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新約概論(鳥瞰探寶)第五章 教義神學書卷

                                                   新 約 概 論
                                                   (鳥瞰探寶)

                                            第五章 教義神學書卷

      靈糧大餐(經文背誦) V

                                                        前 言

      今天, 我們第五次登上豪華的和平號飛船, 作空中觀寶之旅, 上次我們參拜過宏偉十字大教堂,
從教堂後門出來, 二排寶庫, 赫然眼前, 右排是菱形建築群(保羅書信), 左排是長方形建築群(一般
書信), 金光閃閃, 鮮明奪目, 時間有限, 今天先下去觀肴右排前二座菱形寶庫: 加拉太書和羅馬書.

      加拉太書與羅馬書屬教義神學, 均論及________的真理, 對_____革命有很大影響, 尤其_____
對許多信徙, 包括宗教領袖如奧古斯汀、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加爾文等影響也非常深遠.

                                      第一節 加拉太書(Galatians)

I. 成書: 49AD秋, 於______.
II. 持信人: 不詳.
III. 對象: ______各教會.
IV. 目的: 指出福音是因信稱義的真理, 非猶太教派之_____主義, 使人受束縛, 不得自由.
V. 寫書原因: 保羅第___次旅行佈道時, 創立______教會, 後因受_____教派影響, 誤認得救要靠
                  守_____(加3:2-3)、守_____(加5:2-3)及守_____(加4:10), 乃寫此信闡明得救是本乎
                  ___, 因著___.
VI. 鑰字: 因信稱義
VII. 鑰節: 加2:16-17
VIII. 特點:
         (I) 與____書同為宗教革命兩大_____和_____.
        (II) 唯一親筆寫給____教會的公函.
       (III) 除哥林多後書外, 為保羅最具____性的一卷書.
       (IV) 簡短中, 盡顯作者為人特質, 尤其品格上____化之情緒表現.
        (V) 無一般書信常有對收信人的____語.
IX. 研讀大綱:
      (I) 引言(加1:1-17):
            1. 啓語問安(加1:1-5)
            2. 寫信動機(加1:6-10)
    (II) 福音與律法(加1:11-6:5):
            1. 使徒明證(加1:11-2:21):
               (1) 使徒信息(加1:11-12)
               (2) 使徒生平(加1:13-2:21)
            2. 福音明證(加3:1-4:31):
               (1) 福音與律法的性質(加3:1-29)
               (2) 福音與律法的比較(加4:1-31)
            3. 生活明證(加5:1-6:5):
               (1) 基督的律法(加5:1-12)
               (2) 基督徒的生活(加5:13-6:5)
   (III) 結語(加6:6-18):
            1. 最後勸勉(加6:6-17)
            2. 最後問安(加6:18)

