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聖經經典人物故事(XII) 第十二回 大衛王朝南北分(II)

                                        聖經經典人物故事(XII)

                                    第十二回 大衛王朝南北分(II)

                                                     南北王朝第三階(王下8:16-17:41)
                             (南國: 約蘭至亞哈斯王朝 / 北國: 約蘭至何細亞王朝, 亡於亞述 )

  I. S5 約蘭(王下8:16-24)[代下21:5-10, 20]:
     (I) 登基作王(王下8:1):
           1. 登基: 三十二歲, 以色列王約蘭第五年, 於耶耶路撒冷.
           2. 作王: 8年(848-841BC)
   (II) 為王事蹟:
           1. 拒善行惡(王下8:18-19):
               他行以色列諸王所行的, 與亞哈家一樣, 因他娶亞哈之女為妻, 拒善行惡; 耶和華卻因
衪僕人大衛緣故, 不忍滅絕猶大, 仍照應許大衛的話, 永賜燈光給他子孫.
           2. 以東背叛(王下8:20-22):
               約蘭年間, 以東背叛猶大, 違抗王權, 自立為王, 約蘭率大軍急馳撒益討伐, 不料反遭
以東夜襲, 不敵潰敗, 撒回猶大; 從此以東背叛猶大, 脫離獨立, 直至今日. 那時, 立拿人也跟著
造反.
            3. 其餘的事(王下8:23) - 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8:18b).
            2. 約蘭與他列祖同眠, 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墓園(王下8::24a).
    (IV) 繼位新王(王下8:24b) - 子亞哈謝接續作王.

 II. S6 亞哈謝(王下8:25-29; 9:27-29)[代下22:1-6]:
      (I) 登基作王(王下8:25-26):
            1. 登基: 二十二歲, 以色列王約蘭第十二年, 於耶路撒冷.
            2. 作王: 1年(841BC)
            3. 生母: 亞他利雅, 以色列王暗利孫女.
    (II) 為王事蹟:
            1. 效法行惡(王下8:27):
                亞哈謝效法亞哈家,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與亞哈家一樣, 因他是亞哈家的女婿.
            2. 以猶聯軍(王下8:28-29):
                亞哈謝聯合以色列王約蘭, 出兵討伐亞蘭王哈薛, 哈薛強悍善戰, 於拉末擊敗二國聯軍,
打傷約蘭, 約蘭退回耶斯列療傷; 猶大王亞哈謝乃親赴耶斯列探視慰候.
            3. 探病殞命(王下9:27-29):
                亞哈謝赴耶斯列探視約蘭傷情時, 正好耶户造反, 篡位為王, 率兵追到耶斯列弒殺約蘭,
見亞哈謝在場, 也不放過. 亞哈謝見耶户弒君, 知大勢不妙, 趕忙從亭園逃命, 耶户緊追不放, 終於
在以伯蓮姑珥山坡上, 身受重傷, 續逃至米吉多, 氣絕駕崩.
   (III) 蓋棺論定:
             1.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8:27).
             2. 亞哈謝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墓裏, 與他列祖同葬, (王下9::28).

