 殺了."(徒7:52), 他們的惡行, 實在無法無天,
毫不把神的律法, 放在眼裏, 真心遵行, 令人痛心.
                   在司提反事件中, 儘管他對猶太同胞不實的指控, 援引列祖歷史的教訓, 極力
去申辯, 但是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 在他面前偏激狂傲的猶太人, 就是聽不進去, 反而 "極其惱怒,
咬牙切齒."(徒7:54), 活活用石頭把他打死, 讓他壯烈殉道, 令人髮指.
             (2) 認識真神啟示:
                   縱觀漫長歷史長河中, 真正信靠我們這位真神的人, 其人生際遇, 跟一般常人
迥然不同. 如亞伯拉罕由於信靠真神, 成為信心之父, 選民始祖; 若他不信真神, 留在吾珥, 拜偶像,
活在罪中, 那有日後輝煌美好的人生; 又如約瑟, 自幼信靠神. 與十個信仰不正確兄長相比, 實有
天淵之別, 他日後在埃及飛黃騰達, 位極人臣, 他十個愚昧不良的兄長, 豈能望其項背; 再說摩西,
跟他的同胞, 同樣是以色列人, 但是有多麼的不同. 他蒙神呼召, 大大使用, 做先知, 作首領, 帶領
以色列人轟轟烈烈,出埃及, 靠著神, 完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留名青史, 反觀他帶領下的以色列民,
悖逆神, 發怨言, 拜偶像, 敗壞墮落, 終於老死曠野, 沒福進入神應許的迦南美地, 結局迥異!
證諸歷史事實, 正確的信仰, 可以把人生的價值擴大到無窮大, 我們有幸生活在新約
時代, 對神的啟示, 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不但對歷史上信仰奇妙的鐵般事實, 有更親切的了解體會,
且對神啟示的耶穌基督,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加上二千多年來, 真正信耶穌基督的人, 其行事為人
跟不信的人, 可說完全不同, 過去如此, 今日亦然, 這是毋庸爭辯的事實. 但願司提反殉道的歷史,
能使我們的心甦醒, 眼明亮, 對神的啟示有更深刻的認識, 心態改變, 明白真道, 信靠真神, 終身
蒙福, 感謝神.

III. 總結:
       司提反為主作見證, 他用歷史事實來糾正他的猶太同胞, 明白指出他們在信仰上的偏差錯誤,
要他們明辨真理, 了解真道, 故他從歷史切入, 聽者都是猶太人, 人人心知肚明, 應是最直接有效
的訴求, 他從猶太人的祖亞伯拉罕開始, 滔滔不絕, 一直講到那個時代, 他們身陷罪中還不自知
的可憐光景, 令人扼腕!
       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 司提反面前硬著頸項猶太聽眾, 對於他苦口婆心, 真誠勸誡, 充耳不聞,
不為所動, 他們突然受到嚴厲譴責, 觸到痛處, 如火上加油, 一時極其惱怒, 乃獸性大發, 齊心擁上,
瘋狂把司提反推出城外, 亂石打死, 慘絕人寰, 神的選民, 竟敗壞如此,天怒人怨, 雞怪惹神大忿怒,
嚴加懲罰, 終於國破家亡, 流離四海, 受盡欺凌, 足為殷鑑.

                                                                   (本回完)

                                                              感謝主, 讚美主,
                                                              一切榮耀歸我主,
                                                              哈利路亞, 阿們!

                                2020年11月13日 台北 / 2020年11月28日 佈樂格 台北
                                 2021年3月24日 終校 台北 / 2022年2月11日終校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