                                               講課論述

  I. 前言:
     加拉太書是保羅早期寫的書信, 寫作時間及地點都有爭議(表4.5). 惟咸認約於49AD秋天,
在安提阿成書, 也就是在耶路撒冷大會之前(表4.5, 徒15:1-21, 加2:1-10), 持信人不詳, 對象是
加拉太各教會.
    (I) 背景:
          猶太人一向視摩西律法神聖不可侵犯, 全人類都應遵守, 故堅持外邦人作基督徒, 必先
受割禮和守律法, 跟保羅的主張相反, 南轅北轍, 水火不容, 毫無交集.
這些頑梗的猶太人形成猶太教, 其信仰如次:
           1. 相信耶和華獨一真神.
           2. 男丁行割禮, 作遵守律法記號.
           3. 耶和華為全國最高統治者, 君王僅代耶和華執政, 神權政體.
           4. 以律法書(舊約全書)作行為生活準則.
           5. 耶和華是公義審判之主.
           6. 人有靈魂, 相信復活.
           7. 相信彌賽亞降臨, 統治全球, 但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故猶太教為猶太人信奉的宗教, 先知時代受外邦人迷惑拜偶像; 被擄七十年, 大轉孌,
不再拜偶像; 主耶穌時代, 非但不拜偶像, 且對信仰不同者, 深惡痛絕, 對主耶穌教訓, 拒絕接受,
嚴加逼害, 甚把他釘死十字架上.
    (II) 糾正:
           加拉太書主要是保羅糾正當時猶太派基督徒的謬誤:
            1. 這派信主的猶太人, 堅持不能單憑信心得救, 還要遵守摩西律法, 尤其對外邦信徒
必須先受割禮成為猶太人, 才能接受救恩, 保羅嚴加駁斥.
            2. 由於奮銳黨徒激烈反對跟外邦人往來, 竟挑戰保羅的使徒資格, 指他並非十二使徒
之一, 為討好外邦人, 故意祛除福音中律法的要求, 因此, 沒有使徒的權柄, 在教義上也沒有權威.
這樣故意曲解真理, 進而人身攻擊的陰謀, 似是而非, 對當時根基不深, 不辨是非的
猶太信徒, 影響至大. 因此, 他們能煽動猶太人對保羅窮追不捨, 緊耵追蹤, 逼迫毀謗, 並挑唆各地
群眾, 驅逐保羅, 甚至拘捕下獄, 加以毒打, 幾乎喪命, 顯著事例如次:
               (1) 彼西底安提阿被驅逐(徒13:49-50).
               (2) 以哥念遭石打(徒14:2-5).
               (3) 路司得遭石打, 幾致死, 拖城外(徒14:19-20).

 II. 目的: 指出福音是因信稱義的真理, 非猶太教派之律法主義, 使人受束縛, 不得自由,
      把人綁得死死, 毫無自由可言.

III. 寫書原因:
       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時, 在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及彼西底安提阿創立加拉太教會, 後因
受到教中猶太教派影響, 及害怕奮銳黨徒逼害(徒6:12), 使信心不堅信徒, 誤認得救要靠守律法
(加3:2-3)、守割禮(加5:2-3)及守節期(加4:10), 這些信徒信以為真, 而離棄真道, 去隨從別的福音
(徒1:6), 這不是他們最初從保羅領受的福音, 而是可怕的異端邪說, 不覺憂心忡忡, 乃寫此信闡明
得救是本乎恩, 因著信.