III. N11 耶戶(王下9:1-10:36):
      (I) 登基作王(王下10:36):
            1. 登基: 年歲不詳,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28年(841-814BC)
            3. 出身: 寧示之孫, 約沙法之子.
    (II) 為王事蹟:
            1. 受膏作王(王下9:1-13):
                以利沙召一先知門徒來, 吩咐他, "你要束腰, 拿這瓶膏油, 往基列的拉末去, 找尋寧示
之孫, 約沙法之子耶户, 叫他從同僚中出來, 帶他進入密室, 將瓶裏的膏油倒在他的頭上, 並且告訴他,
"耶和華如此說, '我膏你作以色列王.' 說完, 拔腿就跑, 不可停留."
                先知的門徒奉命, 立即出發前往基列的拉末, 抵達當日, 見軍隊將領都坐在那裏, 就對
他們 說, "將軍啊, 我有話要對你說." 耶户說, "我們這麼多人, 你要對那一位說?" 答曰, "將軍啊, 我要
對你說." 於是耶户起來, 二人走進密室, 門徒就將膏油倒在他的頭上, 並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如此說, 我膏你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王, 你要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 我好在耶洗別身上申我的僕人
眾先知和耶和華所有僕人流血的冤. 亞哈全家必定滅亡, 凡屬亞哈的男丁, 無論是為奴的或者自由的,
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 使亞哈家像尼八之子耶羅波安的家, 又像亞希雅之子巴沙的家. 耶洗別必定會
在耶斯列田裏被狗所吃, 暴屍田野, 無人埋葬." 話一說完, 門徒遵師囑, 立即破門逃跑回去.
                 耶户出來, 回到他主人的眾將領那裏, 有人問他, "這狂妄小子來見你, 有甚麽事呢?"
答曰, "你們認得那人, 也知道他說甚麽." 他們同聲說, "亂講! 我們那會知道, 從實告訴我們." 耶户
大聲說, "他這樣對我說, 耶和華如此說, '我膏你作以色列王.'" 眾人聞言, 急忙脫下自己的衣袍鋪在
上層臺階, 請耶户坐在上面, 然後吹角宣告, "耶户作王了!"
              2. 弒君篡位(王下9:14-29):
                  就這樣, 寧示之孫約沙法之子耶户, 背叛約蘭篡位. 約蘭前與猶大王亞哈謝聯手去討伐
亞蘭王哈薛, 兵敗負傷, 退回耶斯列療傷. 耶户受膏後, 眾將擁立為王, 當眾宣示, "你們既然擁我為王,
就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 於是耶户親自坐車, 往耶斯列去, 因約蘭在那裏療傷, 猶大王亞哈謝
也在那裏探視.
                  當哨兵在耶斯列城樓上, 見耶户率領兵馬前來, 立即上報, 約蘭指示, "派一騎兵去迎接,
並且問他們, '平安嗎?'" 騎兵奉命岀城迎接他們, 並問, "平安嗎?" 耶户斥曰, "平安不平安, 干你何事?
滾到我後面去!" 哨兵又報, "派去騎兵到了他們那裏, 卻沒回來." 王不疑有他, 再派一騎兵前去, 也問
他們, "平安嗎?" 耶户又斥, "平安不平安, 干你何事? 滾到我後面去!" 哨兵急報, "派去的騎兵到了他們
那裏, 也沒回來; 來的兵馬, 車趕得既急又猛, 像是寧示之孫耶户的趕法."
                  約蘭見有蹊蹺, 立令備車, 與猶大王亞哈謝各坐各車, 出城迎接耶户, 在耶斯列人拿伯
的田間相遇, 約蘭見耶户就問, "耶户啊! 平安嗎?" 耶户泠泠地說, "你母耶洗別淫行邪術那麼多, 怎能
平安呢?" 約蘭見來者不善, 立即轉車逃跑, 並對亞哈謝說, "亞哈謝啊, 耶户反了!"
                  耶户毫不留情, 挽弓猛射, 箭正中約蘭背脊, 穿心而過, 當場仆倒車中殞命. 耶户對部將
畢甲說, "你把他丟在耶斯列人拿伯田裏; 想當年, 你我一同坐車追隨他父亞哈時, 耶和華曾向他預言,
我昨日看見拿伯和他眾子的血, 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 這是耶和華說的.' 現在你就照耶和華說的話,
把他丟在這田裏." 同時, 耶户也不放過亞哈謝, 在以伯蓮姑珥山坡上, 把他打傷; 亞哈謝帶著傷, 逃至
米吉多, 氣絕身亡.
               3. 誅耶洗別(王下9:30-37):
                   耶户到了耶斯列, 妖后耶洗別心知大禍臨頭, 但仍故作鎮定, 梳冼乾淨, 塗脂抹粉, 衣著
艷麗, 從宮中探首外望; 耶户衝進來時, 耶洗別從窗口斥曰, "殺主人的心利啊! 你的心能安嗎?" 耶户
抬頭向上觀看, 見妖后囂張, 乃大聲喊曰, "上面有沒有順從我的?" 有兩三個太監探首下望, 耶户就命
他們, "把她扔下來!" 太監就完全聽命, 狠心把耶洗別扔下去, 一代妖姬就此香消玉殞, 血肉糢糊, 鮮血
濺滿牆頭和馬上, 遭人踐踏.
                    除掉耶洗別之後, 耶户大搖大擺進入宮中, 吃飽喝足, 躊躇滿志, 良心稍現, 吩咐手下,
"把這受咒詛的婦人埋了吧! 因她好歹也是王的女兒." 手下遵命去埋葬她, 但只找到她的頭骨、腳和
手掌, 埋葬完畢, 手下回去, 將實情稟報, 耶户喟然嘆曰, "這正應驗耶和華藉衪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
所說的話, '在耶斯列田間, 狗必吃耶洗別的肉, 耶洗別的屍首必在耶斯列田間, 如同糞土, 以至人不敢
說, '這是耶洗別.'"
                 4. 殺七十子(王下10:1-11):
                     於撒瑪利亞, 亞哈王有七十個兒子, 耶户修書送撒瑪利亞, 昭告耶斯列首領, 包括長老
和亞哈眾子的監護人, "你們那裏既有你們主人的眾子, 車馬軍械, 和堅固城池, 見示後, 可在你們主人
的眾子中, 擁立一位賢能有為者, 坐其父王位, 你們也可以為你們主人的家爭戰." 眾人讀來書後, 懼怕
萬分, 異口同聲說, "二王在他面前尚遭毒手, 何況我們呢?" 於是, 家宰、邑宰、長老和眾子的監護人,
派人去見耶户, 回覆曰, "我們都是你的僕人, 凡你吩咐我們的, 悉都遵行; 我們不敢立王, 你看怎樣好,
我們就怎樣辦." 耶户甚悅, 再修書交來人帶回, "你們若歸順我, 聽命於我, 明日此時, 將你們主人眾子
首級帶到耶斯列獻給我."
                     那時, 王的七十子都住在城裏尊貴的監護人家中, 耶户來書一到, 他們嚇得魂不附體,
那敢怠慢, 立即將王的七十子殺了, 首級裝在筐裏, 火速遣使送到耶斯列去, 獻給耶户. 耶户立即令,
"將首級分成兩堆, 放在城門口, 直至明日."
翌晨, 耶户出來, 昭告百姓, "你們都無罪 , 我背叛我主, 把他殺了; 這些人是誰殺的呢?
你們要知道耶和華說的話, 也就是耶和華指著亞哈家所說的話, 一句也沒落空. 因為耶和華藉衪僕人
以利亞說的話都成就了." 凡亞哈家在耶斯列留下的人和他的大臣、密友和祭司, 耶户一個都不放過,
全都殺盡, 一個不留.
                  5. 濫殺無辜(王下10:12-14):
                      耶户動身往撒瑪利亞去, 途中經牧羊人剪毛之處, 遇見了猶大王亞哈謝的兄弟, 問他們
是誰, 答曰, "我們是亞哈謝的兄弟, 現在下去, 要向王及太后請安." 耶户立即下令活捉他們, 並在剪毛
之處, 當場處決, 遇難者共四十二人, 無一倖免.
                  6. 肅清餘孽(王下10:15-17):
                      耶户繼續前行, 以色列保守派領袖利甲之子約拿達(耶35:6-10)前來相迎, 耶户向他問安,
"你誠心待我, 像我誠心待你嗎?" 約拿達答曰, "是." 耶户大悅, "若是這樣, 把手伸出來!" 他就把手伸出,
耶户拉他上車, 二人共乘前行, 耶户曰, "你和我同去, 看我如何為耶和華大發熱心."
                      抵達撒瑪利亞後, 耶户猙獰面目再現, 把撒瑪利亞亞哈家留下的人, 一一誅殺, 直至滅盡,
正如耶和華對以利亞所說的.
                  7. 滅絕巴力(王下10:18-27):
                      耶户召集百姓, 當眾宣示, "亞哈事奉巴力還冷淡, 耶户卻更熱心, 現我要向巴力獻大祭,
因此請巴力的眾先知和所有拜巴力的人, 以及巴力的眾祭司, 都到我這裏來, 一個都不能少; 不來的,
一個也活不了." 這是耶户的詭計, 目的是要殺盡拜巴力的人. 接著耶户宣告, "要以巴力之名召開大會."
於是, 派人走遍以色列全地催請, 凡拜巴力的人都來齊了, 沒有一個不來的. 他們都進了巴力廟, 廟的
前後都擠滿了人. 耶户又命管禮服者, 將禮服發給所有拜巴力的人穿上.
                      耶户和利甲之子約拿達進入巴力廟後, 乃對拜巴力的人說, "你們仔细察看, 你們這裏
不可有耶和華的僕人, 只容許拜巴力的人." 耶户早已安排八十精兵, 埋伏廟外, 把這些人都交在他們
手中, 若有人逃脫, 唯他們是問. 天羅地網佈置妥當, 二人在廟中獻平安祭和燔祭後, 從容走出廟來,
立即下令埋伏精兵, 衝入廟中, 逢人便殺, 不容一人出廟, 全部殺盡後, 將屍首拋諸田野; 並把巴力廟
中 的柱像取出焚燒, 毀了巴力柱像, 拆了巴力廟宇, 作為廁所, 直至今日.
                   8. 賞罰分明(王下10:28-33):
                      (1) 滅邪有賞(王下10:28, 30):
                            耶户在以色列中, 全力滅絕巴力, 厥功至偉; 他更全心辦好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並照祂心意對待亞哈家, 耶和華至悅, 故應許他的子孫接續他作以色列王, 直至第四代, 以示嘉獎.
(2) 行惡必罰(王下10:29, 31-33):
                            耶户續拜伯特利和但的金牛犢, 更不盡心遵守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律法, 不離尼八
之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罪. 於是, 耶和華割裂以色列國, 促使亞蘭王哈薛入侵, 烽火遍及
約但河東, 基列全地, 即迦得人、流便人、瑪拿西人之地; 以及從亞嫩谷邊的亞羅珥, 直至基列和巴珊,
以示懲罰.
                    9. 其餘的事(王下10:34) - 凡他所行的和他的英勇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正/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惡的事(王下10:28-31).
                    2. 耶户與他列祖同眠, 葬在撒瑪利亞(王下10:35a).
(IV) 繼位新王(王上10:35b) - 子約哈斯接續作王.