 IV. 撥亂反正:
      (I) 別的福音(加1:6-7):
            福音只有一種, 就是: 本乎恩(因蒙神恩得救), 和因著信(因人信耶穌得生), 若在 "神恩"
和 "人信" 之外, 加上 "別的," 就是 "別的福音," 異竭邪說, 不純信仰.
            加拉太書所稱 "別的福音," 乃是加拉太信徒 "因信得生," 卻接受猶太派的迷惑, 要再受
割禮(加6:12-13), 成為律法的奴僕. 故保羅直斥: "原來在基督耶穌裏, 受割禮不受割禮, 全無功效,
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 才有功效."(加5:6).
            今天末世教會, 情況更糟, 很多信仰不純的傳道人, 到處傳 "別的福音," 任意扭曲福音,
詆毀 "聖靈寶劍" 下列每一環節:
             1. 降生 - 不稱主母馬利亞為童女, 稱之為少婦, 否定道成肉身.
             2. 事工 - (1) 不信神蹟, 指為神話, 虛構故事.
                          (2) 不信神創造萬有, 相信達爾文進化論.
             3. 受死 - 指主耶穌未全死, 只是在十字架上昏迷, 墓中醒過來而已.
             4. 復活 - 不信主耶穌復活, 也不信寶血可以贖罪, 卻照例行聖餐之禮.
             5. 再來 - 不信主再來為萬王之王, 卻信世界將慢慢進步, 進入千禧年國, 享太平喜樂.
             6. 其他 - 不信三位一體真神, 耶穌在世為人有神性; 聖經是神的默示等.
            這些傳別的福音的傳道人, 傳純正福音的保羅嚴斥他們: "即使是天上來的使者, 也應受
咒詛."(加1:8).
     (II) 純正福音:
            保羅的使徒職份 "不是由於人, 也不是藉著人, 乃是藉著耶穌基督, 與叫他從死裏復活的
父神"(加1:1), 他傳神純正福音, 其特點如次:
             1. 不是出於人意, 乃是由神自己啟示(加1:11-12)
             2. 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加1:16)
             3. 非如攻擊者所云, 是由別的使徒傳給他, 他沒上耶路撒冷見過比他先作使徒的人,
.祗去過亞拉伯曠野, 得神真傳(加1:17)
             4. 三年後, 僅在耶路撒冷停留15天, 祗拜見過彼得和雅各(加1:18-19)
             5 以後未與任何猶太各教會的人見過面(加1:22-23)
       總之, 由上可知, 保羅所傳福音, 自始至終,是出於神的純正福音.
    (III) 因信稱義:
           "因信稱義" 出自"義人必因信得生."(哈2:4) 這是先知哈巴谷蒙神啓示說出來的. 當時,
他向神埋怨控訴即將侵猶大國的迦勒底人(巴比倫人), 他們殘暴凶惡, 毫無人性, 神卻准許他們
侵犯神的選民, 豈有此理. 但神自有祂的美妙計劃, 在仇敵入侵猶大國時, 保守對神充滿信心的人,
這些有信心的選民, 乃 "因信得生," 不但能生存, 且有平安. 重要名詞釋義:
            保羅在加拉太書和羅馬書引用 "義人必因信得生." 希伯來書作者也引用, 足證神喜歡
這句話, 故聖靈在啓示中感動他們引用, 但重點不同:
            加3:11 義人必因信得生 - 著重 "信" 字 強調信的重要, 律法的強烈對比.
            羅1:17 義人必因信得生 - 著重 "義" 字 信耶穌的人如何稱義, 及接受神的義成義人.
            來10:38 義人必因信得生 - 著重 "生" 字 宣揚屬靈的人, 如何因信生活, 活出天上樣式.
     [註] 重要名詞釋義:
            恩典:  神的喜悅
            義  :   藉著信與神和好
            義人:  藉著信與神和好的人
            稱義:  宣告無罪或無條件赦免

  V. 特點:
      (I) 與羅馬書同為宗教革命兩大憲章和號角:
            歷史上教會歷史中的宗教革命值得一提, 由馬丁路德(1483-1546)發動, 其目的在使教會
去腐生新. 當時, 羅馬教廷腐敗, 假神之名, 賣贖罪券斂財, 神怒人怨. 一日, 馬丁路德正按照教規
爬梯, 欲藉此無意義的行為, 刻苦己身贖罪, 爬到一半, 突然看見 "義人必因信得生" 經文發出亮光,
於是大徹大悟, 鄭重宣告: "人的得救不在乎行為道德, 而是信靠主耶穌基督." 神藉馬丁路德, 扭轉
被歪曲的教義教規, 恢復基督教的原來面目, 吹響了宗教革命的號角, 推動了驚天動地的宗教革命,
又稱 "改教運動." 大大改變了教會的本質, 也改變了教會的歷史.
     (II) 唯一親筆寫給一群教會的公函.
   (III) 除哥林多後書外, 為保羅最具自傳性的一卷書.
            保羅的偉大生平, 沒傳記或自傳可考, 本書在他的自辯中, 說明他有使徒資格, 並以個人
心路歷程、多年事主經歷及其他使徒對他的託付三方面, 證明他的使徒權柄.
    (IV) 簡短中, 盡顯作者為人特質, 尤其品格上兩極化之情緒表現 - 嚴厲與慈愛:         
            1. 對神忠誠, 討神喜悅, 不討人喜悅(加1:10).
            2. 不奉承權勢, 永不低頭(加2:6).
            3. 充滿愛心, 盡力幫助窮人(加2:10).
            4. 毫不留情, 揭穿異端邪說, 指責虛假信徒(加2:11-14).
            5. 寬容知過能改信徒, 用溫情挽回他們(加6:1).
      (V) 只有問安, 無一般書信常有對收信人的感頌語(加1:3).