 IV. S7 亞他利雅(王下11:1-16)[代下22:10-23:21]:
      (I) 母后篡位(王下11:1):
            1. 篡位: 於耶路撒冷.
            2. 為期: 7年(841-835BC)
   (III) 篡位事蹟:
            1. 剿滅王室(王下11:1):
                猶大王亞哈謝前赴耶斯列探視以色列王約蘭傷勢時, 正好耶户追殺前來, 弒君約蘭後,
亦重傷亞哈謝; 亞哈謝負傷逃至米吉多, 不治駕崩, 噩耗瞬傳至耶路撒冷, 母后亞他利雅見愛子身亡,
立即起來剿滅王室, 篡位為王
            2. 聖殿藏孤(王下11:2-3):
                約蘭王之女, 亞哈謝之妹約示巴, 也是祭司耶何耶大之妻(代下22:11), 見宮廷生變, 兵荒
馬亂, 急忙於被殺王子之中, 搶救未滿一歲, 仍在襁褓中的王子約阿施, 把他和他的乳母藏入自己寢宮,
躲過亞他利雅誅殺. 後約阿施和他的乳母藏在耶和華殿裏, 為時達六年之久.
            3. 嚴密護衛(王下11:4-11):
                到了第七年, 祭司耶何耶大召王室護衛傭兵迦利人, 以及五名御林軍百夫長(代下23:1),
來耶和華的殿, 與他們立約, 並在耶和華殿裏起誓, 領他們拜見王兒, 隨即吩咐他們, "今後, 你們都要
這樣安排警衛, 凡安息日值班的三分之一, 看守王宮; 三分之一, 看守蘇珥門; 三分之一, 看守御林軍
院子的後門, 嚴密看守王宮, 盤查進出閒人. 此外, 你們安息日所有值班的三分之二, 要在耶和華殿裏
護衛王, 各人手持兵器, 四面保護王. 凡闖入你們禁地的, 格殺勿論; 王出入時, 你們要跟隨護衛."
眾百夫長遵照祭司耶何耶大吩咐, 作新的護衛值班安排, 並各帶值班護衛晉見耶何耶大,
祭司便將藏在耶和華殿裏的槍和盾牌交給百夫長. 於是, 護衛手持兵器, 在壇和殿裏, 從殿右至殿左,
在王子四圍, 嚴密護衛看守.
            4. 膏立新王(王下11:12):
                時機終於到了, 祭司耶何耶大領王子約阿施出來, 給他戴上王冠, 並將律法書交給他,
膏他作王, 眾人鼓掌, 三呼萬歲!
            5. 終結篡位(王下11:13-16):
                亞他利雅聽見群眾歡呼之聲, 趕忙出宮, 循聲進入耶和華的殿, 目睹新王照例站在柱旁,
百夫長及吹號兵侍立王左右, 國中百姓歡樂吹角, 熱烈慶祝. 亞他利雅立即撕裂衣裳, 大喊, "反了!
反了!" 祭司耶何耶大立即下令, "把她趕出去! 凡跟隨她的, 格殺勿論!" 護衛遵命把她趕出聖殿, 並在
她回宮路上, 把她殺了! 亞他利雅篡位七年, 就此終結.

  V. S8 約阿施(王下11:17-21; 12:1-21)[代下24:1-14, 23-27]:
      (I) 登基作王(王下11:19):
            1. 登基: 七歲, 以色列王耶户第七年, 於耶路撒冷.
            2. 作王: 40年(835-796BC)
            3. 生母: 西比亞, 別是巴人.
    (II) 為王事蹟:
            1. 登基為王(王下11:17-21):
                耶何耶大使王和民與耶和華立約, 作耶和華的子民; 又使王與民立約. 於是, 全民集結,
蜂擁前往巴力廟, 把廟拆毀, 推倒壇, 打碎像, 又在壇前把巴力祭司瑪坦殺了.
最後, 祭司耶何耶大派護衛看守耶和華的殿; 再率領百夫長迦利人與御林軍, 以及國中
百姓, 請王從耶和華殿中出來, 由御林軍的門, 進入王宮, 他就登基坐王位, 時年方七歲, 猶大恢復正統,
舉國稱慶, 萬眾歡騰.
            2. 終生行善(王下12:2-3):
                約阿施自幼在耶和華殿中長大, 受祭司耶何耶大教化薰陶, 故一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
正的事, 只是邱壇還沒廢去, 百姓仍在邱壇燒香獻祭.
            3. 整修聖殿(王下12:4-16):
                聖殿在約阿施即位前124年, 就已建成(王下12:1, 王上6:38), 現年久失修, 顯得破落頹廢,
尤其, 亞他利雅篡位期間, 其子拆毀聖殿, 嚴重破壞, 約阿施有鑒於此, 乃對眾祭司說, "凡奉獻耶和華
殿中分別為聖的銀子計有:
                (1) 各人當納身價, 即以色列年滿二十歲青年, 應奉獻半兩銀子, 歸給聖所使用;
                (2) 人還願按願交納的銀子;
                (3) 樂意奉獻耶和華殿的銀子.
你們當從司庫中提出, 作修理聖殿之用." 然而, 到了約阿施二十三年, 祭司仍按兵不動, 未動工修理
聖殿殘破之處.
                約阿施無奈, 再召大祭司耶何耶大和眾祭司前來, 重提修殿事, "你們為何不動工修殿呢?
既有困難, 從今以後, 凡奉獻耶和華聖殿分別為聖的銀子, 你們不可再向司庫提領, 改統籌修殿之用."
於是, 眾祭司答應不再從百姓奉獻中收取銀子, 也不從自己的銀錢中支付修殿費用.
                祭司耶何耶大想出一個籌款修殿辦法, 他取來一個櫃子, 在櫃蓋上鑽孔, 置進耶和華殿
右方壇旁, 守門祭司將奉獻耶和華殿所有銀子投入櫃中, 當櫃中銀子滿了, 便請王的書記和大祭司來,
打開櫃子, 將奉獻耶和華殿銀子取出, 點數清楚包起來, 交給耶和華殿督工, 再由他們把銀子付給修理
耶和華殿的木匠、瓦匠、石匠和工人, 以及支付採購木材石板及其他有關修殿費用, 徹底整修耶和華
的殿. 但殿裏的銀杯、燭剪、碗號及其他金銀器皿, 都沒用到奉獻耶和華殿銀子, 悉交督工轉付修理
工匠, 因他們辦事誠實, 毋需結算. 此後, 贖愆祭和贖罪祭銀子, 不再併入奉獻耶和華殿的銀子中, 因為
那是屬祭司的銀子.
             4. 重金退敵(王下12:17-18):
                 那時, 亞蘭王哈薛攻下迦特, 定意要北上攻打耶路撒冷, 猶大王約阿施自知不敵, 為免
兵燹之禍, 乃將其列祖猶大王約沙法、約蘭、亞哈謝和自己分別為聖之物, 以及耶和華殿與王宮府庫
所有金子, 都奉送給亞蘭王哈薛, 哈薛才班師, 不再攻打耶路撒冷.
             5. 遇刺身亡(王下12:20-21a):
約阿施臣僕示米押之子約撒甲和朔默之子约薩拔背叛, 無故突然衝入悉拉的米羅宮,
將約阿施無情弒殺, 一代善君, 就此殞落.
             6. 其餘的事(王下12:19) - 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善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12:2).
             2. 約阿施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墓園(王下12::21b).
     (IV) 繼位新王(王下12:21c) - 子亞瑪謝接續作王.

 VI. N12 約哈斯(王下13:1-9):
      (I) 登基作王(王下13:1):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約阿施二十三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17年(814-798BC)
    (II) 為王事蹟:
            1. 行惡神懲(王下13:2-3):
                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並效法尼八之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的罪,
於是, 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 將他們屢次交在亞蘭王哈薛及其子便哈達手裏.
                因以色列人受亞蘭王欺壓, 約哈斯懇求耶和華拯救, 耶和華就應允他, 特賜給以色列人
一位拯救者, 使他們脫離亞蘭人的手, 於是以色列人仍舊安居在家; 然而, 他們不離開耶羅波安家使
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的那罪, 仍然照行, 並在撒瑪利亞膜拜亞舍拉. 於是, 耶和華把他們交亞蘭王手中,
滅絕約哈斯的民, 踐踏他們如禾場上的塵土, 只給約哈斯留下騎兵五十, 戰車十輛, 步兵一萬.
             2. 其餘的事(王下10:34) - 凡他所行的和他的英勇事蹟, 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3:2).
             2. 約哈斯與他列祖同眠, 葬在撒瑪利亞(王下13:9a).
     (IV) 繼位新王(王上13:9b) - 子約阿施接續作王.