                                        第二節 羅馬書(Romans)

I. 成書: 57AD春, 於______.
II. 送信人: 非比(Phoebe)(羅16:1).
III. 對象: ____教會.
IV. 目的: 有系統詳細推介____及因信稱義真理, 強調福音為神完全的救恩, ____逼切的需要.
V. 寫書原因: 保羅第___次旅行佈道時, 在哥林多喜見福音已傳遍______一帶, 乃想進一步到
____和______傳福音(徒19:21-22, 羅1:8-15, 15:23), 因此, 寫信給羅馬教會表達
即將來訪之意, 但他需先把捐款送交耶路撒冷教會, 才能成行(羅15:24-26).
VI. 鑰字: 福音、恩典、稱義.
VII. 鑰節: 羅1:16-17
VIII. 特點:
        (I) ____廣泛深奧, ____優美嚴謹.
       (II) ____特別, 堪稱一篇精闢 "小系統神學" 論文(羅1:1-17).
      (III) 書信中最有____, 最合____的一篇____論文.
      (IV) 引用____經文最多, 為所有書信總和.
       (V) 與______書同為十六世紀宗教革命時期最具影響力書卷.
      (VI) 影響____深遠, 尤其在古聖歸主及他們生命改變上.
  IX. 研讀大綱:
       (I) 引言(羅1:1-17)
     (II) 福音與世人(羅1:18-8:39):
             1. 罪的問題(羅1:18-3:20)
             2. 救恩問題(羅3:21-5:21)
             3. 得勝問題(羅6:1-8:39)
                 稱義得福(羅5:1-8:39):
                (1) 與神和好(羅5:1-21)
                (2) 與主聯合(羅6:1-23)
                (3) 得到自由(羅7:1-25)
                (4) 得勝能力(羅8:1-39)
   (III) 福音與選民(羅9:1-11:36):
            1. 以色列的過去(羅9:1-33)
            2. 以色列的現在(羅10:1-21)
            3. 以色列的未來(羅11:1-36)
    (IV) 福音與信徒(羅12:1-15:13):
            1. 為人方面(羅12:1-21)
            2. 國家方面(羅13:1-14)
            3. 信徒方面(羅14:1-15:13)
     (V) 結語(羅15:14-16:27):
            1. 個人計劃(羅15:14-33)
            2. 問安勸勉(羅16:1-24)
            3. 結束祝頌(羅16:25-27)