VII. N13 約阿施(王下13:10-25):
       (I) 登基作王(王下13:10):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約阿施三十七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16年(798-782BC) / 與子耶羅波安共同執政(793-782BC)
     (II) 為王事蹟:
             1. 行惡不改(王下13:11):
                 約阿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不離開尼八之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的罪,
仍然照行.
             2. 先知教戰(王下13:14-19):
                 先知以利沙晚年, 得了絕症, 來日無多; 以色列王約阿施得知, 特前往探視, 見先知垂危,
忍不住伏他臉上哭曰, "我父啊! 我父啊! 以色列的戰車騎兵啊!" 以利沙請王拿弓箭來, 王立即把弓箭
拿來; 以利沙又請王用手拿弓, 王遵示照做; 接著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 並要他把朝東的窗户打開,
向窗外射箭, 約阿施依示挽弓, 把箭射出, 以利沙說, "那是耶和華的得勝箭, 因為你必在亞弗全面擊殺
亞蘭人, 直至把他們滅盡.
                  以利沙再請王拿幾枝箭來, 要他續向窗外射, 約阿施照做, 但他只射了三箭, 就不射了,
神人怒責約阿施, "你當射出五六箭, 才能擊殺滅盡亞蘭人; 現在你只射了三箭, 只能打敗他們三次."
3. 以利沙歿(王下13:20-21):
                  以利沙終於歸天, 門徒依示把他安葬. 摩押人常在春天進犯以色列, 有人正在舉行葬禮,
突見一群摩押兵出現, 驚慌中把死人拋在以利沙墳裏, 碰到以利沙骸骨, 死人竟復活站起來, 奇哉!
              4. 收復失土(王下13:22-25):
                  約哈斯年間, 亞蘭王哈薛屢次侵擾欺壓以色列人, 耶和華卻因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
所立的約, 仍施恩給以色列人, 憐恤他們, 眷顧他們, 不願滅絕他們, 故未趕走他們, 離開自己的面.
亞蘭王哈薛歿, 其子便哈達接續作王, 從前哈薛與約阿施之父約哈斯爭戰時, 攻佔城邑,
現經約哈斯之子約阿施, 一如以利沙預言, 三次打敗哈薛之子便哈達後, 失去城邑, 一一收回.
              5. 其餘的事(王下13:12,14:15) - 凡他所行的和他與猶大王亞瑪謝爭戰的英勇事蹟,
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3:11).
              2. 約阿施與他列祖同眠, 與以色列諸王一同葬在撒瑪利亞(王下13:13a,c, 14:16a).
     (IV) 繼位新王(王上13:13b, 14:16b) - 子耶羅波安接續作王.

VIII. S9 亞瑪謝(王下14:1-7)[代下25:1-4, 11-12] / (王下14:8-22)[代下25:17-26:2]:
        (I) 登基作王(王下14:1):
              1. 登基: 二十五歲, 以色列王約阿施第二年, 於耶路撒冷.
              2. 作王: 29年(796-767BC) 與子亞撒利雅共同作王(792-767BC)
              3. 生母: 約耶但.
      (II) 為王事蹟:
              1. 效父行善(王下14:3-4):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但不如他祖大衛; 乃效法他父約阿施一切所行的. 只是邱壇
還沒廢去, 百姓仍在邱壇燒香獻祭. 還沒廢去, 百姓仍在邱壇燒香獻祭.
              2. 為父復仇(王下14:5-6):
                  亞瑪謝在父約阿施遇刺身亡, 政局混亂中登基, 王位一旦穩定後, 為撥亂返治, 立即下令
捉拿弒父凶手示米押之子約撒甲和朔默之子约薩拔歸案, 處以極刑, 以警效尤; 但沒治死凶手之子,
乃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 "不可因子殺父, 也不可因父殺子; 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
              3. 挑戰敗亡(王下14:7-14):
                  亞瑪謝在位之時, 曾一度出征鹽谷, 大獲全勝, 殺了以東人一萬, 攻取西拉, 改名約帖.
趁勝遣使向以色列王約阿施挑戰; 約阿施甚感意外, 乃遣使以一則寓言勸阻亞瑪謝: "黎巴嫩的蒺藜
遣使去見黎巴嫩的香柏樹, 說, '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吧!' 後來黎巴嫩有一隻野獸經過, 踐踏了
蒺藜. 你打敗以東, 就心高氣傲, 你儘管自己誇耀, 安坐家中就是了, 為何要惹禍, 自己敗亡算了, 為何
還要讓猶大國跟你一起敗亡呢?"
                  亞瑪謝那裏肯聽, 執意一戰, 於是以猶二軍在猶大的伯示麥會戰, 結果猶大人竟大敗在
以色列人面前, 抱頭鼠竄, 退回原地. 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生擒猶大王亞瑪謝, 押解回耶路撒冷,
並拆毀耶路撒冷城牆, 自以法蓮門直至角門共二百公尺, 又將耶和華殿裏與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金銀
和器皿都掠去, 且擄人為質, 然後趾高氣揚, 奏凱回撒瑪利亞.
                   不久, 以色列王約阿施駕崩於撒瑪利亞, 猶大王亞瑪謝還活了十五年, 他於伯示麥慘敗
被擄, 未死在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刀下, 苟且偷生, 臣下不齒; 不久耶京有人背叛造反, 亞瑪謝逃往拉吉,
叛徒不放, 緊追至拉吉, 把他殺了, 屍首用馬馱回耶路撒冷, 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墓園.
               4. 其餘的事(王下14:18) - 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善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14:3).
               2. 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眠, 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墓園(王下14::20,22).
       (IV) 繼位新王(王下14:21) - 子亞撒利雅(烏西雅)接續作王.

 IX. N14 耶羅波安二世(王下14:23-29):
      (I) 登基作王(王下14:23):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亞瑪謝十五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41年(793-753BC) / 與父約阿施共同執政(793-782BC).
    (II) 為王事蹟:
            1. 行惡不改(王下14:24):
                耶羅波安二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不離開尼八之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
罪中的一切罪.
            2. 收回失土(王下14:25):
                耶羅波安二世收回以色列邊界失土, 從哈馬口直至亞拉巴海, 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藉祂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之子先知約拿(拿1:1)所說的.
            3. 拯救選民(王下14:26-27):
                耶和華見以色列人身陷困境, 無論為奴的或自由的都難倖免, 也無人幫助, 但耶和華
仍愛衪的選民, 無意將以色列人滅絕, 也不想把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 於是藉約阿施之子耶羅波安
拯救他們.
            4. 其餘的事(王下14:28) - 凡他所行的和他的英勇爭戰, 以及收回大馬色和先前屬猶大
的哈馬歸以色列事蹟, 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4:24).
            2. 耶羅波安與他列祖同眠(王下14:29a).
    (IV) 繼位新王(王上14:29b) - 子撒迦利雅接續作王.

  X. S10 亞撒利雅(烏西雅)(王下15:1-7)[代下26:3-4, 21-23]
      (I) 登基作王(王下15:1-2):
            1. 登基: 十六歲,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第二十七年, 於耶路撒冷.
            2. 作王: 52年(792-740BC) / 與父亞瑪謝共同作王(792-767BC).
            3. 生母: 耶可利雅.
    (II) 為王事蹟:
            1. 效父行善(王下15:3-4):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效法他父親亞瑪謝一切所行的;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 百姓
仍在邱壇燒香獻祭.
            2. 身患痲瘋(王下15:5):
                耶和華降災亞撒利雅, 使長大痲瘋, 直至駕崩. 他得痼疾後, 在宮中療養, 其子約坦掌管
家事, 治理國家.
            3. 其餘的事(王下15:6) - 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善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15:3).
            2. 與他列祖同眠, 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墓園(王下15::7a).
    (IV) 繼位新王(王下15:7b) - 子約坦接續作王.

 XI. N15 撒迦利雅(王下15:8-12):
      (I) 登基作王(王下15:8):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亞撒利雅三十八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6月(753BC).
    (II) 為王事蹟:
            1. 行惡不改(王下15:9):
                撒迦利雅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效法他列祖所行的, 不離開尼八之子耶羅波安
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的罪.
            2. 臣下弒君(王下15:10,12):
                雅比之子沙龍背叛撒迦利雅, 在百姓面前擊殺君王, 篡位自立. 這是從前耶和華應許
耶户說, "你的子孫必坐以色列的國位, 直到四代."(王下10:30) 這話果然應驗了.
            3. 其餘的事(王下15:11) - 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5:9).

XII. N16 沙龍(王下15:13-15):
       (I) 登基作王(王下15:13):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亞撒利雅三十九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1月(752BC).
     (II) 為王事蹟(王下15:14):
            沙龍弒君篡位, 登基才一個月, 迦底之子米拿現, 從得撒起兵, 攻入撒瑪利亞, 弒君沙龍篡位.
   (III) 其餘的事(王下15:15) - 沙龍其餘的事和他背叛情形, 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XIII. N17 米拿現(王下15:16-22):
        (I) 登基作王(王下15:17):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亞撒利雅三十九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10年(752-742BC).
      (II) 為王事蹟:
              1. 凶惡殘暴(王下15:16):
                 迦底之子米拿現生性凶殘, 前自得撒起兵, 攻打提斐薩和鄰近城邑時, 因沒開城迎他,
竟遭屠城殺戮, 慘絕人寰, 尤其毫無人性, 剖孕婦腹, 更是令人髮指.
              2. 行惡不改(王下15:18):
                  米拿現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終身不離開尼八之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
的罪.
              3. 重金退敵(王下15:19-20):
                  亞述王普勒突起兵攻打以色列, 米拿現懼敵, 不敢抗拒, 卑躬屈膝, 媚敵自保, 厚顏搜括,
強逼所有以色列富戶, 每户銀子五百七十克, 湊足銀子三萬公斤, 賄賂亞述王, 哀求退兵, 保他國位,
果然奏效, 亞述王普勒滿載銀子, 退兵返國.
              4. 其餘的事(王下15:21) -凡他所行的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5:18).
              2. 與他列祖同眠(王下15:22a).
      (IV) 繼位新王(王下15:22b) - 子比加轄接續作王.

XIV. N18 比加轄(王下15:23-26):
       (I) 登基作王(王下15:23):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亞撒利雅五十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2年(742-740BC).
     (II) 為王事蹟:
             1. 行惡不改(王下15:24):
                 比加轄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不離開尼八之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的罪.
             2. 部將弒君(王下15:25):
                 比加轄部將利瑪利之子比加背叛, 糾集亞珥歌伯、亞利耶和基列等五十餘人, 率兵衝入
撒瑪利亞王宮, 弒比加轄, 篡位為王,
    (III) 其餘的事(王下15:26) - 凡他所行的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XV. N19 比加(王下15:27-31):
       (I) 登基作王(王下15:27):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亞撒利雅五十二年, 於撒瑪利亞.
             2. 作王: 20年(752-732BC) / 在基列與人共同作王(752-740BC).
     (II) 為王事蹟:
             1. 行惡不改(王下15:28):
                 比加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不離開尼八之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的罪.
             2. 地失民擄(王下15:29):
                 以色列王比加年間, 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入侵以色列, 如入無人之境, 連續攻佔以雲、
亞伯伯瑪迦、亞挪、基低斯、夏瑣、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全地, 所有居民都擄到亞述去了.
             3. 臣下弒君(王下15:30):
                 臣下以拉之子何細亞背叛比加, 弒君篡位.
             4. 其餘的事(王下15:31) - 凡他所行的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XVI. S11 約坦(王下15:32-38)[代下27:1-4, 7-9]
       (I) 登基作王(王下15:32-33):
             1. 登基: 二十五歲, 以色列王比加第二年, 於耶路撒冷.
             2. 作王: 16年(750-735BC).
             3. 生母: 耶路沙, 撒督之女.
     (II) 為王事蹟:
             1. 效父行善(王下15:34-35):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效法他父親烏西雅一切所行的;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 百姓
仍在邱壇燒香獻祭. 並建造耶和華殿的上門.
             2. 外敵侵犯(王下15:37):
                 約坦在位期間, 耶和華使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之子比加攻擊猶大.
             3. 其餘的事(王下15:36) - 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善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15:34).
             2. 與他列祖同眠, 葬在他祖大衛城他列祖的墓園(王下15::38a).
     (IV) 繼位新王(王下15:38b) - 子亞哈斯接續作王.