                                                 講課論述

經文: "我不以福音為恥,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要救一切相信的, 先是猶太人, 後是希利尼人, 因為
          神的義, 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 這義是本於信, 以致於信, 如經上所記 "義人必因信得生."
         (羅1:16-17).
         在整部聖經中, 若左手表舊約, 右手表新約, 則羅馬書是右手中指所戴大鑽戒, 閃閃發光,
光芒四射, 其顯要可見一斑.
   I. 神的大光:
      保羅認為人在神前得救稱義, 是靠基督的恩典, 不是靠摩西的律法, 因為人有罪性, 絕難成聖,
唯有靠基督的寶血和恩典, 才能得救. 因此, 保羅在律法與恩典之間, 於羅馬書中, 作了最是精闢的
辯論和解釋, 為了 "因信稱義" 和 "因信得救" 的真理, 奠下牢不可拔的根基, 羅馬書就像神的大光,
照亮了整部聖經, 也像一根標竿, 使後世研究聖經的人, 可以在 "因信稱義" 指引下, 進入全部聖經
最深奧地方, 其重要性不難想見.
  II. 成書:
       羅馬書應是保羅於57AD春, 在哥林多寫的, 於第三次旅行佈道時, 與以弗所銀匠底米丟發生
衝突後, 保羅避居哥林多信徒該猶家, 逗留三個月期間, 由德丟(Tertius)代筆寫成.
III. 送信人: 非比(Phoebe)(羅16:1).
       書成, 正好附近堅革哩教會女執事非比(Phoebe)要去羅馬(羅16:1-2), 乃請她順道帶去.
IV. 對象:
      羅馬教會據傳係五旬節門徒在耶路撒冷聚會, 聖靈降臨時, 在場的羅馬人及羅馬猶太人返回
羅馬後創立, 由猶太人及外邦人組成, 其中有保羅帶領的親友(羅16:3-16 問安名單), 故他雖未去過
羅馬, 但跟他們有深厚的關係情誼; 名單中沒彼得名字, 可見他是保羅以後去的. 天主教傳說, 彼得
於主後44年到羅馬成立教會, 作教主25年, 僅供參考(Quo Vadis).
  V. 目的:
      有系統詳細推介救恩及因信稱義真理, 強調福音為神完全的救恩, 世人逼切的需要. 可見保羅
想到羅馬的目的, 不是觀光探友, 求自己的喜悅, 而是求神的喜悅, 是純粹為傳福音去的.
另有一說, 安提阿教會總會, 遠在天邊, 海陸交通不便, 影響福音傳揚, 保羅擬在羅馬另立中心,
以達成把福音傳到地極的大使命.
  VI. 寫書原因:
        保羅寫這信時, 正是第三次旅行佈道末期, 他收齊了馬其頓和亞該亞(希臘)眾教會救濟耶京
貧困信徒捐款, 準備離哥林多, 將捐款帶回的前夕(羅15:24-26). 此時, 保羅還沒有到過羅馬, 他在
哥林多時, 喜見福音已經傳遍亞西亞一帶, 所以在信中預先告訴他們, 有到羅馬和士班雅(西班牙)
傳道的計劃(徒19:21-22, 羅1:8-15, 15:23), 希望他們代禱, 因此, 寫信給羅馬教會表達即將來訪之意,
但他需先把捐款送交耶路撒冷教會, 才能成行(羅15:24-26).
       保羅深切盼望, 見到羅馬信徒, 是要把屬靈恩賜分給他們, 以堅固教會, 加強信心. 因為那時,
亞該亞(希臘)的教會已受猶太教派(割禮派)誘惑, 深恐羅馬教會也受污染, 故未來羅馬前, 就急急
寫這封信, 規勸信徒, 提高警覺.
VII. 特點:
       (I) 神學廣泛深奧, 文學優美嚴謹.
            繼加拉太書, 發揚光大 "因信稱義" 真理
             1. 信者稱義: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虧缺了神的榮耀, 如今卻蒙神的恩典, 因基督耶穌的救贖,
就白白的稱義."(羅3:23-24).
               "神愛世人,甚至將衪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衪的, 不至滅亡, 反得永生."(約3:16)
                羅3:23-24 + 約3:16 蘊含聖經中十二個 "最:"
               (1) 最基本事實 - 世人都犯了罪
               (2) 最沉重包袱 - 虧缺了神的榮耀
               (3) 最高的主宰 -
               (4) 最普遍需要 -
               (5) 最多數對象 - 世人
               (6) 最強烈程度 - 甚至(愛到頂點)
               (7) 最寶貴禮物 - 獨生子
               (8) 最慷慨行動 - 賜(白白賞給)
               (9) 最寬大範圍 - 一切(不分種族貴賤)
             (10) 最簡單要求 - 信(信耶穌必得救)
             (11) 最痛苦刑罰 - 滅亡(哀哭切齒永死)
             (12) 最豐富祝福 - 永生(永生不死)
         2. 稱義得福(羅5:1-8:39):
            (1) 與神和好(羅5:1-21) - 解決與神疏離問題.