XVII. S12 亞哈斯(王下16:1-20)[代下28:1-27]
         (I) 登基作王(王下16:1-2a):
               1. 登基: 二十歲, 以色列王比加十七年, 於耶路撒冷.
               2. 作王: 16年(732-715BC).
       (II) 為王事蹟:
               1. 悖逆行惡(王下16:2b-4):
                   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祂眼中看為正的事, 卻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 又照著耶和華
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 使他們的兒子經火; 並在邱壇上, 山岡上青翠樹下燒香
獻祭.
               2. 外力制敵(王下16:5-9):
                   亞哈斯在位期間, 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之子比加出兵攻打耶路撒冷, 但未能取勝, 無功
而退. 惟亞蘭王利汛趁機將以拉他收歸亞蘭, 把猶大人趕出, 亞蘭人移入定居, 直至今日. 外患頻仍,
亞哈斯竟卑躬屈膝, 遣使晉見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哀求, "我是你的僕人, 你的兒子, 現在亞蘭王和
以色列王同來攻擊我, 求你速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 同時, 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裏和王宮府庫裏的金銀
都送给亞述王作獻禮. 亞述王應允笑納, 立即出兵攻取大馬色, 誅殺亞蘭王利汛, 將居民擄至吉珥.
               3. 築外邦壇(王下16:10-13):
                   為謝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 亞哈斯親上大馬色進謁. 他於大馬色看見一座壇, 讚賞不已,
乃畫下壇的圖樣, 記下結構造法, 先遣人送交祭司烏利亞, 他乃依照圖樣, 在亞哈斯還未從大馬色返國
之前, 把壇建好, 王從大馬色回來看見新壇, 心中大悅, 立上壇獻燔祭、素祭、澆奠祭, 並將平安祭牲
的血灑在壇上.
               4. 擅移聖器(王下16:14-18):
                   亞哈斯王更移動耶和華面前的銅壇, 從耶和華殿和新壇中間搬至新壇的北邊. 他吩咐
祭司烏利亞, "早晨燔祭, 晚上素祭, 王的燔祭素祭, 以及國內百姓的燔祭、素祭、澆奠祭, 都要燒在
大壇上; 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灑在壇上. 至於銅壇我要用來求問耶和華." 祭司烏利亞完全聽命
遵辦.
                   此外, 亞哈斯砍掉盆座的邊緣, 把洗濯盆取下, 又將銅海從馱海銅牛搬下, 置石板地上.
為了亞述王緣故, 他又把耶和華殿為安息日所建走廊和王從外入殿的走廊, 全從耶和華殿內拆除.
               5. 其餘的事(王下16:19) - 亞哈斯其餘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III) 蓋棺論定:
               1. 惡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6:2).
               2. 與他列祖同眠, 葬在他祖大衛城他列祖的墓園(王下16::20a).
       (IV) 繼位新王(王下16:20b) - 子希西家接續作王.

XVIII. N20 何細亞(王下15:30; 17:1-41; 18:9-12):
          (I) 登基作王(王下17:1):
                1. 登基: 年歲不詳, 猶大王亞哈斯十二年, 於撒瑪利亞作末代王.
                2. 作王: 9年(732-722BC).
       (III) 為王事蹟:
                1. 拒善行惡(王下17:2):
                    何細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只是不像在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
                2. 亡國被擄(王下17:3-6):
                    大衛王朝於930BC所羅門駕崩後, 即進入南北國分裂期間, 各有二十王, 南國還可, 尚有
不少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王; 北國則全是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王. 因此, 得不到神的庇佑與祝福,
尤其亞述興起後, 益顯國勢日衰, 無力抵抗外侮, 至第十七王米拿現, 竟搜括民間黃金, 奉獻亞述,
乞求退兵; 至第十九王比加, 亞述更是凶悍, 攻城略地, 擄民至亞述, 亡象已現. 南國亦不遑多讓,
亞哈斯甘作兒王帝, 獻重金乞求亞述出兵, 抵抗亞蘭和北國入侵, 亞述食髓知味, 加速北國敗亡.
何細亞登基不久, 亞述王撒縵以色出兵進攻撒瑪利亞, 何細亞無力抵抗, 只好臣服進貢,
淪為附庸. 後何細亞心有不甘, 背叛亞述, 不再進貢, 改去投靠埃及王梭, 尋求保護. 惜事機不密,
為亞述王得悉, 一怒之下, 鎖拿何細亞, 下監囚禁; 接著, 亞述王大舉進攻以色列全地, 兵臨撒瑪
利亞, 圍城三年. 何細亞九年, 城破國亡, 以色列人被擄亞述, 淪為亡國奴, 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
哈博河邊, 及瑪代城邑. 以色列人悖逆真神, 神怒嚴懲, 國破家亡, 被擄外邦, 悲慘下場, 可憐可悲!
               3. 敗亡主因(王下17:7-17):
                  (1) 隨從別神(王下17:7-8):
                       以色列人得罪領他們出埃及地, 脫離埃及王法老手的耶和華他們的神, 而去膜拜
別神, 隨從耶和華在他們面前趕出外邦人的風俗, 和以色列諸王所立陷人於罪的條規.
                  (2) 建築邱壇(王下17:9):
                        以色列人暗中行不正的事, 違背耶和華他們的神, 在他們所有的城邑, 從瞭望樓臺
直至堅固城堡, 建築邱壇.
                  (3) 邱壇拜偶(王下17:10-11):
                        以色列人在高岡上 綠樹下, 立柱像木偶, 並在邱壇上燒香獻祭, 效法耶和華在他們
面前趕出外邦人所行的, 又行惡事惹耶和華動怒.
                  (4) 事奉偶像(王下17:12):
                        以色列人更事奉偶像, 這是耶和華再三警誡他們不可犯的罪.
                  (5) 抗拒先知(王下17:13-15):
                        以色列人悖逆, 耶和華藉眾先知先見, 苦口婆心, 再三勸誡以色列人和猶大人說:
"當離開你們的惡行, 謹守我的誡命律例, 遵行我吩咐你們列祖, 並藉我僕人眾先知所傳給你們的
律法." 他們卻不聽從, 反而硬著頸項, 效法他們旳列祖, 不信服耶和華他們的神. 尤有甚者, 他們
厭棄神的律例, 和神與他們列祖所立的約, 及隨從虛無假神, 效法他們周圍的外邦人, 這是耶和華
再三囑咐他們不可效法的.
                  (6) 牛犢假神(王下17:16-17):
                        以色列人悖逆愚昧, 硬著頸項, 離棄耶和華他們的神的一切誡命律例, 為自己鑄了
二座金牛犢, 立邪神亞舎拉, 還去事奉巴力, 更敬拜天上萬象; 尤其不可思議, 使他們的兒女經火,
用占卜法術, 出賣自己.
總之, 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惹動神怒, 罪在不赦.
              4. 神怒懲罰(王下17:18-23):
                  以色列人罪孽深重, 所以耶和華向他們大大發怒, 把他們從自己面前趕出, 只剩下猶大
一個支派. 但猶大人也不遵守耶和華他們神的誡命, 隨從以色列人所立的條規. 於是, 耶和華厭棄
以色列全族, 使他們受苦, 把他們交在掠奪他們的人手中, 所以趕他們離開自己的面.
以色列人將以色列國從大衛家奪回, 他們就立尼八之子耶羅波安作王. 耶羅波安引誘
以色列人不隨從耶和華, 使他們陷入罪的深淵裏. 以色列人犯耶羅波安所犯的一切罪, 難以自拔,
終於惹禍上身, 干犯神怒, 耶和華忍無可忍, 把他們從自己面前趕出去, 正如衪藉衪僕人眾先知所
說的. 結果, 以色列人從本國被擄至亞述, 飽受凌辱折磨, 慘不忍睹.
              5. 異族移入(王下17:24-):
                 (1) 獅子 咬人(王下17:24-26):
                       亞述王滅北國以色列後, 將以色列人擄至亞述, 再把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
和西法瓦音等地的人移入以色列, 安置在撒瑪利亞城邑, 代替以色列人. 新移民住入撒瑪利亞時,
不知敬畏耶和華, 所以耶和華怒命獅子進入他們中間, 咬死不少人; 於是, 有人前往稟奏亞述王,
"你遷移安置在撒瑪利亞各城的移民, 不懂那地之神的規矩, 所以那神叫獅子進入他們中間, 凶狠
咬死他們."
                (2) 祭司教民(王下17:27-28):
                      亞述王得悉獅子咬移民事, 乃派一擄來以色列祭司回撒瑪利亞去, 住在新移民中,
教導他們那地之神的規矩; 這祭司奉命回去, 住在伯特利, 教導他們怎樣敬畏耶和華.
                (3) 惡俗難改(王下17:29-41):
                      儘管亞述王派祭司回以色列, 教導新移民敬畏耶和華; 然而, 各族之人在居住城裏,
各造各的神像, 安置在撒瑪利亞人邱壇的殿中. 巴比倫人造疏割比訥像; 古卮人造匿甲像; 哈馬人
造亞示瑪像; 亞瓦人造匿哈和他珥他像; 西法瓦音人用火燒兒女, 獻給西法瓦音的神亞得米勒和
亞拿米勒. 他們懼怕耶和華, 也從他們中間立邱壇祭司, 為他們在有邱壇的殿中獻祭. 他們既懼怕
耶和華, 又事奉自己的神, 他們從那地遷來, 就隨那地的風俗.
                      他們直到如今仍守住先前的風俗, 毫不敬畏耶和華, 不全守自己的規章, 也不遵守
耶和華吩咐雅各後裔的律法誡命. 耶和華曾與雅各後裔以色列人立約, 囑咐他們, "不可敬拜別神,
不可跪拜事奉他, 不可向他獻祭; 但那用大能和伸出膀臂領你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 你們當敬畏
跪拜, 向祂獻祭. 祂給你們寫的律例典章, 律法誡命, 你們應當永遠謹守遵行, 不可敬拜別神. 我與
你們所立的約, 你們不可忘記, 也不可敬拜別神. 只要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 祂必救你們脫離所有
仇敵的手." 他們卻不聽從, 仍堅守先前的風俗. 結果, 這些移民既懼怕耶和華, 又事奉他們的偶像;
他們一代傳一代, 子子孫孫照樣行, 全都效法他們的祖宗, 直至今日. 這些新移民就是日後猶大人
鄙視不屑的撒瑪利亞人.

           南北王朝第三階故事, 從南國約蘭至亞哈斯王朝; 北國約蘭至何細亞王朝, 其間穿插以利沙
繼以利亞服事情形, 及其他精彩故事. 唯一令人痛心的是, 北國在諸惡王統治下, 拒善行惡, 陷民於罪,
干犯神怒, 交亞述手中, 亡國被擄, 悲哉! 剩下南國猶大, 其發展及命運如何, 請聽第四階故事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