            (2) 與主聯合(羅6:1-23) - 解決生命與成聖問題.
            (3) 得到自由(羅7:1-25) - 擺脫律法捆綁.
            (4) 得勝能力(羅8:1-39) - 得到聖靈裏的生命.
   (II) 引言非常特別, 堪稱一篇非常精闢的 "小系統神學" 論文(羅1:1-17).
 (III) 是書信中最有系統, 最合邏輯的一篇神學論文.
  (IV) 引用舊約經文最多, 為所有書信總和.
          保羅在本書的辯論, 有時甚至全面引用舊約經文, 尤其第 9,10,11 三章, 他寫出以色列人
過去、現在、未來的光景, 與外邦人的關係及最後的得救.
   (V) 與加拉太書同為十六世紀宗教革命時期最具影響力經書.
  (VI) 影響後世深遠, 尤其在古聖歸主及他們生命改變上.
          古聖指宗教領袖如: 奧古斯汀、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加爾文等人.
    羅馬書被譽為 "新約中的新約," 馬丁路德更稱之為 "大光," 照亮了整部聖經, 石且用作反對
羅馬天主教廷的犀利武器, 他曾說: "若有人將聖經摧毀, 只要留下羅馬書及約翰福音, 就足以保守
我們得救, 永存不朽." 評價之高, 不難想見.
VIII. 兩書比較:
         加拉太書與羅馬書, 兩書主題相近, 都是論述 "因信稱義" 的真理, 惟加拉太書成書較羅馬書
早8年(主前49年秋:57年春), 故論點較不成熟, 且有爭議之處. 經八年磨練, 保羅的教義思想, 日趨
成熟, 幾達爐火純青境地, 對救贖真理, 有更深入全面闡釋, 使羅馬書成為保羅後期較成熟的正面
經典著作.
         羅馬書寫作先於監獄書信(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歌羅西書), 故沒提及基督論以及教會論.
總之, 保羅書信中, 無論早期的加拉太書、中期的羅馬書及後期的監獄書信, 對教義的論述,
在思想上, 都是前後呼應, 連貫一致, 不相矛盾, 這正是聖靈啓示引導之功, 真是感謝主.
   IX. 有趣經節:
        (I) "聖徒缺乏要幫補, 客要一味款待."(羅12:13)
              (Share with God's people who ae in need. Practice hospitality.)
             "一味款待" 不是做一味菜招待客人, 而是對客人要殷勤款接.
               新譯: "缺乏聖徒, 分享神恩; 往來客旅, 殷勤款接."
      (II) "在善上聰明, 在惡上愚拙."(羅16:19)
     (but I want you to be wise about what is good, and innocent about what is evil.)
               innocent 誤譯 "愚拙," 查原文 "akakon" 意 "不混淆, 無雜念" 故譯 "'純正" 較合原意.
               新譯: "在善上聰明, 在惡上純正."
   X.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神沒選中國人作選民, 但也沒虧待忘記中國人:
      (I) 中國文化不是發源於富庶肥沃的長江, 而是在艱困貧瘠的黃河. 據傳係因挪亞之子閃族
後裔有一支東遷之故, 真巧, 蚩尤切音 Jew!
     (II) 唐太宗時, 大秦景教傳入中國, 因徹底本土化, 未能高舉神的真理而覆滅.
    (III) 始祖亞當夏娃犯罪, 失去榮耀, 赤身露體, 神用羊皮為人遮體, 被殺的羊, 預表將來有救主
為人犧牲贖罪(創3:21). 周禮設夏官, 中有羊人官職, 主管羊牲及祭祀, 即古代祭司.
    (IV) 中國字的探討:
           船 舟 + 八 + 口 挪亞方舟, 一家八口
           羔 羊 + 火 以羊為燔祭
           義 羊 + 我 仰望神, 服在神下就是義;
           除去羊, 目中無神, 唯我獨尊, 自高自大.
           示( ) 祭壇 代表神或神的啓示.
           祭( ) 象形 右手拿肉, 左手拿叉, 向神祭拜.
           禮( ) 人向祭壇跪拜
           宗( ) 聖殿內的祭壇

                                                              (全 文 完)
                                                          感謝主, 讚美主,
                                                         一切榮耀歸我主,
                                                          哈利路亞, 阿們!

                                2019年8月18日於台北 / 2021年11月6日 終校 台北